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一、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现代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在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和整体观念。毛泽东说过:“懂得了全局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也是如此,每一册、每一节、每一课、每一框都可以看作层级不同的一个系统。教师应运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使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具体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1、问题概括式。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一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怎么样做?”的思维线索,将繁杂的知识加以归纳梳理。

2、文字浓缩式。作为教材的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当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力求作到全面。在对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作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作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看上去比较“繁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压书”,即把课本某部分具体的、详细的知识归纳成很少一部分内容,甚至归纳为几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或字,这样化繁为简,有利于记忆。当然,这种归纳必须建立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压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否则只能是挂一漏万。 3、编写“顺口溜”。

4、数字归纳式。可将整个高中阶段知识、一个年级知识或某部分知识用数字形式加以归纳概括。例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观点可用“一、二、三”进行归类概括。 5、图示式。用图示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概念、观点)及其内在联系表示出来,既直观、简明,又醒目、概括,既可使学生系统地、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又可发展思维能力,既有知识的横向归纳,又有知识的纵向贯穿,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是一般的文字叙述所不及的。例如,下面的图示,就把唯物辨证法部分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了。

6、政治术语归类式。可将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一个年级的知识或某部分知识用政治术语形式加以归类概括。政治术语比如:基础、前提、目标、目的、标准、标志、主体、主导、性质、属性、核心、关键、本质、实质、支柱、宗旨、方针、依据、动力、任务、途径、职能、形式、要求、最、制度、根本、统一、保证、保障、特点、条件、根源等等。

例如,包含“主体”这一术语的观点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一国两制”下,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等等。

7、表格式。容易混淆的概念、观点,可利用表格列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它们区分清楚。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列表将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两个概念加以比较: 8、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图。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作为学生在每单元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绘制出本单元知识体系图,直观揭示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在整课中的地位,弄清这一知识点在哪一课,哪一框。俗话说要成为群体,须有“左邻右舍”。因而,我们要在知识网络中掌握某一个知识点,而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它。 一般的参考书上都有知识结构图表,因此,要提醒学生不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图表照抄一遍,必须自己动手完成。通过总结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图表,不但可以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复习一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二、如何教会学生合理调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变式练习,夯实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这样说,“每次老师讲评了试卷后,都觉得试卷上的题目并不难,但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到、做不出。”这是为什么?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基本的概念、规则。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属于陈述性知识,是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尽管目前各类考试都强调能力立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基础知识。知识和能力是辨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和发展忽视基础知识就无所谓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其相互联系的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概念教学。要明确概念的含义,即它所揭示的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弄清概念的运用范围、典型对象。如哲学中讲矛盾,不仅要求学生知道“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还要学生懂得矛盾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此外还要懂得概念是否有异称。就象母亲的异称有妈妈、娘一样。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掌握了概念,从而不被种种现象所迷惑。概念教学过程中,概念所对应的同类事物,教师要注意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既然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属于高级的命题知识,表示的是一些事物间的关系,是一些事实知识,是有意义的命题组合,那么教学就要注意区别对待。属于表达事物间关系的,要引导学生注意是谁和谁的关系,如学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要提醒学生它是从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来表达货币的本质的。属于表达事实知识的,要从基本事实入手,遵循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如讲“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定要列举若干的事实。

属于有意义的命题组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中去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规定性,此外还要注意这些命题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或包含关系。 设计变式练习,夯实陈述性知识。在安德森看来,要真正使某一复杂的认知技能得以自动化,可能需要付出上万次的努力和练习。在政治课教学中,不仅需要老师的讲,学生的看、记,还要注重设计变式练习,如采用变换角度和变换题型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在各种不同情境中如何运用同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或是两难的问题,组织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反复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并巩固下来。同时,这对于他们明辨是非,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2、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逐步积累,增加原有固定点知识原有固定点知识的获得与孩子的家庭环境、早期教育有关。原有固定点知识的多与少,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与掌握,影响能力立意背景下的解题顺畅与不顺畅。如有一学生在做一道单项选择题俗话说:“好事多磨”。这句话从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A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C要坚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D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有学生选C正确答案是B。为什么会做错呢?事后这一学生进行了自我分析。她说:我在B、C徘徊了很久,最后觉得B项没有体现“好事多磨”的“好”字。于是就选了C项。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原因是学生对“好事多磨”这一成语本身的含义不理解。又如对“我国分配问题上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中的“初次分配”、“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不清楚,因而是不可能答出“它们体现了什么价值观”这一问题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内容,广泛搜集信息,适当补充,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经验,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写新闻周记的形式,推动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养成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的习惯。

3、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答题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纸笔检测是认知结果检查的重要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答题、提高应试能力是高中政治课要完成的一项任务,但这并不等于搞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这样说,“每次老师讲评了试卷后,都觉得试卷上的题目并不难,但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到、做不出。”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陈述性知识没有进行归纳总结,熟练记忆,导致考试时知识提取困难。 在政治学科中有关陈述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由于陈述性知识零散,会导致学生解题时知识提取不及时或困难,从而延误答题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考试中感到时间不够,考完后才想起某个知识点,很大程度上是这个原因。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上,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对知识的整理,即对所学知识在比较、分类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和综合,从而构建起知识结构框架,实现知识的整体优化。如:“税收”的基本含义,可利用图表将其含义与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统一理解,既可以让学生明确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还可以使学生懂得税收的含义体现了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个基本特征;甚至还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白:每个公民都应维护税收的权威性,应增强依法治税、依法纳税的意识。从而使有关税收的知识不断迁移,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又如:在高二下册的哲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每课的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中心理清该课知识的

内在联系。这样在答题时学生提取知识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程序性知识缺陷,也会导致解题能力低下。因为大脑中没有熟练、清晰而巩固的程序性知识,即缺乏“思维程序路线”,学生面对试题会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即使一遍遍地读题,也不会找到思路。因此,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对各种常考的题目,特别是主观题进行分类,总结每类题的设问特点,审题基本要求和书面表达要求。这些程序性知识是学生迅速破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重要依据,也是消除学生答题自信心不足的前提。2006年四川文综38题第(1)问: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政策的合理性。解答此题,就包括如下程序性知识:(1)明确知识的范围:认识论原理(学生通过已归纳的认识论板块原理,迅速筛选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原理)(2)设问要求回答“合理性”。(3)注意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方面进行回答。(4)特别注意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点材料(策略性知识)。掌握这些程序性知识,有赖于教师根据典型试题多设计变式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在此理论指导下科学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提升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一、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现代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在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和整体观念。毛泽东说过:“懂得了全局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nnq671bf638ccg96mxg8n6j4879hw00bz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