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
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
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2.观察法
答: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学生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四、简答
1.怎么理解\科学学习以探究为主要方式\分)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5分)
答: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3.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6分)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与讨论 五、综合
1.按月相变化填写月相图形、名称、特点,完成下表 13分 时间 名称 月相图形 初1 新月 整晚不可见 2-7 娥眉月
8 上弦月 出现在西半天空,上半夜傍晚至午夜可见 9-14 凸月
15 满月 一轮明月整夜可见,傍晚至凌晨五六点,出现在上中天。 16-23 凸月
23 下弦月 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24-30 残月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2.解释下列六种自然现象(云、雪、雨、雾、露、霜) 6分 云、雨、雪、雾、露、霜
云: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汽化),升到高空与寒冷空气接触,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凝华),形成云。
雨:当温度下降,而又有凝聚核心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为雨,一滴雨点要比云中的小水滴大上几千倍,
小水滴一定要在它的体积增加到很大的时候才会落下来。
雪:如果下落的环境温度在0℃以下,水在空气中就可能形成雪(凝固)。
水汽凝华而成的微小晶体叫水晶,当水晶在大气随气流上下翻腾,聚集起来变得足够大时,就形成雪花在地面飘落。
雪花的大小取决天气温度,温度越低,形成的雪花越小。由于构成雪片的结晶能反射光,因此雪呈白色。
雾:当过冷的水滴碰撞在冰晶(或雪花)上,则成霰。
冰雹:霰在积雨云中随着气流多次升降,不断与雪花、小水滴等合并,形成透明层和不透明层交替的冰块,落到地面就是冰雹。
*-
露:地面上的空气中含有肉眼看不到的蒸汽,当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夏季植物上的水珠)。
霜:如果地表气温降到0℃以下时,则水汽直接凝结成固态(凝华),就是霜(冬季早晨路旁干草上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3.甲乙分别有一个生态瓶,乙发现甲的生态瓶中的植物比自己的存活时间要长,于是提出猜想:生态瓶中有无动物是影响其中植物存活时间的原因,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的猜想是否正确。 13分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控制变量 实验步骤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考查
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程志红
一、选择与填空(将最合适的一个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 1.要想把树皮图案弄到纸上去,一般采用
方法。
A、画图 B、拓印 C、将树皮撕下来做成标本 2.下列植物不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水花生 B、车前草 C、浮萍
A、会繁殖 B、会死亡 C、会运动
3.下列不属于人类、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的是4.蜗牛的触角有
对。A、1对 B、2对 C、3对
材料。A、金属 B、塑料 C、玻璃
5.电视机、空调、电风扇都使用了 6.水的特点有
A、有味道 B、无固定形状 C、白色
性质。A、电 B、较硬 C、防水
7.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雨衣利用了塑料的 8.下面那种材料不是天然材料 9.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 10.下列几种材料,那种材料易沉入水中 11.我们可以用什么
A、木头 B、皮革 C、陶瓷
的方法比较物体。A、眼睛看 B、嘴巴尝 C、鼻子闻
A、纸片 B、塑料片 C、陶瓷片
工具准确测量水有量多少。 A、量筒 B、皮尺 C、天平秤
A、没有重量 B、流动的 C、占据空间
12.有关空气的性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13. 14. 15.
是什么标志。 A、转圈 B、循环利用 C、保护环境 喝完了的饮料瓶,我们应该A、丢在地上 B、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 C、用来装水喝 下列那种物体利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性质。A、热水瓶 B、文具盒 C、皮球
二、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空气是一种会流动的、无固定形状的气体。…………… ( 2.液体的多少可以用毫升、升来表示。………………… ( 3.蜗牛爬过的地方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 4.液体都是会流动,它流动的快慢与液体的黏度有关。……( 5.蜗牛背上的螺纹都是朝一个方向旋转的。……………… ( 6.木材、棉花、皮革,黏土都是人工材料。……………… ( 7.用木材做船是利用了木材防水的特点制成的。……………( 8.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所以他们都属于生物。…( 9.饲养蜗牛时,我们要将蜗牛放在水里养。……………… ( 10.鱼是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的。………………………………( 11.水比油重比空气轻。…………………………………………( 12.在观察小动物后我们可以把它踩死。………………………( 13.木片、纸片、布片它们的吸水能力是不一样的。…………( 三、连线与填图
1.请你在下图中标出树叶各部分的结构。
) ) ) ) ) ) ) ) ) ) ) ) ) *-
2.常见小动物的特点
蜗牛 用“信息素交流” 蚯蚓 身上有鳞 蚂蚁 用腹足爬行 金鱼 身体上面有环节 3.关于空气我们知道的知识真不少(联系这学期学习过的知识完成气泡图)
四、我来探究
1.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