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观后感5篇600字
观“生命意义展”,对于未出校门的我们,是一种最直接、最贴切、也是最感人的教育。而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这个不大的展室里,我们得以有此殊荣与高尚的心灵对话,聆听他们无言的教诲。也是在这个不大的展室内,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人格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道路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道路观后感1
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为改革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20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迎来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运兴则体育兴,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体育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40年,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依托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记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中国体育改革发展40年的宝贵经验,对于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解放思想、深化探索,确保中国体育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道路观后感2
建设团队,就是要去创造奇迹的。而要不断地提升一个团队的业绩,特别是要寻求业绩突破时,主观能力的作用远远超过客观能力,或者说,没有主观能力的加持,客观能力没有任何价值,也可以说就是个屁,在客观能力上你投资再多都是个屁。 而主观能力的核心产出就是士气,就是相信、凝聚、坚持,就是废寝忘食、绞尽脑汁、排除万难去确保业绩。但是,提高主观能力最大的障碍是人们的自信经常不够用,除了极少数卓越者。在顺境时,人们意气风发,势如破竹,一旦遇到困难,团队里80%左右的人就会信心不足,就会自信不够用,就会迟疑、质疑、怀疑,甚至逃离。怎么办?除了团队领导者本身要坚定自信外,提升团队士气的最好办法就是树立榜样!
榜样就是团队里那些少数的卓越者,他们是团队的凝聚者、追随者,在困境时依然坚信领导、坚信团队,依然积极寻求业绩突破,并且还做出了成绩。有的可能是大成绩,有的可能是小成绩,有的可能还在出成绩的路上。成绩大小都重要,他们就像暗
夜里的灯光,哪怕是一点点绿豆大小的灯光,都是其他人心中希望的灯火。它可以点燃更多人心中熊熊烈火。
普通人甚至优秀的人的自信经常不够用!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当这些人的自信在慢慢消失时,在很难凝聚时,榜样的力量就会发挥巨大的能量。所以,伟大的团队领导者一定是善于树立榜样的人。
毛就是一位善于树立榜样的伟大的团队领导者。他老人家树立的榜样非常多,雷锋、黄继光、刘胡兰、江姐、王进喜、白求恩、大寨、大庆、草原英雄小姐妹、红旗渠等等。这些榜样成为那个时代的国民的精神力量。在刚解放时,中国真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是,就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创造很多震惊世界的奇迹,也是现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这些奇迹从哪里来的?来自于国民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从哪里来?来自于伟大的团队领导者和众多榜样的力量。 道路观后感3
《塘约道路》这本书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塘约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将一个遭遇大洪水灾难、濒临绝境的山村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的故事。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20XX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了塘约的村庄。濒临绝境,塘约的村民们却选择了一条组织起来的道路: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建立起“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组织。由此,塘约从灾难中贫困中崛起。灾后两年,塘约从一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拥有200万资产、吸引90%的村民返乡安居乐业的集体化村庄。放眼中国,太多的村庄遭遇留守、空巢的孤寂,随着生产和生活开支的无情上涨,还有相当的村民陷入增收难脱贫的困境。 作者在书中贯穿了一个观点: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为了追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往往要求农民有了项目才可以争取到扶贫资金,结果是扶了村里的强者,漠视了村里的贫困者,这就违背了扶贫工作的初衷。而扶持村集体,集体才有能力帮助贫困村民脱困致富。扶贫工作才能落实到根子上。农民有了集体组织依靠,才能制度性地得到政府扶贫工作带来的实惠,扶贫工作也才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长久效果。 道路观后感4
农村如何脱贫?农村基层党支部该发挥怎样的带头作用?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撰写的《塘约道路》(人民出版社出版),叙述了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在一场大洪水洗劫了这个村庄后,大家投票选择了土地确权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的模式,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规模化的运输、装修、种菜,还用“全村酒席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