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谈
得胜镇宋观学校 肖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课堂的一种良好的学习形式,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抓住了生本课堂的精髓!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以下积极的探索:
一、异质分组,促进互动
所谓异质分组,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特长、学习态度与性格、性别等因素,将他们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待进步生,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合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最常用的就是4人小组。分别从纵横两个维度安排:纵向方面,每组都含有三个层次的学生,方便他们取长补短;横向方面,可以清晰的看出各小组成员是根据班级学生大致存在的差异而进行均衡分配。
这样的合作学习分组,虽然组内成员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但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比赛时,各层次的成员都能在其他组中找到相对应的竞争对手,有足浴在教学中采取竞争的方法促进其发展,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二、角色分配,各司其职
小组组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明白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老师可以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
组长:由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负责督促组员完成任务,协调组内外关系,组织组内的总结和评价。
记录员:由作文水平高、文笔优美者的同学担任。负责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 汇报员:由胆子大些、语言组织能力强、表达条理清晰的同学担任。负责小组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出总结性发言,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
观察员:由严于律已、认真细致的同学担任。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提醒小组成员讨论时控制音量。
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三、授予技巧 ,鼓励参与
合作学习是否成功,除了与明确的分工有关,还跟组员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确保合作学习有序且有效呢?我们的办法就是订立“合作公约”。
四、密切关注,适时监控
学生开始合作后,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了。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的行为,了解小组达到目标任务的情况,小组成员间有效合作的状况,洞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努力为学
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开展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全合作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观察各层次成员的各种表现,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总之,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和听取意见,不断转换角色,时而是促进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合作者,时而是帮助者。就如何在合作学习中更全面、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等问题上,我们对老师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全面评价,促进提升:
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三种形式。
1、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各个小组作业完成、课堂纪律、分组研讨、展示交流、评价质疑等情况给每个小组量化打分,每天评出三个“优胜小组”,每周评出三个“红星小组”,每月评出三个“红旗小组”,每期评出三个“全能小组”,并模仿“星光大道”的做法,授予“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期冠军”等称号。并给予适当奖励。奖励也是多样的:发奖品、发喜报、把照片贴在教室、把照片在班级电脑桌面上展示,或者,也可以老师奖励,家长掏钱——可以是一顿麦当劳,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场电影……
2、小组评价:小组评价一般由小组长负责。根据每位组员在小组内的表现,评出小组内的“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每期之星”,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让小组长以小组的口吻向家长发布评价结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获得小组内“学期之星”的,期末,由老师给予统一奖励。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一般每周一次,先分组谈,由小组长组织。谈自己一周来的表现,自己感到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下周该从哪里努力?然后老师再有针对性的请个别同学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当堂和部分“潜能生”签下“美丽的约定”。在下周的“自我评价” 时,主要针对“美丽的约定”上的内容来谈,只要学生有一定进步,老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和小组成员“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