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表现出来。教育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重要思想,以发展的思维看待大学生的缺点、不足乃至错误,要看到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大学生,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4、层次原则
层次原则是指政治信仰教育要从大学生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次进行教育。“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可见,做事情时要把握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学生先天条件迥异,来自不同家庭,加上后天个人努力等综合影响,存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社交状况等差异,如本科与专科、硕士与学士、学习好与学习差,最终导致品德和才能的层次差异。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坚持层次原则,正视大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有差异的政治信仰教育。 三、科学选择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就要从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三个维度入手,科学选择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1、将政治信仰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渠道,要将政治信仰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入耳、入脑、入心。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专题讲解政治信仰,重点阐释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大意义,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二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以典型的生活案例解说抽象的理论,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政治性与知识性、艺术性的统一,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三是挖掘其他课程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的政治信仰教育资源,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政治信仰教育。四是编写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通俗读本,推动政治信仰教育通俗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轻松阅读培育政治信仰。
第二,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是开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环节。每一位教师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以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励大学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发挥模范作用。
第三,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观念的冲击。文化对人的塑造具有教化作用。要把校园文化变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平台,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引导大学生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
仰。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以政治信仰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征文、演讲、辩论、展览,把政治信仰教育引向深入。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激荡的地方,高校党委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观念在校园的传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
第四,积极占领网络政治信仰教育新阵地。当今中国,网络深入人们生活,成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新阵地。要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建设,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新阵地,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手段,不断拓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社会热点,及时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二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政治信仰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政治信仰教育的合力。三要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的问题。
第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提供物质保障。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是思想文化层面的较高目标,只有首先解决物质生活,让大学生就业,教育才可能取得实效,树立牢固的政治信仰。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少数大学生将责任归为党和政府,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紧迫而重要。一是学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要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尽早明确努力方向。二是系(院)要加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健康的心理、扎实的知识、突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就业部门要树立“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理念,对大学生就业做到全程指导和服务。四是重视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营造政治信仰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大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对腐败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要解决好腐败问题。党和国家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党政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严惩腐败行为,做到任何时候不论什么人,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将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二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消除黄赌毒、一切向钱看、失信欺诈、亵渎经典等
不良现象,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发挥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一要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思考,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使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二要自我践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知行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