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A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用多媒体显示二战后留下的垃圾和废墟。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2.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经历过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探究: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 原有的经济理论已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西方国家所青睐,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黄金时期

表现: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 (2)利用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

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 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原因:(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 出现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过渡: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

3.混合经济

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合作探究:伟人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教师总结如下:

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1997年金融危机、美2001年经济衰退)。

过渡: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

二、建立“福利国家”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和概况? 1.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 2.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 3.概况 (1)过程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80年代

(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

(3)社会福利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过渡:福利国家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问题探究: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兴起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链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舟6号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 2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新经济”的出现

问题探究: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表现:①10年的高速增长。②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消失,失业率降到最低,市场繁荣。

(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本质

①特点:a. 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 b. 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c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②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本课小结

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地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是,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教材问题解答提示

学思之窗

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解题关键:“梯子”与“安全网”的关系。 思路引领:“福利国家”的作用。

答案提示:“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是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解题关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思路引领: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各阶层关系的变化。

答案提示: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特别在北欧地区,福利制度至为完善。第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四,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高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学习延伸 根据你的观察,谈谈我国近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你认为哪些行业成就比较突出?哪些行业还相对落后?

解题关键:了解第三产业的概念。

思路引领:从第三产业包括的领域出发,比较分析。

答案提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中国的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不断便利人们的生活。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别比较大,建议教师根据当地的情况分析具体哪些行业突出或者落后。 课堂作业

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不包括(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经济“滞胀”的局面周期性出现 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D.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2.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时期是在( ) A.3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后期 3.“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特点是( ) ①美国与西欧、日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贯穿始终 ②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③国家政权成为资本私有制的保护者

④国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C.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因而前景广阔

D.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5.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②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③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 ④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C 5. A

教案 B

教材分析

本课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节,它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即表现为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子目所讲述的内容,其出现的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

本课的灵魂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变、新”,概括为经济政策的新调整、社会政策的新变化、经济运行机制新变化,以此带动全课,引用较多贴近现实、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图片,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福利国家宣传画、漫画和新闻照片、微软的广告片等素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2. 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

3. 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4

1.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相关史料,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及新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教学难点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

出示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图片,介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开始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提问: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2.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内容,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原因: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运用,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核心:国家干预经济。

运用: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第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 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特点:“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等。

措施: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说明凯恩斯主义受到了挑战);②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小结: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

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 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

教材中提到的“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要特别向学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二)建立“福利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A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mfuz4u3a98mqar1rud16ehs64cxfu0122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