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9 圆锥曲线教学案(教师
版)
【2013考纲解读】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2.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会利用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 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性质,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利用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理解直线与椭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2.双曲线
(1)双曲线的定义;
x2y2y2x2
(2)两种标准方程:2-2=1(a>0,b>0),焦点在x轴上;2-2=1(a>0,b>0),焦点
abab在y轴上;
(3)双曲线方程的一般形式:mx+ny=1(mn<0),其焦点位置有如下规律:当m>0,n<0时,焦点在x轴上;当m<0,n>0时,焦点在y轴上;
(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2
2
3.抛物线 (1)抛物线的定义;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抛物线方程的一般形式: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方程可以用y=λx(λ≠0)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可以用x=λy(λ≠0)表示;
(4)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椭圆
1.定义式:|PF1|+|PF2|=2a(2a>|F1F2|).
2
2
x2y2
2.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上:2+2=1(a>b>0);
aby2x2
焦点在y轴上:2+2=1(a>b>0);
ab焦点不确定:mx+ny=1(m>0,n>0). 3.离心率:e==
2
2
ca1-
ba2
<1.
2
2b4.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即通径长为. ax2y23
例1、过点C(0,1)的椭圆2+2=1(a>b>0)的离心率为.椭圆与x轴交于两点
ab2A(a,0)、B(-a,0).过点C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另一点D,并与x轴交于点P.直线AC与直
线BD交于点Q.
(1)当直线l过椭圆右焦点时,求线段CD的长; (2)当点P异于点B时,求证:OP·OQ为定值.
831
所以D点坐标为(,-).
77故|CD|=
83-7
2
1+--
7
2
16=. 7
x2y2122
【变式探究】若椭圆2+2=1的焦点在x轴上,过点(1,)作圆x+y=1的切线,切
ab2
点分别为A,B,直线AB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________.
【方法技巧】
1.涉及椭圆基本量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求椭圆标准方程或离心率要注意a、b、c三者之间关系; (2)要善于借助于图形分析问题;
(3)对于焦点三角形问题要注意定义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尤其是配方法的使用.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1)判断方法:利用Δ>0,Δ=0,Δ<0可解决; (2)弦长问题:|AB|==
+1
2
+k2
2x1-x2
2
ky1-y2;
(3)中点弦问题:用点差法较简单. 考点二 双曲线
1.定义式:||PF1|-|PF2||=2a(2a<|F1F2|) 2.标准方程:
x2y2
焦点在x轴上:2-2=1(a>0,b>0),
aby2x2
焦点在y轴上:2-2=1(a>0,b>0),
ab焦点不明确:mx+ny=1(mn<0). 3.离心率与渐近线问题: (1)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 (2)e== 2
2
ca1+
ba2
>1,
注意:若a>b>0,则1
(3)焦点在x轴上,渐近线的斜率k=±, 焦点在y轴上,渐近线的斜率k=±.
baabx2y2x2y2
(4)与2-2=1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2-2=λ(λ≠0).
ababx2y2
例2、已知双曲线2-2=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3x,它的一个焦点在
ab抛物线y=24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C.
-=1
36108
2
( )
x2y2
B.-=1
927 D.-=1
279
x2y2
-=1 10836
x2y2x2y2
【变式探究】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
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A.2 C.2
( )
B.3 D.3
【方法技巧】
1.使用双曲线定义时注意点在双曲线的哪一个分支上.
2.对于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渐近线的关系.若已知渐近线而不 明确焦点位置,那么离心率一定有两解.
3.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比椭圆复杂,要注意结合图形分析.尤其是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Δ=0或l平行于渐近线.
考点三 抛物线 1.定义式:|PF|=d.
2.根据焦点及开口确定标准方程.注意p>0时才有几何意义,即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3.直线l过抛物线y=2px(p>0)的焦点F,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有: (1)通径的长为2p.
2p(2)焦点弦公式:|AB|=x1+x2+p=2.
sin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