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2讲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 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2讲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

一、选择题

1.(2019·重庆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答案 A

解析 材料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

2.(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3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 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答案 A

解析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

3.(2018·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31)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 )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C.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答案 C

1

解析 题干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旧中国的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巩固新政权的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法律应该服从于新中国的政治,故C项正确;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的文件是1954年宪法,故D项错误。

4.(2019·宜宾模拟)新中国成立初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答案 A

解析 三大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人民、民主党派和少数民族权利的尊重,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1954年”可知,此时人民的追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建立联合政府,故B项错误;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三大政治制度,不是单纯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D项错误。 5.(2019·太原联考)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可知,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行使自治权的前提,不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符合国情的信息,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不是高度的自治权利,故D项错误。

6.(2018·成都模拟)

决策类型 五年计(规)划 决策主体 国家主要领导人 政府内部 决策方式 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 “一言堂”决策 二五、三五、四五 内部集体决策 一五、五五、六五 2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咨询决策 七五、八五、九五 政府内部+外部精英 策、协商决策 政府+外部 集思广益决策

上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五年规划的决策类型和方式逐渐民主化和集体化、程序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故C项正确。

7.(2018·晋城一模,14)据统计,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1950年仅为25%,1953年上升到76%。这一变化( ) A.是“一边倒”政策影响的结果 B.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C.保证了“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和封锁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贸易额从1950年到1953年呈上升趋势,可知是受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

8.(2018·燕博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31)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 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 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 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包括苏联,正是这一政策使得英

十五、十一五 精英+公众 策、协商决策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 3

国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才率先承认中国,故D项正确。

9.(2019·潍坊模拟)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我国( ) A.提出了“另起炉灶”方针 B.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答案 C

解析 1953年中国提出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凡愿意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中国均愿意与之建交,这符合材料内容,故C项正确;1956年,中苏关系开始出现一些分歧,但中国依然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6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恶化才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10.(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质量考评,31)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 C.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D.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答案 B

解析 “一边倒”外交方针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而泰国等国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会后与更多如泰国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正确;C项说明经贸往来的必要性,但不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特定时期与泰国等国经贸往来加强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故D项错误。

11.(2018·石家庄模拟)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会议,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 答案 B

解析 影响外交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因为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故B项正确。

12.(2019·菏泽模拟)在一份公报中有这样的表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

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4

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这表明( ) A.中美关系终于实现了正常化 C.中国已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 A

解析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与材料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相符,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洛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是由国民党分出。……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温和。……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上占优势。……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度上亦较温和。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的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民初国民党之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的表现,亦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答案 (1)特点:党派分化组合多变;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大抵为激进和保守两派;国民党力量强大,立场激进;政党政治形式上活跃,但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受执政者打压,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颁布,确立责任内阁制;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多样化的影响。

(2)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意义: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平台;为执政党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B.中美关系正经历严峻的考验 D.中美正在寻求正常化的道路

5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2讲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 练习

第22讲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一、选择题1.(2019·重庆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ovk21xna66j6mw9sjhs44p5c1cp2i00dz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