《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6、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必要性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
7、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法。
8、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9、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10、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1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1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时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
13、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追记。
14、为了收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和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
1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是实验活动,四是实验检测。
16、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
17、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18、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和与其功能类似的SAS。
19、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20、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和典型调查报告。
21.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就是现实社会。
22.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
23.定量研究就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24.社会调查的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的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
25.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
26.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7.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
28.界定概念的方式有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29.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即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
30.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统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的方法,称为再测法。
31.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的准确测量的程度。
32.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值性。
33.抽样基本术语中的样本,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4.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35.总的来说,各种抽样等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36.文献调查法的特点是:历史性、间接性和无反映性。
37.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
38.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按其著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几种形式。
39.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
40.问卷调查法特别适用于定量调查,即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
41.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
42.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43.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44.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46.现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能破坏现场的自然状态。
47.观察误差来自于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1
48.实验法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而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49.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因变量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50.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51.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
52.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53.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Excel等。
54.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
55.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方式有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56.修改调查报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
57.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即社会的一定文化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8.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指实证主义。
59.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 、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60.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62.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法、计算机文献检索法和综合查找法。
63.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
64.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各设置两个个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二、单选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A.离散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C.外在效度)。
6、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7、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D.系统抽样)。
8、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A.三次文献)。
9、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B.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10、有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量表)。
11、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D个别访谈)
12、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C.1-2小时)
13、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14、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A.平行实验)
15、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多因素实验设计)
16、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是指 (A.信度审查)
17、数字资料检验主要是指(A.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
18、离中量数是反映(B.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19、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最有名的一种软件是(C.Excel)
20、调查报告的“纲”是指(B.前言(导语))
21.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
22.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不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A正相关)
2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
24.最理想的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
25.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B.SPSS)
26.社会调查研究中“概念”的含义包括(A 定义、内容和状况)。
27.人口特征组研究属于社会调查研究中的(D 纵贯研究)。
28.实际上最常用的最能说明总体的调查类型是(B 抽样调查)。
29.社会调查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是(C 客观性、科学性、可检验性)。
30.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叫做(C 操作定
义)。
31.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 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32.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D 系统抽样)
33.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B 它是一门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34.有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 量表 )。
35.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
36.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D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37.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C 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38.对实验过程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 实验环境)。
39.对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和常用的速度指标的统计分析属于(D 动态分析)
40.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 定量分析)。
41.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 回归分析)。
42.被称为调查报告的灵魂的是(B 针对性)。
三、多选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 (A. C.)。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A. E.)。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B. C. D.)。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 B. C.)。
6、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B.C.D.E.F.)。
7、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B.E.F.)。
8、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C.D.)。
9、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D.E.)。
10、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 B. C.D.)。
11、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A.B.C.D.E.F.)
1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
2
误差的因素主要有(A.B.E.F.)
13、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A.B.C.D.)
14、简单实验设计包括(A.B.C.D.E.)
15、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A. B. C.D.)
16、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A.B.C. F.)
17、资料分析中属于推论性分析的有(A.B.C.D.E.)
18、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A.B.C.D.)
19、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A.C.D.E.F.)
20、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A.C.D.E.F.)
21.问卷的实施步骤包括(B.C.D.E.)
22.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DF)
23.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CDF)
24.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 B C D F)
25.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26.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27.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C.D.)。
28.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E.)。
29.问卷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B.C.D.)。
30.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B.F.)。
31.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F.E.)。
32.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D.F.)。
33.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C.D.E.F.)。
34.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D.F.)。
35.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C.E.)。
36.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B.C.F.)。
37.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B.C.D.F.)
38.修改调查报告中检查的范围是(B.D.E.F.)。
四、名词
1、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
2、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指
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3、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个组成样本,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
4、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
5、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6、局内观察:也叫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7、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8、调查报告:使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9.社会调查研究:是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10.描述型研究: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描述的研究。
11.横剖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12.定性研究: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13.社会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14.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
15.定额抽样: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
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16.文献法: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17.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18.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19.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0.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21.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22.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
23.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的一种实验方法。
24.资料定性分析: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25.资料的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
26.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27.文献搜集:是指按照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检索和搜集两个过程。
28.非参与观察: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
3
准确性。
29.资料分析
30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3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也就是以“点”到“面”,用部分反映整体。
32.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
33.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
34.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
35.复本法是指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
36.分半法是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统计。
37.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8.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9. 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
40. 完全参与观察: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
41.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42. 摘录信息是指从检索出的文献中摘取并记录与调查课题有关的信息的过程。摘取信息一般步骤是浏览、筛选、精读、记录。
43.文献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某些特定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来了解其中所反映的外在内容及其本质、规律,以及文献作者和有关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并进而达到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目的。
44. 文献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
45.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其作用就相当于一部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46.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
47. 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它既可以采取结构式,也可以采取非结构式;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电话或网络的间接调查。
48. 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49.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50. 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研究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
51. 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是指对不同时点或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事实历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现象的变化和前后间的逻辑关系,以期了解其发展变化及规律性。
52. 探索性研究:即正式调查前进行的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
53. 观察误差: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54. 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55.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
56. 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
57. 负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
58. 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
59. 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60.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
61.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62.抽样:是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即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或方法。
63.总体: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即最基本单位的集合。
64.样本: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65.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得一切书面文字资料,现代则指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得一切知识信息资料。
66.量表:是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67.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
68.经典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
69. 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
70. 定量资料整理:数据资料是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得依据,对数据资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资料整理。
71. 资料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是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分析方法,也是最为复杂的资料分析。
72. 资料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
4
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
73.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简答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方法(2)提出概念、命题、假设(3)对概念操作化和确定测量方法(4)进行探索性研究(5)制定调查研究方案(6)抽取调查样本(7)人、财、物方面的准备。
2、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不是一回事。抽样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和主要类型。抽样则是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是在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抽样调查的前提条件和一部分。
3、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有何不同?
答:对照组实验中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和后测,比较其结果。单一组实验没有对照组,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和后测,比较其结果。
4、资料整理有哪些步骤?
答:文字资料的整理步骤主要有审查、分类和汇编。数字资料的整理步骤主要有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5. 社会调查研究的特征有哪些?
答:第一,专门性。第二,系统性。第三,客观性。第四,实证性。第五,针对性。
6.怎样才能将科学性原则贯彻到具体社会调查中?
答: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将科学性原则贯彻到具体的社会调查中,应当做到:①如果社会调查的范围较大,又要对总体作出认知,必须采取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严格按照科学的原则抽取样本。②如果用个案来说明观点,要考虑个案材料在总体中的代表性,在对结论论证时,必须说明选择这个个案材料的理由,不能选择其他材料的原因。③如果用定量资料可以说明观点时,要考虑尽量采用定量材料。运用定量方法时,要从定性出发,经过量化过程,返回到定性。
7.简述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二)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运用相关这一概念,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中探寻其规律性。
8.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设计方案应注意实用性、系统性、经济性和弹性。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出台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其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
9.简述分类抽样的概念和方法。 答:分类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总体,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10.在筛选信息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1)必须注重文献的质量,即文献的可靠性和有用性(2)要注重所选文献的代表性(3)从应用的角度区分文献的层次。
11.简述问卷调查法的特点。 答:(1)标准化(2)大多是间接调查(3)一般是书面调查(4)常用于抽样调查(5)特别适用于定量调查。
12.设计总加量表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1)确定主题,并收集大量有关问题进行加工,作为量表的看法或陈述部分(2)确定答案及其分值(3)试调查(4)确定正式量表。
13.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答: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产物等。
14.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基础。
答:基本理论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
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它们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
15.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这里指认识方法之外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包括: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16.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 答:根据不同的要素(目的、时序、范围、性质等)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依调查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是最常用的社会调查研究类型概念。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调查方式、方法、适用范围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17.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各阶段都有其具体工作内容。
18.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答: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伦理道德原则。
19.简述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
答:包括提出概念、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和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
5
准备等内容,对完成社会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作用。 答: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查阅文献;咨询;实地考察。
21.简述文献搜集。
答:搜集文献首先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其中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另外,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也是重要的方法。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我们应该针对文献的不同来源和出版、收藏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这三种途径进行文献搜集。
22.简述社会测量。
答: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23.简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
答: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信度和效度的辩证统一。
社会测量中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表现形式有三种:①可信且有效;②可信但无效;③不可信且无效。
24.简述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