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习题评讲的有效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背景阐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弊端。比如对练 习题的讲解,一般由教师包办,学生只是听“过程”听“结果”,虽然这在加强学生“双基”方 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 往往在i道题评讲几次以后还是有许多学生解不出来,课堂实效性较差。
另外,作为一所刚刚新建的农村初中,我校的硬件设备已有改进,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同样不能 落后,本着优化习题评讲课结构,使习题的评讲更为科学有效,同时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 平及研究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原则,我们课题组于2008年10月提出 了 “初中数学习题评讲的有效方式的研究”这项课题,并有幸在如皋市教育科研室备案,经过一 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二、 课题的理性思考
(一) 课题题解
1、 习题评讲是学生测试或作业进行评点讲解,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评讲好差 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结构的再构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2、 有效地评讲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评讲教学之后,学生对习题产生浓厚的的兴趣,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中数学习题评讲的有效方式研究就是对组织评讲时课堂组织教学的形式进行研究。 (二) 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1、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令人愉 快的、乐观的态度和情绪;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迹象预测意外事件;教师鼓励 学生认真做好课堂作业,并对学生课堂作业负责。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积极的构建知识的过程。 学习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有效的活动过程。 3、 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出师生互动、有效学习,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 新课程课堂呼唤生机与活力,体现以人为木,尊重学生,尊重生命。新课程重思维,重学习方式 变革,重能力的翊造。
三、课题研究目标
1、 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习题评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鉴别能力, 巩固教学的成果,提高习题评讲课的教学质量。
2、 通过课题研究,开创有特色的数学教学新路了,优化各种初中数学习题评讲的形式,总结 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习题评讲的教学方法。
3、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为期一年,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2月)
%1 成立了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工作的分配,确定实验教师与实验班级。 %1 填写课题申报表;
%1 听讲座:谈如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
%1 课题组学习微型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及一般过程; %1 讨论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1 现状问卷制作、发放、回收、整理、分析及撰写现状调查报告; %1 组员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 观看杜郎口上课录像,改变教学理念;进行初中数学学科习题评讲课的教学现状调研。 %1 阶段小结。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 %1 通报微型课题备案情况;
%1 课题组集体备课“勾股定理练习课”,由石高丽老师在八(2 )上课,研究学生课前未做 习题的
评讲;
%1 全体课题组老师研讨交流,谈谈本课的成功之处,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1 撰写论文《学生说题在数学习题评讲中的作用》并投稿成功;
%1 课题组集体备课“全等三角形试卷评讲”,由李海燕老师在八(9)班上课,研究学生已作试 卷
中习题的评讲;
%1 全体课题组老师研讨交流,谈谈本课的成功之处,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1 撰写论文《谈初中数学试卷评讲的有效性》并尝试投稿;
%1 课题组集体备课:初三殳习课“等腰三角形习题评讲”,研究初三夏习课中习题的评讲; %1 上研究课并填写评课表、教学反思及研究课课例分析研讨; %1 撰写论文《谈初三复习课中习题的评讲》并尝试投稿; ?撰写中期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小结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 %1 %1 %1
向全校展示公开课;
在网上展示习题评讲课的资料;
整理资料,并将其归类、写总结,完成结题报告,在局部范围内进行交流; 成果鉴定与结题。
五、实验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本课题的研究是较成功的,实现了开始提出的各项预期目标, 并可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本方案所提出的数学内容的有效表达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促使教师运用多种 表达方式,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的认知优势,引导学生投入数学学习;
2.本方案所提出的表达方式能使学生逐渐掌握不同数学内容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开展数学的 学习过程,达到了 “授人以渔”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本方案所提出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认识来日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的哲学思想,让学生通过 自身的实践活动掌握需要了解的知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木方案所提出的表达方式印证了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通过认识、实践、再认 识、再实践,多次循环往复调节目标之后再达到最终认识目标;
5. 本方案所提出的表达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获得成功的感觉,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了 快乐教学的目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探索的新问题:
1. 教师如何准确的把握学生完成每一阶段任务的时间,以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 2. 如何使学生在|'|我探索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叼,有所得; 3. 如何使多媒体更有效地运用于数学内容的呈现。
也许随着课题实施过程的逐渐深入发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之后,教师更熟 悉现代化教学工具,这些问题能够逐渐得到圆满解决。
综上所述,运用木方案中所提出的各种呈现方式进行教学,不失为良好可行的教学途径,可 以尝试推广运用。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主要阶段成果
在课题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明确了各自的主要任务,通过现状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学 习以及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效,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现状调查报告: 2、 学习心得:
3、 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
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主要通过分期开展专题活动,进行教学观摩、展示公开课及公开课课 例分析研讨,针对几种不同类型的习题评讲课进行课堂组织与管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学生课前未做习题的评讲 2、 学生已做试卷中习题的评讲 3、 初三复习课中习题的评讲;
在此过程中认真总结,撰写心得体会、论文并尝试投稿,取得一定的成效: 1、 一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数理化学习》上; 2、 一篇论文于网上发表;
3、 教学随笔若干篇,由于时间关系未能投稿成功。
在课题总结阶段,我们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整理、经验总结工作,最终完成结题报告,形成册。
(二)、总体成效分析
课题研究一年以来,由于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满腔热情和求其务实,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 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表现
我们确定八年级及九年级为实验年级,各年级各个班级成绩、智力及非智力因素不存在明显 差异。我们选择了程度中等偏下的八(2)、八(9)班及九(5)作为实验班。
经过实验操作及数据收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如下: 九年级实验班习题评讲课兴趣检测情况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实验前 5人 11人 36人 实验后 42人 8人 2人 八年级实验班与本镇全年级成绩对比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80分以上) 备注 八(2)班 80 86.4% 69% 2009 年 6 八(9)班 79 85.2% 72% 月期末考 资料
全年级 71 82. 1% 54% 试成绩 通过这 些数据调杏统计,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课题组的教学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习题评讲的有效性,激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全班的数学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
2、 教师成长
我们所选择的实验组老师即课题组成员都是|'|愿报名的,其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素质与木镇 其他数学教师无明显差异。课题研究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素质的提高,提 供了多向发展的平台。
(1) 实施木课题以来,课题组成员都能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木 镇优
秀课评比中组员李海燕获一等奖;组员石高丽、王芳获二等奖。在木镇教学基木功大赛中耿 忠兴获数学组一等奖、张春林获二等奖。
(2) 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及教研论文,及时总结经验,取得的成绩在上面主要阶 段成
果中已有说明。
3、 学校发展
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我们课题组的活动给学校营造了浓浓的教 研氛围,促进了笞位数学教师、理化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整体工作有了良好发展的势头。
六、实验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本课题的研究是较成功的。在研究开始的调查过程中,我们 发现习题的评讲一般由教师包办,学生只是听“过程”听“结果”,虽然这在加强学生“双基” 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 课堂实效性较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研究得出几种习题讲评的有效方式。
1、高认知——教师精讲
在习题评讲时,教师可依据习题木身具有的特点及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进行系统的分析讲解, 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和示范作用。
如一些知识点相同,或具有相同规律及相同方法的题目,可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在讲解时, 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的分析,使学生通过听讲,熟知这种题解题的方法及规律,做到能举一反 三。再如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做错或者做不出的题,往往需要老师的精讲,讲解时应特别注重寻找 解题的突破点、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以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等,使学生通过听讲,能明确审题 的要领,知晓题中各条件对于解题的作用。又如在平时的自主练习题和各类检测试题中,往往含 有数量不等的新型题,这些题目的题材往往来源于新科研、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等,其表现角度 新、表达形式新、构思新,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由于这些题材取自于我们的教材之外,给学生以 未曾见过的新感觉,致使部分学生,一接触到这类题便会感到无从下手。评讲这类试题时,特别 是学生刚接触这类试题,心里没底时,教师要及时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