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2 生活方式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经济、社会、风俗、民族、宗教、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有些生活习惯能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例如,较规律的饮食和睡眠,坚持适当锻炼,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活,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等。也有一些行为习惯有损于身心健康,例如,睡眠不规律,饮食不合理,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过度劳累,过多负面情绪,持续的高压力,酗酒、吸烟,久坐少锻炼等。不良行为习惯对健康的破坏是潜移默化的,一旦觉察,损伤已经形成,病变之后的治疗往往要付出身心、时间和经济方面的多重代价。

不良行为习惯改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不适应甚至痛苦,你是否能承受痛苦直至代之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的方法是制定一个可行的行为改变计划。做计划之前首先要确定的是,“我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我愿意改变一个关系到健康的不良行为”;其次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将克服各种障碍,直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制定奖惩和监督的措施,保证计划的执行。

4.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承认遗传所导致的先天差异的前提下,社会—文化的视角更加关注后天生存环境和教养对个体健康成长的影响。从早期个体成长的家庭环境,到学校的正规教育,再到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乃至整个自然环境,都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相关。

4.1家庭因素

社会文化是一个人生活的大背景,众多的因素交互作用,置身其中,或多或少会有意无意地会受到牵连、熏染。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

一个人6岁进入小学,12年时间接受基础教育,4年时间接受高等教育,16年的时间是学习的最佳期也是成长的关键期,若算上学前教育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最长的在校时间可能是24年。

4.2 学校因素

学校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方法、师生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沟通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关爱、尊重、

信任、爱护、热情、耐心、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忽视、鄙视、责难、冷漠、粗暴、苛求等则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学校中的同伴关系、班级的管理、学校的风气、环境等也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

学校教师要担当起辅助、催化和导引未成年人正向成长的责任。教师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微妙,既可以无限夸大也可以无限缩小,因为学生所受的心理影响是隐性的、长期的、难以预期的。教师的心理问题是校园的精神污染源,像是病菌一样,会在学生中传染、蔓延,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阴翳。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而一个有着正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放、充盈、丰富的精神世界,自在、饱满、蓬勃的生命姿态,并不断成长的教师,无需更多的说教,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示范。

4.3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一个人生活的大背景,众多的因素交互作用,置身其中,或多或少会有意无意地会受到牵连、熏染。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

4.3.1 拓展阅读六:物理环境与心理健康

我们居住的环境,小到你生活的村镇、社区,大到一个国家,乃至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都会对个体的健康产生由近及远的影响。你家庭所在区域的人口密度、绿化程度、服务设施等是当地居民的健康保障设施,你所属国家的大环境又决定了小环境的质量,而整个地球村的生态状况又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目前,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环境污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空气、水源、噪音等污染持续影响我们的生活,对心理健康会有伤害。例如,长期在噪音的环境下生活,会出现心情暴躁、郁闷、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雾霾容易诱发抑郁症状。在环境污染源中,铅中毒较为常见,其症状类似多动症,情绪烦躁、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此外还有个头矮小、智力发育滞后等特征。若母亲长期生活在铅污染的环境中,孩子在胎儿期会吸收母亲血液中沉淀的铅,导致儿童血铅含量超标。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较多含铅物品包括:色彩鲜艳的餐具、衣饰、玩具、文具、汽车尾气、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染发剂用等等。长期生活在铅污染的环境,体内的铅聚集起来,浓度逐渐增高,身心的异常会加剧。 研究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目的在于认识和引导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面发展,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尽量避开不良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意识到:生存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良好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你无力改变大的环境,至少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破坏环境,力所能及地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努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意味着更高的公民素养,也担当着更多的关注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的使命。

追求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目标,维护自己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关注家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是我们的义务。了解大健康观和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力所能及地选择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成就高质量的人生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行动。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因素,也是维护健康的所有因素中,自我掌控度最高的因素。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

3.2生活方式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经济、社会、风俗、民族、宗教、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有些生活习惯能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例如,较规律的饮食和睡眠,坚持适当锻炼,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活,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等。也有一些行为习惯有损于身心健康,例如,睡眠不规律,饮食不合理,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过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mcpp9jhm30wk4t3v4f03ibqw7s1xb00tf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