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4讲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代中国在特定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发达而牢固的农本经济,并促使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对天、地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自然观,构建了优秀的生态文化,提出了许多生态经济思想,成功地创造了一些生态经济模式、生态生产技术;但过度的土地开发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运用点拨]

1.古代中国人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

(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2.农耕经济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刀耕火种”是中国古代人们在茫茫原始山林中利用火耕手段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的一种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为人类生存、原始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采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式的农业生产技术,彰显了人类的进步。 3.以历史解释看待明清“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11亿亩,清朝又增至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以生态史观分析“边际土地”的利弊及启示,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4.(对接高考)(1)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浩大的工程建设、频繁的战争等引发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初现影踪。

(2)工业文明下生态问题的凸显。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破坏与生态恶化。对生态环境的整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针对训练]

1.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16

(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B [唐宋时期,淮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但明清以来,淮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自然有人为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合理作为,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表述的淮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古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多种条件,D项说法过于绝对。] 2.右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将它移植到史学领域,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 )

A.因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化建设侵吞了大量的林地 B.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林地被开垦为耕地 C.因道路、房屋宫室的大规模建设而致使森林减少 D.因人口的增长及对木材消耗的扩大导致森林减少

B [从西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一直是主导经济。随着人口的增长,需要不断开垦土地来养活人口,这是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

17

202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第4讲魏晋至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学案

古代中国在特定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发达而牢固的农本经济,并促使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对天、地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自然观,构建了优秀的生态文化,提出了许多生态经济思想,成功地创造了一些生态经济模式、生态生产技术;但过度的土地开发也破坏了生态环境。[运用点拨]1.古代中国人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o2p345tka5zpak1cslt1is530855j00ia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