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的远方——江苏省启东市推进课程再造之实践
作者:俞蔚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第19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中小学校,影响了课堂内外,成为有国家责任感、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中小学校的办学定位。同时,它引领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放眼教育的远方,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融为一体,激发共生共进的动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主题学习”的深度推进
教与学、师与生是教育生活的核心元素,也是课程改造文化生态的关键。为此,江苏省启东市立足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对学理的分析与研究入手,以语文为切入口,提出了“学习依赖阅读,阅读促进学习;语文先行,整体带动”的大阅读理念,整体规划与有序推进主题学习活动课程,促进了师生、学校的发展。
1.多措并举,修筑“主题学习”之路
一是开展全时空师生共读——点亮“主题学习”之路。引领师生广泛阅读,不断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
二是深入开展语文课堂主题学习实践研究——夯实“主题学习”之基。让学生在主题学习中习得方法,提升学力,积淀文化;引导师生积极投入研究性主题学习,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促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历实践;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振教师的研修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是注重“互联网+”时代的资源研发利用——拓宽“主题学习”之路。大力建设网络主题学习平台,做好学习资源的系统提供服务,保证一线教学顺利进行。
2.以“主题”为核心,走创新发展之路
主题学习,是以“主题”为核心,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研讨。
一是在全市中小学积极推进以阅读为引擎的主题学习。分层分级的主题学习有序推进:校长阅读、教师阅读、主题读书会、书香校园建设逐渐成为各学校的自觉行动,亲子阅读、家庭共读、社区家庭一体化阅读活动也都在积极推进。
二是语文主题学习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实际进展。课程整合、课堂转型、阅读增量、阅读评价等主题学习,已取得了宝贵经验,形成了共认原则,为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为促进区域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
三是主题学习网络资源建设已走上了一条本土化的发展之路。主题学习网络的建设不仅让
教师获得了所需资源,促进了教育的优质发展,而且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改变与现代技术的提高。
四是学校课程改革走上了稳健发展之路。师生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屡获大奖,获得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建立了积极的成长发展信念,促进了共建学校品质文化的发展。
3.组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深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2016年,启东市教育局将大洋港小学、天汾小学、东海小学、寅阳小学、向阳小学、陈尚义小学确定为市首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市教研室对“语文主题学习”的基本课型进行了解读,并对教师进行了指导和培训。
“语文主题学习”根据文本特点、教学需要,将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分别分成两种课型。A型课程适用于将教材分成两课时来完成的文本;B型课程适用于把课内教材作为一课时来完成的文本。两种类型的课程都强调变“教教材”为“教课程”,变讲读教学为言语实践,并要求教师精讲,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用于自主阅读“主题学习”材料,通过阅读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逐渐把学生引向了本真语文殿堂。例如,大洋港小学立足“悦读”,让兴趣成为学生打开新世界的金钥匙;立足“会读”,让课堂成为迁移新方法的载体;立足“真读”,让自学成了提升学生新潜能的魔法棒;立足“通读”,让“丛书”成为开启学生新智慧的点金石。
随着“语文主题学习”的逐步开展,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它将多元的态度、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思想融入到学生多元的阅读活动和阅读实践中,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
二、“梦想课程”的区域实践
课程再造是基于生本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关键不在教材,而在于所教内容与程序要切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于让学生主动发展、激扬生命、发掘潜能,在于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
多年来,启东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生活和文化为两大视域,以梦想教材为基本起点,进行科学灵活的“梦想课程”的规划、建构、选择、整合与优化,使课程得到了整体性重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自我以及所处环境的认知;强调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想象,使其认识到生命与世界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探究、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注重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梦想课堂中成长,在课程学习中丰富精神生活。
1.加强梦想团队建设,组建梦想沙龙活动小组
梦想沙龙是梦想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学校联合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教科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和抓手。接下来,启东市将分区域并在城乡接合部组建三至四个梦想沙龙活动小组,统一制订沙龙活动流程和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沙龙主题活动。
梦想沙龙活动小组的组建将打破校际间壁垒,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平台,使教师的社交圈不再只局限于学校内部。该小组将定期举行梦想课堂教研及轮流听评课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一个交流、探讨、反馈的平台。这将打开教师们的思路,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2.成立梦想教师人才库,大力培养二星梦想教师
进一步完善梦想教师的信息采集,成立梦想教师人才库,扩大二星梦想教师队伍,组建一星梦想、二星梦想骨干教师梯队。梦想教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个整体、一种趋向,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如“星星之火”终将成为“燎原之势”。
3.打造梦想课程精品,力求一校一精品
目前,启东市已建成22个梦想中心并顺利启动运行。2018年暑期,全市有130余名教师接受了1.0(一星)梦想教师培训。下一阶段,将定期组织市级梦想课程赛课活动,通过不断地赛课、磨课、研课,打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精品梦想课程,为全国梦想课程优课评比大赛做好准备,从而促进梦想教师快速成长。此外,还将定期组织召开梦想课程推进会和年终总结表彰会,对那些开展得力、成效显著的梦想中心和优秀梦想教师给予表彰。
4.争取更多“走出去”的学习机会,为一线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在真爱梦想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基金会不断地给梦想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如引导力培训、提问力培训、非暴力沟通、二星梦想教师培训、赛课听评课等,从而不断提升梦想教师的综合素质。今后,启东市教育局将加大与基金会的沟通协调力度,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走出去”的培训机会,在激发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在2016和2017两个学年中,启东市以教科研为引擎,通过开展“基准课、典范课、竞赛课”三课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梦想课堂的开展。要求人人讲基准课,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中相互学习,共同磋商,共同进步;借助典范课引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教师参加校、镇、市三级竞赛课的比赛,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上述教科研活动中,教师们践行和追求着梦想课程“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多元、包容,力求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梦想课程的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需求,如“你是谁”“去远方”“野孩子”“绘本剧表演”“理财”等,为师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鲜活的内容。课程设计从学生出发,打破了学科边界,以游戏、活动、心理训练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新的体会,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信、从容、有尊严”地张开激情与梦想的翅膀。
三、课程改造的个性样本
在课程改造的实践中,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开通了很多渠道,搭建了许多平台,探索了众多策略,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启东市大洋港小学在区域推进“主题学习”课程与“梦想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遵循“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成功、让每一位教师感到幸福、让每一位家长觉得自豪”的办学思路,秉承“为每一位孩子高尚、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基,对学生的四十岁负责”的办学理念,立足乡村教育,努力构建“对每一位孩子的人生负责”的理想学校和特色化的“真味”课程体系。从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到学校活动的系列化设计,都在不断改造并丰富着课堂,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使教育充满活力。
1.就地取材,打通教师培训的快车道
一是全员参与课程制订。让教师们自选课程、各展所长,共同展望美好的愿景,成为课程建设的奠基者。
二是创设多个教师培训平台。可以组建沙龙例会、名师讲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