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体会人民群众爱党,爱领袖,爱新中国的心情, 教学难点:
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解典礼的过程。
课堂练习,填表: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划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引读。 理解句子,训练说话,朗读。
这是怎样一种心情?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五星红旗升起来\表示什么?\中同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朗读这句话,读出自豪,扬眉吐气。
课文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了什么方法?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读出自豪,扬眉吐气的气势。
熟读6--8节,试背诵。
完成作业本第4题,总结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点拔:为什么人们把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3。选读12,13小节。 三.作业
1.背诵6-8自然段。 2.完成作业3,5两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四段,概括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背诵6-8自然段。 2,学习第4段
默读,划出文章中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像的一句句子。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理解,火花结成彩是什么意思,灯火一片红指什么? 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气氛。 读结尾句,领会句子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说说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和内含的意义。 3,读全文,总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中心。
课文记叙了那几个场面,是怎样的场面? 调整语言,综合归纳。
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写这些内容要反映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完成作业本6,7两题。
交流作业情况,说说第7题1,2选项为什么是错的? 重学单元学习指导,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读读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4,作业 课后习题4。 板书
会场 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欢呼 热爱党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开国大典 盛典(30万人) 一齐脱帽 热爱领袖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阅兵 一阵掌声,一阵欢呼 热爱新中国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