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国幼儿美术教育
教学要点:发达国家的幼儿美术教育优秀理念,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外国美术教育发展状况 二、国外儿童的艺术成长氛围 (一)成人对儿童艺术作品的关注 (二)教育者注重对视觉艺术的培养 (三)教育者注重儿童艺术情感的创作方式 三、发达国家的幼儿美术教育优秀理念 (一)教学过程是想象力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是激发兴趣的过程 四、中外早期教育的差异
教学重点:学习外国幼儿美术教育优秀理念
教学难点:找出中、外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异同点并加以分析 教学建议:
1、结合实际分析外国幼儿美术教育对你的美术教学有什么启示? 2 、如何吸收外来优秀的幼儿美术教育经验?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基础理论、实践探索、他山之石、拓展阅读、专家侃点、在线交流、案例分析、作品欣赏 。
第一节 外国美术教育发展状况
http://gz.fjedu.gov.cn/mei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68 外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包含着实践与理论认识两部分,作为人类美术教育史的一份宝贵财富,其理论认识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对美术教育发表理论认识的人,多为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理论认识丰富和深化了美术教育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西方美术教育较为显化的时代,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被后人称为“自由育”或“完全教育”。这是一种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理想式教育。美育,在当时称为缪斯教育,是以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美术、音乐和诗歌的女神命名的。古希腊雕塑、绘画和建筑艺术的兴盛繁荣与这种教育的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一般学校并不将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专才的教育。儿童在7至14岁时就可进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为阅读、书法、算术和图画。
(二)古罗马时期人们对美术教育的态度与古希腊人大致相仿。著名哲学家盖伦在言及绘画与雕塑时就对其所具有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性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想利用它们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棘手于它们具有体力活动的性质。因此,他含糊其辞地说:“如果人们愿意,人们也可以将它看作自由学科。”
(三)中世纪的美术教育。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教育重视培养人的素质,陶冶人的精神不同,中世纪的美术教育几乎只是一种纯技艺性的工匠教育。当时的画家除了以个人身份服务于公侯外,其余均需加入同业公会,而且只有被公会证明为较优秀的画师才能开业授徒,雇佣流动工匠。学徒们在画坊从师学艺,目的仅仅是为了掌握某种技巧,以谋生路,学习的方式极为偏隘和机械。
(四)文艺复兴时期,单纯的画坊学习已不适合时代要求,为了弥补画坊训练之不足,人们开始采用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如临摹名家作品和画模特。
阿尔伯蒂、达·芬奇、丢勒这些全才式的杰出美术家,不但使美术的地位得以极大提高,而且赋予美术智力性和科学性,为美术教育开拓了新的境界。阿尔伯蒂、达·芬奇等对解剖、透视和明暗造型知识的卓越研究,为美术教育的飞跃性发展奠定了技法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基础。
文艺复兴不仅提高了美术家的地位,导致了专业美术教育的新形式——美术学院的出现,也使人们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重新承续了在中世纪中断了的全面教育的思想传统,主张在学校通过美育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育论》中阐述的教育思想,为普通美术教育的开展作了铺垫。夸美纽斯在大学时代就钻研了古代思想家和人文主义者的著作,深得其精髓。他主张对学生实施一种“周全的
教育”,即从道德、知识、身体和艺术等方面去发展学生。他要求通过艺术教育,发展人的首创精神,培养其艺术才能。对美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他十分推崇,认为美术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能诱发他们内在动因进行主动的学习,以绘画这种直观的方法作为教育手段,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一切儿童都有一种要画图画的天生欲望,这种练习就可以给他们欢乐,他们的想象就可以从这种感觉的双重动作得到激发。”对美术学习,他提出应当从实践中学习,要从雕刻去学习雕刻,从画图去学习画图。他主张艺术要摹仿自然,要获得摹仿能力,教学就必须循序渐进。此外,夸美纽斯还最早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提“泛智论”,设计了学校教育体系并拟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创立了班级上课制,并相应制定了学期、学年和假期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不仅开启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新纪元,而且为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时空框架。
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他指出:“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以后的一些美术教育思想和流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18世纪初,欧洲的一些新式学校开始将美术课列入课程表中,到19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以及俄国普遍在普通学校设置了图画课程。东方的日本则在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大量输入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1872年8月日本文部省正式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新学制,规定图画为小学14门必修课程之一。
在工业革命以前,“艺术”与“技术”是一种统一的存在,工业革命后,由于大量的生产机器的介入,最终使“艺术”与“技术”一分为二。“艺术”只为精神而存在,与人的实际生活不相干,高于象牙塔之中;“技术”则只是推进工业发展的手段,难入“艺术”的门庭。包豪斯的学者们洞悉了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将艺术手工业的艺术性与机械生产的机能性相结合。他们创设了工业设计系统,完成了“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包豪斯教育将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纳入自己的范围。然而其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将现代美术诸流派的基本原理编成体系,促使了“视觉语言”以及
造型语法的产生,形成了20世纪人类共同的视觉国际语言,包豪斯的教育观念和造型理论对普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从30年代初起,德国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给美国的中学美术教育输入了新的血液。一些来自包豪斯的教师带来的观念对美术教学课程计划的影响日渐增强。这些影响包括对艺术中技术因素的兴趣、对设计元素的关心、对材料的实验态度,并促进人们越来越关心对艺术的多种感觉方式,激发人们将审美态度与环境相结合。其具体结果是摄影术和照片的运用增多,材料的运用更广泛,而且建筑也被接受为美术教学计划的一个固定内容。
(七)19世纪初,科学心理学逐渐成熟,其对神经系统和感官生理心理现象的研究成果,被引入美术教育领域。19世纪末,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出现了儿童研究的热潮,许多研究成果也相继问世,如1887年意大利的里奇出版了《儿童的美术》;1885年法国的儿童心理学者贝雷出版了《美术与诗》,强调幼儿期美术活动的重要性;1895年英国心理学家沙利出版了《幼儿期的研究》;法国学者柳克于1913年和1927年相继出版了《某一个儿童的描绘》与《儿童的绘画》两本儿童美术教育名著;1955年美国学者诺达费时20余年完成了对200余张儿童绘画的分析,出版了《儿童画的发展过程》。在这场儿童研究运动中,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儿童绘画作品中造型和色彩的特点,来研究儿童的成长过程和心理特点,揭示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其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甚至用来解释人类艺术发生学的问题以及现代美术所表现出的种种特征。
(八)当今世界,美术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在普通学校中所具有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具有美育和智育等一般教育学意义的美术教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美术课的地位迅速提高,基本课时数得以保障并有增加的趋势,如日本从小学到高二的美术课均为每周2课时。法国国民议会于1987年12月17日投票通过了《艺术教育法》,其中规定美术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小学每周1课时,初中为2课时,高中为定向培养,重理科者选修美术,重文科者必修美术。同时,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的发展中国家,美术教育也普遍受到重视。
现代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也逐渐发展,趋向多样化。比如,美国中小学的美术课就已不单纯是绘画训练,而包括了雕塑、陶瓷、编织、金属工艺、摄影、美术史、美术批评等教学内容。
第二节 国外儿童的艺术成长氛围
一、 成人对儿童艺术作品的关注
对儿童作品的分析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透视儿童心灵的一种手段,从中了解儿童对什么感兴趣,知道些什么,是怎么想的,人们对儿童艺术进行研究,把它看作是儿童情感生活或个性发展的表达方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的学者利用儿童素描和油画方式上的明显变化,把它们作为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基础。最近,国外研究人员研究:儿童以什么样的方式理解艺术?艺术家怎样创作艺术?艺术作品是如何判断、估价的?
1、特别小的幼儿,甚至在2岁前喜欢用各种可以获得的方式进行印记制作,这种有节奏的肌肉运动体验,加上儿童可以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增强了儿童绘画的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活动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时他们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了。
2、儿童发展了个人的符号系统后,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尽管他们表达的大部分内容对他人来讲仍不易理解。的确,二、三岁的儿童还不会像成人那样理解艺术,他们并不关心艺术品的制作,而是经常就一个绘画概念直接进行素描或油画,但在随后的图像中又可能转而表示出第二个或第三个概念。他们在画素描、油画或泥塑时经常会自言自语或唱歌。
3、儿童长大了,到了上学前或幼儿园的年龄,他们的艺术作品更容易辨认了,也比较容易解释了,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技能增加后,他们可以解释自己所画的图像,说明自己的兴趣和目的。儿童创造符号能力的发展,扩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些符号表示人、动物和事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于是增加了有知识的成人对儿童艺术作品意义理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