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复习
? 选择题20分名词 解释及简答24分 综合应用题 45分 论述11分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由人、计算机、通信设备组成的人机系统,它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及科技背景下,使组织内的各层人员能利用它来有效处理业务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提供决策服务,帮助组织规划目标。
2. 管理信息系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 理解TPS, DSS
TPS: 在数据(信息)发生处将它们记录下来,通过OLTP产生新的信息,将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供其他信息系统使用,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并保证其正确性。DSS: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具有只能作用的决策活动的人机系统。
4. MIS的物理结构有哪些,理解B/S,C/S,理解SOA架构,理解云服务模式,区分几
种架构之间的区别
MIS的物理结构:集中式系统、分布式系统。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F/S:文件/服务器模式。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服务的集合。服务间彼此通信,这种通信可能是简单的数据传送,也可能是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协调进行某些活动。服务间需要某些方法进行连接。云服务的优势:用最廉价的服务器代替加个安规的高性能服务器,处理能力的扩展通过扩展服务节点实现,具有高可扩展性,充分利用渐渐潜能,延长硬件复役周期,按需扩张,不必一次投资。
5. 信息的定义,信息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信息:是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加工处理,又可以得到新的数据,新数据经过解释玩玩可以得到新的信息,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一个系统来说,输入的是数据,输出的是信息,但该信息对另一个系统可能就是数据。信息的层次性决定了底层信息对高层信息来说是数据。
6. 理解信息的各属性(事实性。等级性。 不完全性。滞后性。可压缩)
压缩性、事实性、共享性、扩散性、滞后性、等级性、不完全性、转换性。 7. 理解信息价值的两种衡量方法
衡量方法:信息外延价值,信息的维度。
8. 信息生命周期分为哪些阶段(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维护)信息生命周
期: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输出,人机交互。
9. 系统定义,理解系统的各主要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一些部件为 某些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目标、部件、联结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因素。三要素:系统的部件及结构、系统的环境及其边界、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第二章 系统建设概论
1. 信息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具体内容。
信息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阶段: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实施和信息系统的维护和评价。
2. 理解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优缺点
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优缺点:优: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严格地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严格的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的工作都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缺: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落后,只是开发周期长,易发生变化。
3. 理解面向对象开发(OO)方法 OO:面向对象开发:?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现实世界由对象组成;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属性反映对象的状态,方法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操作。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对象抽象为类(class),类之间可以继承;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消息传递来实现。步骤: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设计问题、程序实现。
4. 理解面向对象分析(OOA)方法的基本步骤
OOA: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建立在对客观对象运行状态的信息模拟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基础之上。步骤:确定对象和类、确定属性、确定方法、确定类之间的关系、确定主题
5. 理解原型法基本含义 及其优缺点 原型法:在未完全定义好全局需求前,先实现一个原型,然后不断修改,直至满足要求。 。优点:开发效率高;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降低系统风险;与用户交流直观;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缺点: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
6.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开发方式及其优缺点 7. 理解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复杂性、社会性)
第三章 信息系统规划
1.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2. 理解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理解BSP法进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关键工作步骤,
BSP方法的目标
BSP:企业系统规划法:一种作为内部系统开发的方法,他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指定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一种方法。步骤:定义管理目标、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结构。
3. 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含义及其内容 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根据确定的问题,通过分析新系统需要的信息技术、可能发生的投资与费用、产生的效益,确定将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可能性。内
容: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管理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报告。
4. 理解信息系统调查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调查的基本内容:系统初步调查: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信息收集的方法、调查结论及工作结果。系统详细调查:详细调查的内容、详细调查的方法、调查材料的整理。
第四章 BPR
1. 理解“IT黑洞”及其成因
It黑洞:预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与企业会提高经济效益,其实不然。 2. BPR的含义及其基本实施步骤
BPR: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业务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反面业绩的戏剧性改善。步骤:前期准备、流程识别、流程设计、重组组织机构,转换。
3. BPR具体案例
第五章 系统分析
1. 理解系统分析的含义,系统分析的结果是什么
系统分析:从系统的现状出发,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案,以供决策者进行选择。结果:可行性分析报告
2.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3. 数据字典的绘制
4. 逻辑处理表达工具(判定树、判定表)
第六章 系统设计
1. 简述系统设计的主要含义以及其主要工作(概要设计以及详细设计的具体内容) 系统设计: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确定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及解决了系统的“做什么”问
题。主要工作:根据系统分析说明它确定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概要设计:划分子系统(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模块结构图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等。详细设计: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详细设计是要确定每个模块内部的详细执行过程。包括:数据存储结构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其它设计。
2. 信息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准则,高内聚、低耦合
信息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准则: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尽量小、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冗余较小——模块化设计,高内聚、低耦合。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层次化结构设计。
3. 系统软件功能结构图的绘制
4. E-R图及系统数据存储设计具体案例 5. 理解代码设计具体案例
第七八章 系统实施以及系统维护
1. 理解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的准则(目标) 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的准则:能正确实现程序说明书所规定的各项功能外,还需具有可读性,可维护性,可靠性,效率。
2. 理解模块调试的一般方法
模块调试的一般方法:先采用白盒测试法(针对单元内部的工作),尽可能达到穷尽测试,然后再用黑盒测试法(测试外部特性),使之对任何合理和不合理的输入鉴别和响应。
3. 理解系统维护的基本类型。
系统维护的基本类型:改正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4. 系统切换的几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5. 系统测试(调试)的一般步骤(过程)
系统测试(调试)的一般步骤:模块测试、联合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
选择题示例
? ? ? ? ? ? ? ? ? ? ? ?
信息处理过程的第一步是
可行性分析是信息系统规划阶段的重要工作,其主要内容 决策支持系统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是 数据信息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最佳衡量方法 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阶段应产生的文档 网上银行系统的一般系统架构模式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的方式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又称为*模型 在系统设计中使用U/C矩阵方法的主要目的 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的主要工作分别是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执行的工作 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程序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