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充要条件-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题】 1.4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 (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教学设计】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在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的判断上,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在独立

尝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从内涵上引导学生体会复合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1.4充要条件 *问题引领 深入探究 问题 1.由条件p :x?1是否可以推出结论q :x?1?0是正确的? 2.由条件p :(x?3)(x?1)?0是否可以推出结论q :2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明确 质疑 分析 了解 思考 讨论 通过 问题 使学 生了 解条 件判 断的 x?1是正确的? 3. 由条件p : x?2是否可以推出结论q :2x?4?0是正确的,同时,由结论q:2x?4?0是否可以推出条件p :

教 学 过 程 x?2是正确的? 解决 问题1中,由条件p成立能推出结论q成立;但是由结论q成立不能推出条件p成立. 问题2中,由条件p成立不能推出结论q成立;但是由结论q成立能推出条件p成立. 问题3中,由条件p成立能推出结论q成立;由结论q成立能推出条件p成立.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设条件p和结论q. (1)如果能由条件p成立推出结论q成立,则说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条件,记作p?q. 如问题1中,“条件p:x?1”是“结论q:x2?1?0”的充分条件. (2)如果能由结论q成立能推出条件p成立,则说条件p是结论q的必要条件,记作p?q. 如问题2中,“条件p:是“结论q:(x?3)(x?1)?0”x?1”的必要条件. (3)如果p?q,并且p?q,那么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p?q”. 如问题3中,“条件p:x?2”是“结论q:2x?4?0”的充要条件.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归纳 理解 基本 思想 初步 体会 条件 判断 方法 15 总结 归纳 说明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理解 思考 领会 记忆 特别 强调 概念 中的 关键 词汇 举例 加深 学生 理解 30 观察 思考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条 件判 断方 例1 指出下列各组条件和结论中,条件 p与结论q的关系. (1)p:x?y,q:x?y; 说明 (2)p:x?2,q:x?0. 解 (1)相等的两个数的绝对值肯定相等,即由条件x?y成 立,能够推出结论x?y成立;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

教 学 过 程 相等,如?1和1.即由结论x?y成立,不能推出x?y成立.因此p是q的充分条件,但p不是q的必要条件. (2)小于2 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因此由条件x?2成立不能推出结论x?0成立;负数肯定小于2,所以由结论x?0成立不能推出条件x?2成立.因此 p不是q的充分条件,但p是q的必要条件. 说明 可以看到,由“p是q的充分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p是q的必要条件”的结论,同样由“p是q的必要条件”也不一定能够得到“p是q的充分条件”的结论. 例2 指出下列各组结论中p与q的关系. (1)p:x?3,q:x?5; (2)p:x?2?0,q:?x?2??x?5??0;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强调 引领 说明 强调 充要 含义 主动 求解 思考 领会 法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可以 交给 学生 自我 解决 统一 交流 结论 50 动手 求解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1(3)p:?6x?3,q:x??. 2解 (1)由条件x?3成立,不能推出结论x?5成立,如x?4时,4>3,但是4不大于5;而由x?5成立能够推出x?3成立.因此p是q的必要条件,但p不是q的充分条件. (2)由条件x?2?0成立,能够推出结论?x?2??x?5??0成立;而由结论?x?2??x?5??0成立不能推出条件x?2?0成立,如x??5时,?x?2??x?5??0也成立.因此p是q的充分条件,但p不是q的必要条件. (3)由条件?6x?3成立,能够推出结论x?? 分析 讲解 提问 巡视 1成立,并21且由结论x??成立也能够推出条件?6x?3成立.因此p是2q的充要条件.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1.4 指出下列各组结论中p与q的关系. (1)p:a?0,q:ab?0;

教 学 过 程 (2)p:a?b,q:?a?b??0; (3)p:a?1, q:a?1; (4)p:a?0,q:a?0.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1.正确把握条件和结论: p是q的充分条件,是把p看作条件,把q看作结论; p是q的必要条件,是把q看作条件,把p看作结论. 2.体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的特征是条件不可少,有之必真,无之未必假. 2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指导 质疑 归纳 小组 讨论 交流 理解 强化 学生 分小 组讨 论教 师归 纳的 形式 强调 重点 突破 难点 交流 掌握 情况 60 70 80 必要条件的特征是条件不可少,无之必假,有之未必真. 强调 充要条件的特征是有之必真,无之必假.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确定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2)(x+1)=0 ,q:x-2=0; (2) p:内错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 (3) p:x=1,q:x=1; (4) 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 (1) 因为“(x-2)(x+1)=0”不能推出“x=2”,而“x=2” 能推出“(x-2)(x+1)=0”,所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 因为“内错角相等”能推出“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能推出“内错角相等”,所以p是q充要条件. (3) 因为“x=1” 能推出“x=1”,又因为“x=1” 不能推出“x=1”,所以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4) 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不能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能推出“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222 引领 分析 讲解 思考 领会 求解 巩固 归纳 的强 化点 注意 涉及 的相 关数 学知 识的 及时 到位 复习 培养

教 学 过 程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1.4,学习与训练1.4; (2)书面作业: 教材练习题1.4,学习与训练1.4训练题; (3)实践调查: 了解充要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导 提问 回忆 反思 交流 学生 总结 反思 学习 过程 能力 说明 记录 90 85

充要条件-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设计

【课题】1.4充要条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o9i93xtlr75cln2z0an3ef8l940h6007s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