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
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
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一、 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美食吗?喜欢吃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道名气超级霸气的美食,它的名字叫做千人糕。 板书课题《千人糕》,生齐读课题。 2. 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或者想知道些什么吗?
(为什么叫做“千人糕”?长什么样的?好吃吗?是由一千个人做的吗?……)
二、 教授新课
1、 2、
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能否解决刚刚的疑问。
读完,请同学回答:千人糕是由一千个人完成的吗?(不是) 什么是千人糕? 3、
听到爸爸说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呀?(一定特别大,比桌子还要大吧)
同学们有吃过比桌子还大的糕饼吗?千人糕真的比桌子还大吗?(不是) 4、
那千人糕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吃起来的味道呢? 齐读第五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5、
这平常吃的米糕是怎么做成的呢? (把大米磨成粉,还加了糖)
就是这么简单吗?(不是) 6、
米糕究竟怎么做成的呢?我们请同学来扮演爸爸和孩子,读读6—9段,老师念旁白,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米糕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7、
组间自由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
1组:大米怎么来的?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板书:稻子,种子、农具、肥料、水……)
2组:糖是怎么来的? (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3组:熬糖需要什么工具?(工具、火)
4组: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包装、送货、销售) 8、
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 看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9、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衣服,文具……)
三、总结
1、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2、齐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