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武定气候及常见植被类型(植物、树种)分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势与地貌

武定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属深切割的中山峡谷类地貌。受发窝—中干河大断裂带影响,山川南北延伸,东西排列,地形南高北低。海雁山、卧璋山、大黑山、白龙会山诸峰屏障于东,罗保山、大营盘、万松山等群山起伏于西,东西、南大部地貌发育比较完整。境内山岭罗列,山脉大多是南北走向,大小河流纵横期间。猛果河自南向北把全县切割分为东西两半,中间形成许多小坝子或河谷。由于江河深切,地势高差悬殊大,地形复杂。全县最低点为已衣乡新民大沙地金沙江河面,海拔862m,最高点为已衣乡白龙会峰,海拔2956m,相对高差2094m。

由于白垩系和第三系的燕山运动强烈隆起后,地壳出现相对稳定期,地表经长期剥蚀形成平缓的Ⅰ级剥夷面。第四纪初地壳几次间隙上升,使Ⅰ级剥夷面遭受几次轻微变形、破坏,又形成了几级新剥夷面。第四纪以来,地壳急剧上升,河流沿构造线迅速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较为单一的构造侵蚀峡谷。因而出现了“老年期”、“壮年期”、“幼年期”地貌形态并存的较为复杂的地貌景观。按地貌成因划分,武定县可分为四个地貌区,七个地貌单元。

(一)侵蚀构造区: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及其一级支流—猛果河沿岸,有两个地貌单元:1、深切割中山峡谷区:相对高差1000~1500m,主要分布于东坡、万德、已衣、田心等乡的猛果河、金沙江沿岸。河流两岸陡峻,基岩裸露,坡度一般35~45o,多见悬崖绝壁及崩塌成为“Ⅰ”字形峡谷,常常形成台阶式跌水;2、中切割中山陡坡区:相对高差小于1000m,主要分布在已衣、万德、东坡、田心、环洲、石腊它,地形垅状起伏,主要受褶皱控制,河谷多呈“Ⅰ”字形,谷坡30~

40o,局部出现陡崖地形。

(二)构造剥蚀区:主要见于东部猛果河、自乌河的分水岭地带,按海拔和切割程度分为两个地貌单元:1、中切割中山缓坡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已衣汤德古、发窝乍基、大西邑一线,表现较为齐一的山顶面,并有孤峰残山,地形切割破碎,但比较缓和呈波状起伏;2、浅切割低中山丘陵区。相对高差 <500m,主要见于南部县城、九厂、猫街、高桥、插甸等坝子周围,地形波状起伏,山顶浑圆,宽谷比较发育完整。

(三)侵蚀堆积区: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和宽谷地带。山间盆(谷)区主要是县城、九厂、插甸、高桥、猫街等坝子。盆地发展受构造控制,多为南北向延伸的长条形。盆地均有河流通过,沿河两岸一般发育成Ⅰ、Ⅰ级阶地。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高出河床1~3m。Ⅰ级阶地多为基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8~10m,多断续分布。Ⅰ、Ⅰ级阶地上为武定县高肥力的农田分布。

(四)构造侵蚀溶蚀区:主要是碳酸盐岩分布区,有两个地貌单元。1、岩溶低中山沟谷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猫街乡麦地冲、大麦地、龙庆关、秧草地等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地带,发育在灯影组、绿汁江组白云岩中,地表水流以侵蚀作用为主,相对高差小于500m,山顶浑圆,垅状突起,沟谷多形成“U”字形,两侧谷坡为砍痕状、条带状溶痕及溶沟、溶谷;2、岩溶断块山地形:主要分布于插甸、古普、高桥、白泥坡、花乔、田心、县城、吆鹰等地。由于受径向构造带和新华夏构造控制,白云岩体中和周围断裂切割,岩体高于周围200~400m,形成白云岩断块山、洼地、漏斗,多沿断裂带分布。 2.2.2气候

武定县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总的特征为:气候温和,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日温差大(19Ⅰ),年温差小(13.2Ⅰ)。夏秋雨量充沛,冬春雨量不足,干湿明显,立体气候显著。全县受地形、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分带明显。从金沙江谷地到白龙会山峰,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等气候类型。

境内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大致从东南部的1000mm左右向北递减。东西两侧山地多雨,年降水量1000~1100mm,金沙江河谷为少雨区,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全县年均降水量988.6mm,主要集中在夏秋,雨季(5~10月)降水量占90.5%。县城所在地狮山镇历年平均气温15.1Ⅰ,极端最高温34.5Ⅰ,极端最低温-6.4Ⅰ,年≥10Ⅰ积温5541.5Ⅰ。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7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4Ⅰ。

武定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三月的“倒春寒”和“八月低温”,此外,局部性的洪涝、干旱、风灾、冰雹、霜雪等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 2.2.3森林土壤

根据武定县土壤普查结果,全县有8个土类、14个亚类、26个土属、62个土种。森林土壤有9个亚类,分别是燥红土、红壤、黄红壤、黄棕壤、棕壤等地带性土壤和石灰土、石灰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等非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交错分布。武定县海拔高程的变化幅度大,土壤沿等高线呈带谱状分布十分明显。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分布着棕壤、黄棕壤、红壤、燥红土。土壤的垂直分布由于受坡向、坡度、温度、湿度、成土母质和生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各带出现有时升有时降,一般变幅为100~200m。武定县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受地域性成土母岩、母质以及特定的生物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的影响。

(1)棕壤

棕壤多分布于2500~2956m的高寒地带,成土母质为紫色砂页岩和黄色砂页岩。海拔高、气温低、湿度大、日照少,属湿凉寒冷交错的季风气候带,雨量多集中于夏季。自然植被茂密,多为针阔混交林,杂有杜鹃、马樱花、蕨类及禾本科草丛,覆盖率70%以上,是主要的森林资源区。棕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82%,有机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较高。

(2)黄棕壤

海拔2300~2500m的地带分布着黄棕壤,其成土母岩为紫色砂页岩、黄色砂页岩、玄武岩等,由于海拔较高,云雾多、日照少、气温低、湿度大,植被多为暖温性针叶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云南松、栎栲类、华山松、桤木等。黄棕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9.58%。

(3)红壤

红壤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350~2300m之间,在海拔1700~2300m的地带与紫色土交错分布。水平分布主要受地域性母岩的影响沿发窝—中干河大断裂带的法块、插甸、花桥、县城、九厂、永泉、白云庵、龙庆关岩溶断块山延伸至禄丰、罗茨连成一片。这是武定红壤的集中分布区。红壤区植被特点是:上半部以云南松,下半部以余甘子为主兼有蓼枝、小石积等植被组成。武定县红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0.51%,是本县主要的土壤之一。

(4)燥红土

分布海拔1300m以下,主要见于东坡乡的白马口等干热河谷地区,成土母质为老冲积母质及石灰性泥质灰岩、砾岩等。植被以酸角、攀枝花、西西果等稀树草原为主。气候燥热、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雨量7倍左右,土壤冲刷侵蚀严重,土层薄,潜在养分含量低,但

有效性高。燥红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0.61%。

(5)紫色土

由于受成土母岩的影响,紫色土在武定县是两个交错分布,即与红壤交错分布;酸性、中性、石灰性交错分布。发育自酸性紫色砂页岩上的为酸性紫色土,发育自中性紫色砂页岩上的为中性紫色土,局部含盐带上不含碳酸钙芒硝的风化为石灰性紫色土。紫色土是紫色砂页岩的风化物,岩性松散、植被差、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以金沙江及基支流猛果河两岸较为突出,土层薄,土壤中常夹有半风化母质,局部地区岩石露头,土壤发育处于幼年阶段。酸性紫色土占全县总面积的31.32%,中性紫色土占全县总面积的 3.58%。酸性、中性紫色土在海拔1300~2300m地带与红壤交错分布,全县8乡3镇均有。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及其支流猛果河、沙拉河等低海拔干热河谷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23%。

(6)石灰土

石灰土分布于海拔1400~1900m的地带,与红壤及紫色土交错分布,主要是田心乡火嘎、田心、新华等石灰岩地区。气候燥热、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呈碱性反应。石灰土占全县总面积的0.44%。 2.2.4河流

武定县河流分属金沙江和红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98.39%和1.61%。向北流直接注入金沙江的有猛果河、已衣河、木土达河、摸怕拉河等;向东流注入禄劝普渡河的有盘龙河、铺西河、水城河、和尚庄河等;西流注入元谋龙川江的有岔河、小井河、鲁巧河等。元江水系有南部猫街秧草地的关天河和新长冲河。内地河流长度大于15km的有19条,一般具有流程短、落差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洪枯季特别明显、不能通航等特点。

武定气候及常见植被类型(植物、树种)分布

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势与地貌武定地处滇中高原北部,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属深切割的中山峡谷类地貌。受发窝—中干河大断裂带影响,山川南北延伸,东西排列,地形南高北低。海雁山、卧璋山、大黑山、白龙会山诸峰屏障于东,罗保山、大营盘、万松山等群山起伏于西,东西、南大部地貌发育比较完整。境内山岭罗列,山脉大多是南北走向,大小河流纵横期间。猛果河自南向北把全县切割分为东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o0995zthz58u602x74s2b61z97l7x017l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