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

——读罗克摩尔的《黑格尔:之前和之后》

今年是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纪念年,黑格尔哲学再次成为显学,纪念黑格尔的文章无数。回顾西方思想史,有两次哲学高峰,一次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缔造的,另一次则是由康德和黑格尔缔造的,作为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黑格尔曾经代表了德国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而在中国,黑格尔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驱而备受推崇。不过,时代不同,很多人对于黑格尔已经十分陌生,包括我。幸好我有一位对黑格尔有深入研究的室友,他成了我的黑格尔哲学引路人,而我之所以会看罗克摩尔的这本《黑格尔:之前和之后——黑格尔思想历史导论》,也是因为此书译者柯小刚常常被他所提起。

这是一本法文著作的翻译,英译者汤姆〃罗克摩尔(Tom Rockmore)是美国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原作者不详,可能中译者误以为作者是罗克摩尔。这是一本通俗读物,不是为专业人士所写,它只是“提供一条简单的但是绝非简单化的走进黑格尔的道路”,(汤姆〃罗克摩尔.2005,p.V)

在新版前言中,罗克摩尔认为,黑格尔是一个历史主义思想家,要解读黑格尔,就必须坚决贯彻历史主义的方法,而这本书的书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pp.V-VI)因而,黑格尔被放在德国观念论(idealism,旧译唯心主义,在日常用语中也翻译为理想主义)和唯

意志主义、马克思主义中间,成了思想史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这对于我们这些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教育的人来说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于罗克摩尔来说,这点却是需要特别的说明。解读黑格尔的这些著作,原作者也认为我们必须“掌握它的极端的历史特性”,(p.67)思想与情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真理与历史究竟有没有关系,原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从古希腊就开始有不同的见解,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流,无物常住”,而巴门尼德则主张“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两者各执一端,前者认为真理是历史的,后者认为真理是超越历史的。在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史中,巴门尼德的路线占据主流,他影响了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不过,黑格尔却要回到赫拉克利特,当然,黑格尔不是要走相对主义的路线,也不是怀疑论,而仅仅是把“怀疑论臵于知识的过程之中作为通往知识之途的一个环节”。(p.79)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重视“体系”一词。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使用过这个词。(p.17)在近代,笛卡尔则通过“我思故我自”的“阿基米德点”建立起理性主义哲学体系,这种体系的特点就是以几何学为范型(p.19),意欲构造出一种科学系统。笛卡尔认为,哲学的基础原理必须是清楚的、明证的,其他原理将从基础原理中演绎出来,这样构成了哲学体系。这一观点深深地影响着后人。(Descartes.1985,pp.179-180)

德国古典哲学或德国观念论的鼻祖康德首先创造了批判哲学的体系,“把实在论(realism,在日常用语中也翻译为现实主义)和观

念论融会到一起”。(汤姆〃罗克摩尔.2005,p.4)对于康德来说,体系就是“在一个单一观念之下的知识的不同部分的统一”,(p.22)康德认识论体系是通过理性自身的批判,并“以理性自身为中介来先天地构造”(p.24)出来的。不过,康德之后的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并不完整,甚至不能称之为体系。(p.27)当今哲学谈论中,还有人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包含科学体系,而主要关心的是它的方法”。(约瑟夫?科克尔曼斯.1996,p.53)

第一个试图弥补这种缺陷的是莱因荷尔德,他试图弥补批判哲学没有可靠基础的缺陷,“通过作为全部表象统一基础的纯粹先验的表象能力来确立哲学知识的最终基础”。(李文堂.2002,p.17)不过,这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因为莱因荷尔德遵循的是传统的沃尔夫的体系概念,这种体系概念从笛卡尔一直流传下来,“即把体系的概念和基础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汤姆〃罗克摩尔.2005,p.29)这种观点把哲学当成一种建筑术,需要地基。

费希特是康德之后又一位大哲学家,他试图越出笛卡尔主义的框架,建构一种没有任何基础的体系哲学(p.41),他要完成康德为完成的批判哲学的革命。(p.43)他“使得哲学成为基于假设的”体系(p.51),这与笛卡尔坚持哲学要建立在确定性基础上的那种理念是不同的,这样,循环性就成为无基础的体系的特点(p.53),因而所谓体系就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的第一原理就是“自我设定自己本身”,(张志伟.2002,p.587),由第一原理再推出其他两个基本原理。

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史前史简述,该轮到黑格尔出场了,时势造英

雄,黑格尔最好的出场白是:“伟大的人物迫使他人理解他”。(汤姆〃罗克摩尔.2005,p.55)黑格尔是另一位哲学家谢林和大诗人在神学院的同学,尽管黑格尔比谢林大5岁,却天资不高,当了谢林的助手。不过,大器晚成的黑格尔最终还是超过了谢林,成为当时哲学界的一号人物。

奇怪的是,该书缺印了从第71-102页的部分,我们只能从黑格尔的《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的一部分谈起。在此文中,黑格尔阐述了他对思辨的理解,即超越二分法,“重建同一性的倾向”,只有“导向同一性的思辨的思想体系”才能是一种观念论。而费希特则正确地理解了康德哲学的这种思辨原则,但是费希特并没有忠实于这种同一性,他的系统只保持理论上的统一,但在实践中仍然是二分法的,这仅仅是主观的统一而非客观的统一,这是费希特体系的缺陷。(pp.104-106)

这本书也谈到了谢林,谢林实现了费希特体系从主观的统一到客观统一的转变,形成了自己的自然哲学,后来黑格尔也走了这样一条路线。

黑格尔的第一本书是《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法文作者认为这是“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论著”。(p.120)这本书的书名就够让人费解了,精神,德语是Geist,没有英文对应词,一般翻译为spirit或mind。(p.126)与康德哲学的纯粹理性概念不同,黑格尔的精神是非纯粹的,具有“情境性”、历史性的。(p.126)而黑格尔的“现象学”一词,则让人想起了当代哲学中的现象学流派,这个学

派由胡塞尔所开创。[关于《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的联系,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做了深入的分析。(张世英.2007)]不过,“根据黑格尔,现象学无非是意识经验的科学”。(汤姆〃罗克摩尔.2005,p.131)认识是从意识开始的,“知识的限度也就是意识的限度”(p.133),超越了这个限度即不可知,如同康德所谓的“超验”的对象。

这里法文作者还谈到了黑格尔与弗洛伊德的关系,他认为弗洛伊德分享了黑格尔的一个信念,即“我们只能知道我么所意识到的东西”(p.134)。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正是要带领患者从潜意识中走出来,使他们直面童年的那些不愉快或者不符合伦理的记忆,即“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之类的东西,而不是让这些情结继续发挥潜在的作用而让我们意识不到。另外,关于意识的思想也被萨特所分享,因为萨特认定黑格尔的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p.143),即符合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展开了他的知识之路,开端即是我们日常的自然意识,即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p.135)知识之路是曲折的,分阶段前进的,越来越抽象的,从意识(里头再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三个阶段)开始,到自然意识,再到理性(里头再分为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四个阶段),最终目标是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即绝对知识。“当我们所设想的对象与我们在经验中所认识的对象相一致的时候,过程就中止了”,(p.139)在知识之路的末端,我们在意识之内获得了“规定的同一性”,即真理。(p.141)其中,从理性进展到精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因为我们从“主观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读罗克摩尔的《黑格尔:之前和之后》今年是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纪念年,黑格尔哲学再次成为显学,纪念黑格尔的文章无数。回顾西方思想史,有两次哲学高峰,一次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缔造的,另一次则是由康德和黑格尔缔造的,作为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黑格尔曾经代表了德国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而在中国,黑格尔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nc2q1y81z207lr1bae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