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堂指导)新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3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古诗两首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伴着乌啼、钟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的秋江夜泊图。“愁眠”是《枫桥夜泊》的诗眼,因为“愁眠”,诗人才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感受到霜气满天,听到乌啼、钟声。月落后,天地之间一片昏暗,江边枫树影影绰绰,江中渔火星星点点,霜气袭人、乌啼凄厉,景中无不带着诗人的愁思。诗人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或许,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才能与诗人相伴。

1.学会本课生字,并且理解“坐”和“泊”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反复吟诵古诗,读懂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截然不同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3.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古诗,读懂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截然不同的情感。 【难点】

1

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山行》从写作的技巧来看,全诗四句,以第四句为重点,前三句都从不同角度为突出第四句起着唤起、烘托、铺垫的作用。第一句中的“寒”字是唤起第四句“霜叶”的铺垫;第二句的“白云”是从色彩对比的角度来反衬第四句的“霜叶”的红艳;更为有力的铺垫是第三句的“停车”和由此突显的“爱”字,及随后出现的“枫林晚”中的那个“晚”字。停车何故?是出于对“枫林晚”的“爱”;“枫林晚”何以这样可爱?是因为,在夕阳之中,满山遍野的枫林红得快要燃烧起来了,这色彩的艳丽,这场面的壮观绝非春花能比。说到此处,全诗的重点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能千古传诵也就不奇怪了。

《枫桥夜泊》这首诗就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枫桥夜泊”图。首先是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远景和近景。残月、山寺、霜天,这是远景。江枫、渔火、客船,这是近景。其次是运用了“设色”之法:霜天的透明,渔火的鲜艳,二者交相辉映,从而营造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再次是诗句调动了听觉效果,使本来就已经成画的意境更富生机,特别是远处传来的钟声,不但把近景、远景联系到了一起,交织成章,而且这穿透夜空传到客船上的钟声,也使整个诗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

【教师准备】

1.查找描写张继作诗的背景的小故事,制作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学生准备】

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2课时

课时

2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描写的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3.初步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

【重点】

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难点】

学习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

方法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在预习过关课上,已经把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山行)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师:你觉得秋天什么最美? (1)小组交流。

(2)可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秋天里的景色;也可以吟诵我们学习过的关于秋天的诗句;同时我们还可以放声歌唱,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师:这绚丽的秋天,正是登山的好季节。我们不妨跟着作者一起到山中去走一走,感受秋天的美吧!

师:简介作者。杜牧,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豪放,以七绝最为突出。主要作品:《江南春》《清明》《山行》等。

[设计意图] 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感悟,朗读时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方法二

3

1.创设情境,揭题入诗。

2.(课件配乐)深秋的一天,晚唐诗人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一路上,白云、枫林、寒山、石径……目不暇接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难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板书诗题。 3.读题,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4.诗人在山上行走时,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师范读古诗。

[设计意图] 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感悟。朗读时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练说时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以及课外活动经历等资源,鼓励他们用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一、整体感知古诗

1.逐句默读古诗,思考每句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不理解的词句用问号标出。

2.小组合作学习,由同学们说一说每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

师: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处处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秋景图。在诗人杜牧眼中这又是怎样的秋景图?分别寄托着他的什么情感?让我们再读古诗,品味诗中的秋意。

3.汇报一下,哪些是你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预设:学生交流汇报,重点理解“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坐、枫林晚、霜叶、红于”,学生根据自学先自由地说一说。

生:对“寒山、石径”的理解:深秋时节,草木枯萎,山上光秃秃的,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所以称“寒山”。径:小路。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4

生:我们见到的山路都是什么样的?诗中用“斜”字修饰它。把这个字放在诗句中理解,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石径,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帮助理解。) 生:“白云生处”。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这“人家”该在什么地方?

生:体会诗人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树林,以至天色已晚,还是停车观赏,留恋不舍。

生:在杜牧眼里,经霜打过之后的枫树林越发显得火红,五颜六色的春花也比不上那似火的霜叶。(用图片体会,在诗人眼里多姿多彩的春花也比不上那似火的霜叶,来理解“红于”的意思。) 二、读懂古诗,感知诗意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这首诗,谁来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1.学生自由地练习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调整说话的顺序。 1.自己先组织语言,自由练习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吗? 1.学生自由练习读。 2.指名读。

三、激发想象,展现画面

师:在傍晚夕阳的映衬下,那枫树林越发显得火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山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迷人的景色。

师:想象一下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1.小组交流。

2.指名说一说。(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师:这些景色我们都没有亲眼见过,但可以通过这首诗去想象,现在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小组内自由练习。 2.小组汇报。

5

(课堂指导)新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3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3古诗两首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nn3z402dq9ersa9pruq6ksx797jp100wn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