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重点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

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道路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物态变化

活动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归纳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概念归纳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熔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钟表、海波、石蜡、水等。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情况。

(2)组装实验装置:把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示装置固定。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图中只画了一套装置,另一套装置完全相同)。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两个烧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况,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3)第1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40 ℃开始计时,每隔0.5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50 ℃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1)对海波及石蜡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2)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3)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

记录:实验中的数据。

表一 海波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时间/s 温度/℃ 状态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41 43 固液共存 44 45 46 47 47 47 47.5 48 51.5 53.5 55.5 固态 液态 表二 石蜡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时间/s 温度/℃ 状态 7 52 固态 8 55 黏稠状态 9 58 液态 10 61 11 62 12 63 13 65 14 66.5 15 69 16 72 17 74 18 83 学生交流思考:海波及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状态的变化一样吗? 分析与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交流与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三)熔点和凝固点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石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吸热、放热情况如何?

归纳交流: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

(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 ℃,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得出结论:

(1)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一类固体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另一类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学生讨论交流:物质凝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学生观察课本P56图3.2-5甲、乙两幅图线,并分别比较与图3.2-4图线的区别。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课本P56“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 ℃,钨的熔点最高。

典例解读

【例1】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解析】 甲图中有一段物质在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熔化时的特征;图丙中有一段物质放出热量而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液体凝固时的图线。图乙中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图丁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一直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答案】 B

(四)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经历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互相转化。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mca82u5ed1lh1d7s0l19lpyv23wp8008j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