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现代教育评价,沈玉顺 0623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6231现代教育评价 沈玉顺 2020.10.18

第一章 现代教育评价概论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1. 教育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 理解教育评价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② 现代教育评价主张,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人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

③ 现代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 3. 教育评价的特征:目的性,主体性,中介性,综合性,预见性。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作用与类型

4. 所谓教育评价的目的,就是人们在开展教育评价之前设想或规定的教育评价活动所欲达到的效果或结果。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即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促进教育有效地满足社会与个体的需要,增进教育的社会价值或个体价值。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具有上述增值、保障、服务等一般意义上的目的外,还特别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目的:(一)鉴定(二)诊断(三)改进 5. (考点)教育评价的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研究功能

6. (考点)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与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鉴定与选拔作用 7. 教育评价的类型:

(1)以评价的对象为依据,可以将教育评价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学校评价。

① 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情况的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评定,也包括对学生态度、情感和身体发育情况的评价。

②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增强教师的专业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绩效。

③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指对于具有特定目标的一组连贯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 ④ 学校评价是指以学校为对象,对于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整体工作全面的评价。

(2)按照评价参照的标准,将教育评价区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类型。 (3)按照评价的主体,将教育评价划分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或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4)按照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单项评价与分析评价、综合评价与整体评价。 (5)按照是否采用数学方法,划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两种类型。

(6)按照评价的目的或进行的时间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8. (大题)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 ① 明确评价的问题

② 确定评价的目的 (管理人员集体审定法、成本效益分析法、风险分析法、优选法)

③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三方面的任务:确定评价准则、确定各评价要素的权重、确定评价的标准) (考点)(准则有两种类型,即指标和概括性问题)

(确定权重有三种方法:关键特征调查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

(确定标准有三种方法:确定相对评价标准、确定绝对评价标准、确定个体内差异标准) ④ 决定采集哪些信息及信息采集、分析的方法 ⑤ 采集与分析信息

(分析评价信息通常包括两个步骤:整理评价信息、对信息进行赋值和描述) ⑥ 得出结论 (包括如何改进的建议) (得出结论的常用方法有综合判断法、分析诊断法。

综合判断是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各要素间的关系或权重分配,将关于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汇总与整合起来,从总体上对评价对象作出定性或定量的、综合性的评价结论与评价意见,或对评价信息从整体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分析诊断是根据评价的目的,对评价的结果和评价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而精细的说明,对评价对象的优缺点和长短得失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评论,以帮助评价对象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建议。)

⑦ 用适当的方式向评价委托人报告评价情况

(评价报告是评价者对评价过程、结论进行全面叙述和提出相关建议的书面报告。) ⑧ 依照评价结论采取措施 ⑨ 再评价 9. 教育评价过程的管理分为计划、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实践表明,对评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有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教育评价方案的制定 (2)评价组织建设 (3)做好思想动员

(4)加强心理调控 (常见的心理调控的措施主要有软调控和硬调控、自我调控和他人调控等。) (5)编写评价报告 (6)建立评价资料档案 第四节 教育评价模式

10. 教育评价模式,是指相对固定的评价程式。评价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对评价的概念、功能、基本范围、内容、过程和程序的规定。评价模式通常描述评价者干些什么,或者规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11. 教育评价模式有两种类型:

(1)指令性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一系列规则、规定、禁令以及说明什么是好的、恰当的评价和怎样进行评价等指导性文件。这种评价模式是作为范本使用的。 (2)(考点)说明性模式,即关于教育评价的说明或概括性论述,是对教育评价活动的描述预测和解释。这类模式是为提供经验性理论而设计的。

12. 教育评价文献中影响较大的几种教育评价模式:

(1)泰勒模式。泰勒认为,教育评价就是确定实际教育活动达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泰勒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目标为中心或以目标为导向,因此泰勒模式被直接称作“行为目标模式”。

(2)CIPP模式,斯塔弗尔比姆,该模式把教育评价看作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斯塔弗尔

1

比姆主张教育评价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3)CSE评价模式,一种较为实用的综合性评价,在课程评价中运用得尤为广泛。它包括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考点)反对者模式。欧文斯。这是一种为了揭示方案正、反两方面长短得失,而采取准法律过程评委会审议形式的评价模式。这一评价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能够充分反映各类人员“多元的”价值认识,是一种依靠人们直觉与经验的评价。+沃尔夫的司法模式,四个阶段组成:争论的提出、争论的选择、辩论的准备、听证。

(5)应答模式。斯塔克。应答评价是通过评价者同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各种人员接触,了解他们的愿望,在的和周期性出现的学习困难。

(4)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合适以及教学内容及策略的有效性。

15. 传统学生评价制度的功能和缺陷:

(1)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然后把它同实际活动进行比较,对教育决策或方案作出修改,对大多数人的愿望作出应答,以使教育能满足各种人的需要。 (6)(考点)消费者导向模式。斯克里文。它作出判决活动的依据不是方案制定者的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的意图。 (7)(考点)目标游离模式。斯克里文。这一模式认为,实际进行的教育活动除了收到预期的效应外,还会产生各种“非预期的效应”,或者叫“负效应”,认为评价活动的重点应由“方案想干什么”改为“方案实际干了什么”。目标游离评价被看作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评价”,“以顾客为基础的评价”。 第五节 关于教育评价实践的若干反思 (1)教育评价活动的价值取向 (2)教育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3)教育评价的准则或标准 (4)教育评价实践 (考点)(“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评价与教育发展分离的结果。)

第二章 学生评价

(考点)学生评价是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发展变化的评价。(最基本,最关注)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13. 学生评价的作用:

(1)学生评价有助于把握学习起点,选择教学策略

(2)学生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

(3)学生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学生评价有助于使教师和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14. 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1)(考点)定位性评价(安置性评价)。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前期准备情况。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具有学习预定的教学内容所必备的知识、技能。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为师生提供有关教学情况的连续性的成功或失败的反馈信息。师生利用这种信息,不断地加强成功之处,纠正已经出现的失误,以达到改进教和学的目的。

(3)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用形成性评价没有解决的学习困难,特别是那些长期存

(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 16. 现代学生评价制度的基本特征:

(1)学生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从总结性功能向形成性功能转移 (2)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 (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 (4)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

(5)在评价方法上,从仅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学与现代学生评价

17. 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指南,也是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 在评价领域,对教育目标的研究最早始于泰勒的“八年研究”。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

①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②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和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③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18. 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

(1)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础 (2)具有层次性和累积性 (3)具有通用性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学生评价中一个最常用的评价类型) 19.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步骤: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确定评价目的是进行评价准备的首要任务。其次,要确定评价目标并考虑可能的非预期效应。再次,对于大型的评价还需要组织准备和方法准备。

(2)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收集评价信息资料的过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信息收集方法主要有: ①笔试 (主要方法)

②学生作品 (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公文包(档案袋)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③教师观察和与学生交流 (考点)(叙事记录法+记录清单法) ④课堂评价(重要内容) (考点)(常用的课堂快速调查重要分为两类:简单测试题、微型问卷调查) (3)对结果的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由整理、分析、反馈三个相互连贯的环节组成。 20.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好测验编制工作(以笔试为手段的评价工具主要有两种形式:标准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2

(2)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分数(如何认识和处理分数,是关系到现代学生评价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第四节 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评价

21. (考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形成性评价:目标分析法、即使评语法。

22. (考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诊断性评价:教师的日常观察、与学生交谈、教育“会诊、”心理测量。 23. (考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总结性评价:态度测评法、自陈量表法、投射测验、人物推定法、操行(2)当教师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有用的建议后,他们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水平。 (3)作为专业工作者,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具有高度的热情。

31. 与传统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评价目的上,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 (2)评价组织上,注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 (3)评价内容是,注重全面性,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发展的结合 评语法、等级测评法、操行加减法、综合评判法。

第三章 教师评价

第一节 现代教师评价的基本思想 24. 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要求:

(1)对待教育事业上,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2)对待学生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对待教师集体上,团结协作,勇于探索。 (4)对待自己上,严谨治学,学而不厌。 25. 教师的角色定位:(好教师的标准P97) (1)作为教员的教师 (2)作为管理者的教师 (3)作为榜样的教师 (4)作为朋友的教师

26.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

27. 通常可以根据教师评价的目的,将其分为两大类:提高教学效能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所谓“提高教学效能”,就是通过衡量结果、评判等第、明确职责、奖优罚劣或去除不称职的教师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它通常与教师聘任、提升、增薪等人事决策相联系。 所谓“促进专业发展”,就是通过诊断问题,提供教师优缺点信息,鼓励改进,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

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以提高教学效能为目的的,而现代教师评价是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的。 28. (大题)教学效能核定导向的评价蕴含的假设是:

(1)学校教育的质量主要靠去除不称职的教师来得到保证。

(2)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些不称职的教师很难把自己提高到预期的水平。

(3)教师主要是由外部压力而得到激励的,教学效能核定可以用作主要的措施以刺激教师改进他们的教育、科研活动。

29. 传统教师评价主要是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的评价。

30. 与教学效能核定导向的传统教师评价相对,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现代教师评价是基于下述假设之上的:

(1)对于教师来说,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4)评价方法上,注重分析性,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5)评价效果上,注重内部导向,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32. 关于教师评价的现代观点:

(1)(考点)关于评价机制的观点: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相结合 (2)关于评价过程的观点:与校园文化相兼容

(3)关于评价技术的观点:一致性、全面性、简单性 ①一致性(关于评价信息收集活动的建议)(空间上、时间上、知识上相一致) ②全面性(关于评价信息源设计的建议)(各个方面的工作、某一方面各种因素、各类学生的全面信息)

③简单性(关于评价方法的建议)(最好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 (4)关于评价策略的观点: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时空的连续性、劳动成果的集体性与迟效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第二节 教师评价的准则与标准

33. 教师评价准则的确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目标出发确定教师评价准则。 (2)从心理学原理出发确定教师评价准则。 (3)从教师经验出发确定教师评价准则。 (4)从教师职责出发确定教师评价准则。 34. 从教师职责分析出发,教师评价的准则一般包括素质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和工作绩效评价三个部分。 (1)教师素质评价:思想素质评价、文化素质评价、业务素质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 (2)工作过程评价: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外显行为的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质量。

(3)工作绩效评价:一般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进行。 35. 实践中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考点)成果计数法、引用分析法(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引用的任意性、引用的局部性、引用的滞后性)、科研经费评价法、同行评价。 第三节 教师评价的基本方法

36. 教师评价通常采用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议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学生评教主要有问卷调查与座谈会两种形式。

同行评价在具体操作时主要通过教案诊断与课堂听课的形式进行。 领导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校长或学校上级领导实施的评价。 专家评价往往是学校教师评价中的一种补充方法。 课堂听课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3

第四章 学校评价

第一节 学校评价概述

37. (考点)学校评价是指评价人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学校的一项或多项工作的显在和潜在价值进行判断,以便调整和控制学校工作的活动。学校评价工作的构成要素有:评价人、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对象。 38. 学校评价的基本类型

(1)按评价主体分类:学校内部自我评价与学校外部他人评价 学校外部评价主要包括政府评价学校和社会评价学校。

社会评价学校主要表现为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所在社区对学校的评价。 (2)按评价标准分类: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绝对评价的标准独立于被评学校集合之外,按照客观标准评判学校达标程度和价值大小。 相对评价的标准存在于被评学校群体之内,是通过学校之间横向比较而进行评价的。 个体内差异的标准产生于特定学校自身,学校过去的状况就是评价标准,将学校的现状与过去相比较,可以考察学校自身的进步大小和发展的幅度。 (3)按评价内容分类: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

综合评价是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专项评价是对学校局部或单项的工作进行评价。 第二节 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 39. 对传统学校评价的审视和反思

传统学校评价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工业化生产时代对标准化的追求;评价的基本方式是鉴定,即检验学校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学校评价模式称为“鉴定性评价”。 40. 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式,正逐步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高型”、由粗放型的外延式增长转向集约型的内涵式发展。

如果说标准化大生产是工业时代的基本标志,那么个性化的生存和发展则是信息化社会的根本追求。 (考点)如果说工业化时代学校是“同而不和”,那么信息化社会的学校则是“和而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学校评价力求用“多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校”。 41. 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特征:

(1)个别性。承认学校的个别性,是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特征。(考点)推崇个别性是发展性评价的哲学基础和价值基石。

(2)建设性。发展和建设是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建设性是发展性评价的本质属性。 (3)开放性。开放性是发展性学校评价在操作运行模式上的首要特征。

42. 现代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现代发展性学校评价要考察一所学校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态,更关注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发展性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能力、发展保障机制和发展成效。

(1)发展目标体系: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目标是否适当、合理,要依据四个方面的客观因素,即社会的客观需求、学校的发展的客观水平、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

(2)发展能力体系:学校发展的能力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与校本培训能力、争取社会支持能力、教科研氛围与能力、校本课程建设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等。

(师资是学校首要的“生产资料”。)

(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是学校以最小投入谋取最大收益的最好方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智力支持。) (课程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 (3)学校发展自我保障机制:学校发展的自我保障机制,以学校内部持续的自我质量管理活动为核心,以学校自我评价为基础,是学校评价活动深化、结构化和体系化的产物。 学校发展的自我保障机制具有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的特点。 (4)学校发展成效,就是学校发展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 第三节 现代学校评价方法论 43. 现代学校评价方法论述评

(1)(考点)教育目标评价。所谓教育目标评价,就是将“教育目标”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教育评价实践,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对教育目标达成的贡献,注重的是实际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或“符合”。

(2)“增值”评价。该方法试图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其基本假设是,学生入学时的水平与毕业时水平的差异,或学生在校期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归因于学校教育;学生变化的幅度,即“增值”的大小,可以看作是学校、课程或教师的教育成就。增值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特定学科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3)“最优基准”评价。最优基准评价是一种以“最优”为标准的评价,即将本地区、本国甚至全世界同类学校中“最好的”实践作为评价标准,并用其衡量本校的教育教学等活动。这种方法假定,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形的最好方法,这种方法不允许将自身与其他学校的差别合理化。相反,它认为自身与“最优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没有采用与其相同的方法。“基准法”的含义是“持续不断地寻求能够创造最高绩效的最佳实践”。“基准法”属于一种过程驱动的方法。 (4)“自身进步”评价。将自身的进步情况作为评价标准。 (5)“顾客满意”评价。“顾客满意”被当作教育评价的标准,是教育领域(考点)“消费主义”思想兴起的标志之一。这种方法将教育看作是向顾客提供“教育”这种特殊服务的活动,并用顾客的标准评价教育机构服务的质量。

(6)“生产力”评价。以“生产力”为评价标准的方法,源于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或成本—效益分析法。它所评价的,事实上是教育系统将特定的输入转换成特定输出的能力。该方法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7)“组织质量”评价。 所谓“高质量的组织”,就是能够把握机遇,在其选定的领域或方向迅速取得突破性成就,获得竞争优势的组织。

“组织质量”作为教育评价标准,将评价的焦点从传统上对具体活动及其结果的关心,导向对组织取得预期成果能力的关心,使评价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这一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各种组织活动并非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影响组织各种活动及其效果的因素,也不是独立起作用的,它们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有效满足预期需要的能力的体现。 高质量的组织具备迅速有效地满足顾客需要的能力。

(8)“良好的教育实践”评价。根据以往的经验,将公认的“良好的教育实践”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是实践中常用的标准制定方法。这种方法假定,以前起作用的“良好的教育实践”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将来也会同样有效。

4

发展性学校评价方法论

44. 发展性学校评价是建立在学校主体性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

45. 所谓主体性发展观,是指学校享有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权利和发展学校的主体责任。

46. 所谓可持续发展观,是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摒弃短期行为。学校当前的发展不仅不能损害学校未来的发展,而且是为了学校未来更好、更大的发展。

47. 从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观出发,发展性学校评价在方法论上应该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 (1)在学校自评与外部他评的关系上,学校自评为主,外部他评为辅。

(2)在评价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上,发展性学校评价不是简单鉴定过去的发展成绩,评判现在的发展水平,而是注重梳理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在的发展状况和优势、劣势,及时作出调整。其根本目的在于促成学校未来的特色化、可持续发展。如果说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响,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满足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即(考点)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期望。

52. 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预期的需要。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就是所谓的“教育质量”。

53. 可以将“教育质量”理解为: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为满足特定的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教育目标,设计、组织、实施的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度量。 54. 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性质与特点

教育质量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结果的预期。一个是期望教育活动满足什么需要(教育质量的内容标准),另一个是希望特定的需要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满足的程度(教育质量的成就标准)。 教育质量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获得的,是过程的产物。

面向过去作出鉴定,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面向现在发现问题,那么发展性评价则主要是面向未来,永远关注的是学校下一步的发展。

(3)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关系上,发展性评价注重的是学校的进步幅度和“增值”大小,属个体内差异评价,而不主张无条件地进行学校之间的横向比较。发展性评价坚持的是“发展是硬道理”,强调的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的纵向比较和发展。

(4)在指标评价与非指标评价的关系上,发展性评价以非指标评价为基本方式。

(5)在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的关系上,发展性学校评价是以针对发展重点的专项评价为主的。

通俗地说,发展性学校评价的要旨是:评价的权力在学校,评价的主体是学校,评价的内容是学校的发展状况,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发展。

第五章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学校建立以评价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使教育评价作为组织的职能和组织学习的工具,帮助学校探索有效从事教育活动的途径,保障学校的教育活动满足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

第一节 传统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反思

48. 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实践情况来看,评价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被加以运用。

一种是对学校、教师和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这种评价通常是上级对下级工作正式的总结性评价。 另一种教育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

49. 教育评价主要被用于规范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其基本功能是鉴定合格与否,或为奖励或处罚提供依据,鼓励甚至强迫学校、教师和学生按照既定的标准行事。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考点)评价主要被用作组织控制的手段,控制人们按照标准正确地做事情。教育教学质量被认为是通过组织控制获得的。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

50. 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促进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使年轻一代具备一定社会所需要的认知、情感和体能素质,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51.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年轻一代的身心施加影

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以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的,而是以其有效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程度来衡量的。 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活动,是一个以现有良好的教育实践为起点,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教育活动效果的过程。

55.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观点和方法(P200)

良好的教育实践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起点而非终点。

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于证明已经取得的“质量”,而在于持续不断地改进教育活动的效果。

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以组织控制为机制、以标准控制为特征的学校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它把“教育质量”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视为一种促使学校工作不断进步的管理工具;它把人置于提高教育质量活动的中心,鼓励所有组织成员通过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借鉴最好的经验、开发新的方法,主动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56. (考点)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图示 预期社会需要 — 现实社会需要 (1)识别选择预期社会需要 (2)确定教育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活动方案 (4)执行教学方案 (5)评价教学活动效果

57.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基本信念是,现有关于良好或有效教育教学的标准,是人才培养活动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任何事情无论现在看来做得多么完美,都存在继续改进的可能性,人们总是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过去和现在更好。

58. (考点)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价值观是:让我们做得更好。

59. (考点)追求质量、追求进步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的选择,一种教育管理哲学选择。正如美国质量管理大师爱德华 戴明博士所说的那样:“生存并非义务”。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其生存和发展不能从外表强加,而只能是学校及其成员自觉的选择和积极的行为。 60. 作为组织学习系统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考点)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最重要的技术特征是评价手段的结构化、经常化、制度化运用。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价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别发挥着组织控制、政策工具、组织职能和组织学习工具的职能。组织学习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依赖于评价手段的有效运用。

5

现代教育评价,沈玉顺 06231

06231现代教育评价沈玉顺2020.10.18第一章现代教育评价概论第一节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1.教育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2.理解教育评价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o2xq0wro238ccg96mxg8n6j4879as00bw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