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范畴,而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史应该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而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审美意识分散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同时又集中于若干美学理论著作中,表现为两个系列:形象的系列和范畴的系列。审美意识史=美学史+各门艺术史。

第一篇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

第一章:老子的美学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的发端。

“道”中心范畴,最高范畴,道是原始混沌,道产生万物,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自己运动,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气”,万物之本,道包含气、象,万物都包含阴阳对立面,在气中得到了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包含了有和无,天地万物都是有和无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论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界定了美,区别了美和善,对立了美和丑,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对美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方式。 “味”成为一种美学范畴,提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审美标准,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妙”体现的是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出于自然归于自然,和徼相对,徼意为边界,体现道的规定性和有界限性。徼和妙同属于玄。老子否定美,却并不否定妙。“妙”对后代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严羽“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涤除玄鉴”涤除指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指观照,玄是道,玄鉴就是对于道的观照。涤除玄鉴有两层含义,一是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一是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第二章:孔子的美学

孔子美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孟子、荀子是其思想的继承者,而墨子是其思想的反对者。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对于人的精神影响深刻有力,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休养中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在评论韶乐时的名言,《论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既有形式上的美,又有合道德的内容,才能引起美感,不仅区别了美和善,同时提出了美和善的统一,只有符合“仁”的要求的艺术才具有这种美感。在某种意义上,美和善的统一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文是人的文饰,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的审美标准,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符合礼的规范,才是审美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和”的概念春秋时就已有之,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同就是性质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他的整个美学思想都是强调“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是论文艺的社会作用,也是对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兴,“感发志意”“托物兴辞”,就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这种感发,和欣赏者的想象联想活动不可分,因此和诗歌的审美形象也不可分。观,“观风俗之盛衰”欣赏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观还有一种涵义,观志,就是从诗中看出诗人之志

以及诵诗人之志。群,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情感,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态度。通过这种兴观群怨的分析可以看出,1、孔子看到了艺术欣赏活动的多种因素和内容,并把这多种因素统一起来,在他看来,艺术欣赏活动不单是感性的活动,同时也包含理性的内容,不单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不单是被动接受,也是主动抒发,不单是个人活动,本质上也是社会性活动。王夫之“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2、把兴放在第一位,强调了诗歌对人的精神的感发作用,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就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整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大”,春秋左传中就有记述,孔子使用大的范畴来赞扬尧。大,首先是一种道德范畴,同时又是一种审美范畴,就是客体引起主体的一种敬畏崇拜之情。这个大不同于西方的崇高和中国后来的壮美,根源在于孔子的“天命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带有选择性,自然美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道德观念。孔子似乎认为,人们欣赏自然美所得到的愉悦正是因为在欣赏中包含有这种道德内容。战国、汉代的学者对此进行解释发挥,提出“比德”理论,也就是山水的自然形象的某些特征可以象征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显然,已经涉及了自然美的本质问题。

墨子的墨家学派,是同儒家相对立的学派,他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于“非乐”的主张,统治者喜好音乐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生产活动,使老百姓生活饥寒交迫。同样他也否定文采美饰,他将审美和艺术活动单纯的看为了一种娱乐。 孟子对于人格美的论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也就是性本善这种人格美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他心中人的道德修养分级是“善”可以满足人的欲望——“信”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美”充实,把仁义礼智扩展到人的全方面——“大”人的道德人格光照四方——“圣”就是大而化之,用道德人格化育天下——“神”就是“圣而不可知之” 美感共同性:人有共同的感官,因此有共同的美感,人的心也是相同的,所以人对义理也有相同的爱好,这是他唯心主义观点的一部分。 第三章:《易传》的美学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发挥,两者合起来就是所称《周易》,其中《系辞传》提出“象”这一重要涵义,运用阴阳为核心的辩证法,对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象“象也者像也”肯定《易》象是天地万物形象的模拟、写照、反映;以形象来说明义理;易经中很多爻辞本身就是诗歌,可见,《易》象可以通往审美形象,甚至有一部分已经是审美形象了。 “立象以尽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依靠概念逻辑语言不可能充分表现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易辞认为,立“象”可以尽意,就是说,借助于形象可以充分表达圣人的意念。立象尽意,有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的特点,象是具体的,切近的,显露的,变化多端的,而意则是深远的幽隐的,易辞的话接触到了艺术形象个别表现一般有限表现无限的特点。 “观物取象”:“……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讲明了《易》象的来源,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的过程,还提出了观物的方式,仰观俯察的方式,是中国美学思想上的再现观点的体现。 《易传》认为宇宙万物是不断变化的,是中国辩证法思想的源头之一。“阴阳刚柔”的思想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美的两大类型的统一观,壮美和优美,即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易传》强调“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美和艺术的生命在于发展变化,奠定了中国

古典美学的艺术发展观。《易传》提出“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是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凡是把握了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的就可以说达到了“神”的境界,很多人将“神”当做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易传》提出“修辞立其诚”,文辞必然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要写出好的文辞,必然要有好的品质和感情,引发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观。 “赋比兴”(比,是心之情意在先,多含理性思索,有意为之,借比为物表达在后;兴,是物的触引在前,借由无意的感性直觉,将心的情意感发在后)的范畴是对“象”,甚至说就是对“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的进一步规定,赋比兴三者之间实际上就是诗歌情意与形象之间相互引发相互结合的三种不同关系,也就是讲意和象之间关系的分析概括。 第四章:《管子》四篇与中国美学

《管子》一书由刘向编定,内容包括管仲、战国时代其他思想家、汉代附益之作。主导思想是法家思想,准确说是齐国法家思想,一方面强调法制,另一方面肯定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兼重礼与法。《心术》上下,《白心》、《内业》通称《管子》四篇,提出精气说。 “道”就是“气”,“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道、精、气,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一种“有定的自然”,说明宇宙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人要有气,才能聪明,要使精气不泄,就需要虚空。

“虚一而静”虚就是要排除主观的成见和欲念,也就是无己,静就是保持心的安静、平静,一就是一意专心,只有做到虚一而静,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呈现在你面前,强调虚静,正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要达到把握规律的神化境界,不是靠鬼神,而是靠精气的积聚,为了积聚精气,又需要“思之思之,又重思之”。只有内心虚静,精气才能进到体内,才能在体内安定下来,不虚不静,原有的精气也会散失。虚一而静是对涤除玄鉴的发展。 孟子“养气说”是对精气说的唯心主义改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气不再是物质的精气,而是一种主观精神力量,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主观心理状态。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靠养才能获得,养气的方法是“配义与道”,就是一定要明白仁义之道,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去做人所应该做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养出浩然之气。 第五章:庄子的美学

天地的大美就是道,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为了实现对道的观照,观照者要做到心中无己,只有圣人、神人、至人才能游于道,因为“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人要想游心于道,必须经历一个修养过程,才能达到对道的关照。第一步是“外天下”,即排除对世事的思虑,第二步是“外物”,即抛弃功名利禄各种得失,第三步是“外生”,即把生死置之度外,达到外生,人就会“朝彻”也就是能使自己的心境如初升太阳一般清明洞彻,就能达到对道的观照。“外天下”“外物”“外生”就是“无己”“无功”“无名”,庄子称这种精神状态为“心斋”又称“坐忘”,也就是要有空虚的心境,最核心的就是要人们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关系,“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种境界是至乐至美的,是绝对自由的,庄子称之为“游”。这一观点带有宿命论色彩,但是就审美价值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庄子的自由是一种审美心胸,审美心胸并不等于审美创造,在这里,庄子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本身是宿命的,但是庄子通过它的寓言故事提出人们在劳动创造的实践中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就是审美的境界,是十分重要的。 “得意而忘言”

在庄子看来,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而现象界的美和丑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厉与西施,道通为一”既然美丑、大小等等都是相对的,那么一切就是没有差别的,这就走向了相对主义,同时美和丑失去了客观的标准,成为了美学上的主观主义。这一观点的根本在于,庄子认为不论美丑,事物本质上都是由气构成的,本质上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范畴,而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史应该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而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审美意识分散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同时又集中于若干美学理论著作中,表现为两个系列:形象的系列和范畴的系列。审美意识史=美学史+各门艺术史。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mzmn3hluk34ka295j7z7yqpo85slb00d2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