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的历史演变(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钟表的历史演变
我们知道,钟表是计时器的一种。在钟表发明以前,我们的先辈已经开始利用各种方法来度量时间。比如,依据太阳光线的位置判断时间的日晷,使用沙子的流动记录时间的漏斗,也有人把它们叫做“太阳钟”和“沙钟”。但是这些不属于“钟表”概念的范畴,因为钟表计时的原理是通过能够产生振荡周期的装置来计算时间。?
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一、从早期天文计时器中逐渐脱离;二、从大型的报时钟向微型化过渡;三、腕表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 一、早期的天文计时器
英国着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讲述出段一被淹没了六个世纪的历史。他说当西方的钟表在1?7世纪初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它们装配的“擒纵机构”的雏形已经出现在600年前的中国。公元1088年,我国宋代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巨型机械装置。高约12米,7米见方,分为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运转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部分,计时报时、动力源都在这一层中。因为天象的运转是以时间为基础的,而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时间的运行就必须有能够形成时间间隔的装置,这样便出现了早期的“擒纵机构”。?
这个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我国着名的制表大师、古董钟表收藏家,钟表历史学家矫大羽先生首倡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钟表是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的观点。? 二、独立运转的机械钟
14世纪初,位于欧洲的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的教堂等建筑物上出现了机械报时钟,因为报时钟的运行需要持续的动力来源,所以当时采用的方法就是用绳索悬挂重物,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带动一系列机构的运转。此时大型的机械钟主要采用“机轴擒纵机构”(Verge?Escapement),或者叫做“疆状轮擒纵机构”(Crown-wheel?EScapement),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一个形似西方王冠造型的“冠状轮”作为擒纵轮,它的凸齿与“机轴”上的两个“擒纵片”相咬合,而充当“调速器”的是两端装有重物的“摆杆”,它位于“机轴”的顶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钟,包括,意大利人Giovanni?de?Dondi(1318-1389)于1?364年左右在帕维亚(Pavie)建造的天文钟,1386年建立的英国Salisbury教堂钟以及1389年制造的法国Rouen大钟等等。?
在15世纪中期由于发明了铁制的发条,这样就使体积庞大的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459年,法国制钟匠就为查理七世制作了第一个发条钟。1510年,德国人Peter?Henlein(1480-1542)制作了发条钟,1525年左右,Jacob?Zech也制造了具有均力圆锥轮(Fusse)装置的便携式发条钟。在16世纪时期,法国的制钟中心位干Blais和Strasbourg等地区。?
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Galileo,1564-1642)建立了着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荷兰科学家惠更斯(Christian?Huygens,1629-1695)在1656年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的钟匠Salomon?Comer制造成功第一个摆钟。1658年,Ahasuerus?Fromantee在英国也制造了摆钟。惠更斯在1675年再一次发明了“游丝”,这样就形成了以游丝作为装置的调速机构,它为制造便于携带的怀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三、表的出现以及发展
早在15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已经出现了有关表的记载,这主要是由于发条的发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到了16世纪初,在法国和德国也有表的出现其中最着名的应该是德国的“纽伦堡蛋”(Nurnberg?Egg),它具有卵状的外观造型并且只有一根时针。实际上这个时期所谓的表,主要是指运用了发条动力以及机轴擒纵机构的小型计时器但是它们已经形成
2
了怀表的雏形。16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金属摆轮的出现,它作为调速装置逐渐代替了早期位于机轴上的摆杆,所以在17世纪制作的早期表中,我们已经能够见到机芯内转动的摆轮装置。?
18世纪是怀表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制表大师的发明被应用在各类作品中。在英国,John?Harrison(1693-1776)制作了一系列的航海精密计时器,使怀表的走时精度达到了一个高水平,由于走时准确度的大大提高所以这个时期的怀表已经运用了秒针。1704年,Jacob?Debaufre和NicolasFatio?di?Duillier(1654-1753)首创宝石轴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机芯中齿轮与夹板之间的摩擦力。法国人Jean?Antoine?Lepine(1720-1814)于1760年左右制作了一种机芯,把传统的多层夹板结构进行了突破性的改变,所以使得怀表的厚度相对变薄,历史上称之为“Lepine机芯”,后来有许多怀表机芯夹板的排列方式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同时,瑞士的钟表工匠也在探索新的领域,1770年左右,Abraham-Louis?Perrelet(17290-1826)发明了自动上条的机械时计,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制造自动表的先驱人物。着名的钟表大师——Abraham-Louis?Breguet(1747-1823)同样诞生在这个钟表繁荣的时代,他在1?8世纪末期发明了“陀飞轮”(Tourbillon)机构,在过去的200多年中,这种机构一直被认为是最复杂的钟表机械装置之一,而Abraham-Louis?Breguet在世界钟表历史上也被称为“表圣”。18世纪中叶,在远离欧洲的美国也出现了制表工匠,他们为后来美国钟表工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在1700-1800年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和调速机构,为怀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725年,英国人GeorgeGraham(1673一1751)改良了“工字轮擒纵机
构”(Cylinder?Escapement),其擒纵轮齿的形状类似于中国的“工”字,这种机构直到20世纪早期还应用在表机芯中。1730年,Jean-Baptiste?Dutertre(1715-1742)发明了“复式擒纵机构”(Duplex?Escapement),莫擒纵轮具有双层结构并且带有尖齿。1754年,英国人Thomas?Mudge(1715-1794)发明了“英国叉式擒纵机
构”(English?Lever?Escapement),进一步提高了怀表计时的精确度,并且在1769年为乔治三世的王后制作了带有此种机构的怀表。如今,我们使用的机械表中的擒纵机构就是以他的发明为雏形的。1775年,John?Arnald制作了“冲击式擒纵机
构”(Detent?Escapament),使用在精确度比较高的精密计时钟表中,而且他也是s螺旋状游丝的发明者。在同一时期,双金属补偿摆轮、球形游丝等调速机构装置也被应用在怀表中。?
伴随着钟表机构创新发明的不断涌现,怀表制造技术也在持续地发展。1741年,法国制钟匠Nicholas?Fardoil发明了切削齿轮的机器,紧接着William?Blakey在1744年制造了切削齿轴的工具。1776年,法国制表大师Frederic?Japy(1749-1813)率先采用了机器生产机芯的基板。?
进入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GeorgesAuguste?Leschot(1800-1884)采用名为
“Pentograph”的机器生产钟表零件,使得钟表零件的标准化成为可能。瑞士人Georges-Federic?Raskopf(1813-1889)也为制造低价而普及的怀表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美国钟表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开始批量生产各式怀表。1875年,中国也出现了民族钟表工业(据矫大羽先生的权威资料《美华利五十年纪念册》推断,1875年是中国近代钟表工业的开端)。?
由于许多发明的应用以及制造技术的成熟,怀表在体积以及精确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怀表机械也能够在计时的基础上运用更多的复杂功能,比如:打簧报时、独立计时,万年历,响闹、世界时区等等。在1900年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Lerey01”超级复杂怀表获得了博览会大奖,其25项不同功能的完美组合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怀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