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简介
一、基本概况: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全市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户籍人口505.27万人。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8个县(市、区)。
二、历史与现状:
梅州是魅力独具的世界客都,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有着最具原生态、客味最浓的客家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五大特色建筑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在梅州保存最多、最完整,总数达2万余座。
梅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南汉置敬州,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易名梅州,有叶剑英元帅故居、丘逢甲故居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就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历来崇文重教,据史志记载,南宋时即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兴盛。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教育普查情况,梅县学校总数、学生人数名列两千多个县中的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晚清以来,先后涌现出“广东第一才子”宋湘,近代洋务运动风云人物丁日昌,晚清著名诗人、保台义士丘逢甲,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被誉为“真正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等杰出历史人物。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出了227名大学校长(书记)、473名将军、22名中国两院院士。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30多万人,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梅州是环境优美的生态绿洲。梅州是粤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林地广阔,山青水绿,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生态公益林618万亩,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47个,森林覆盖率达68.6%,位居广东省第三。
梅州是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梅州交通便捷,被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境内有两条国道(国道205、206)、三条高速公路(梅揭、梅河、天汕高速公路)、两条航线(梅州至广州、香港)、两条铁路(广梅汕、梅坎铁路),市到县、县到镇均实现“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镇通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均居广东省山区市前列。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四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铁路,至2012年梅州8个县(市、区)可全部开通高速公路。梅州电源充足,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216多万千瓦,年发电100多亿千瓦时;正在规划建设的水火电项目装机有160多万千瓦。梅州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灰石、稀土、瓷土等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三、发展前景: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建成2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 1 -
承接珠三角和港澳台企业逾3000家,实际投入330多亿元。正在开发建设总规模达47平方公里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两次以最高分共竞得省10亿元扶持资金的示范园区。烟草、建材、电力、矿业、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六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20家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全市上市公司达7家,上市公司总数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第五位。2003-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8%,8个县(市、区)的财政收入全部实现超亿元。2004年以来,全市税收总收入连续5年超过财政总支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文化教育成果丰硕。建成叶剑英纪念园、东山教育基地、中国客家博物馆等文化产业基地,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山歌剧《等郎妹》、《山魂》等成为广东省的文化精品,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成功上演。2002年来的8年间,全市共输送大学生17.3万人,相当于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1年25年间9.8万人的1.8倍。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全面启动。嘉应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在校生近两万人,成为地方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院校。
3、生态优势巩固提升。新增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9个。蕉岭、梅县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平远、梅江区等4个县(区)建成“省级林业生态县”。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示范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选美广东——我最喜爱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和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梅县)等金字招牌。今年底前有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明年力争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4、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建立完善对山区百姓利益“不损害、能保障、有提高”机制,深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和“五年民生计划”,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保五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山区百姓安居乐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平安梅州”建设,社会秩序持续良好,全市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12年超过90%,是全省刑事发案率最低的地级市。2007年和2008年,梅州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今年3月,广东省综治委委托国家统计局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公众安全感进行调查,梅州以92.7分的成绩名列榜首。
今后,梅州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继续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魅力独具的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
四、旅游资源:
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我县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梅州、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做强做大我县“文化之乡”品牌、铸造文化精品的一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
叶剑英纪念园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剑英元帅故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的原有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扩充和配套完善,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精心扩建,占地面积482亩,总投资1.6亿多元。
- 2 -
工程于2005年5月5日奠基动工建设,2007年5月13日叶剑英同志诞辰110周年建成向外开放。纪念园建设以展示伟人形象和客家文化为主线,把场馆建设与纪念园功能、发展旅游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分为纪念景区、人文秀区、生态林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四个功能区,是一个集弘扬伟人风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客家传统文化和发展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一流的纪念性馆场。馆名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写,馆内有四个展厅,共展有叶帅各个时期的图文600多张、艺术品22件和一大批实物、文献、文稿、手稿等史料以及多媒体视频等,这些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和艺术品,生动而集中地展现了叶帅伟大光辉的一生和崇高的革命风范,展示了叶帅云海襟怀的独特精神风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叶剑英纪念园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叶帅故居与纪念馆相连,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间农舍、泥土石灰混合结构,共有15间房子,其中4间为叶帅家所有。右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叶帅父母亲的卧室,墙上悬挂着叶帅双亲的遗像,卧室里摆着古典风格的木床、木桌、木椅等,左侧后角二间分别是叶帅少年时代的卧室及书房。
中国客家博物馆
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东山大道,是梅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精神,推动“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传承客家精神,挖掘客家文化,展示客家风采,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建设和谐社会而建。
中国客家博物馆于2005年3月28日奠基兴建,2007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占地163.2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2008年4月由原广东客家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客家博物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馆名。由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客家匾额馆及风格各异的建筑小品绿化景点组成。客家博物馆占地面积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遵宪纪念馆,由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占地面积23亩。黄遵宪纪念馆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黄遵宪的专题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民居古建筑恩元第内设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展陈黄遵宪“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崇高品质。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各具特色,展现了晚清客家人生活的历史风貌。
大学校长馆,占地93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晚清以来梅州籍海内外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分为叶剑英元帅与教育、院士校长、知名高校校长、普通院校校长、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港澳台及海外院校校长、梅州教育发展简史共八大部分24个展室。共展陈228位大学校长,其中正职103人,副职83人,院士校长10人,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12人,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19人。
将军馆,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1946年的砖木结构二进二层杠楼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从辛亥革命以来至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