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一 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法
[备考导语]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写新材料作文,第一关就是审题立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应成为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高三的始终。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真题回放]
(2016·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品读佳作]
大音希声,大智涌泉
江苏一考生
读魏晋之小品书本,妙句横生,隽永意深,句句凝练独到,绝无重赘他人之语;品《岳阳楼记》,虽前人之述备也,范公亦有异于他人的览物之情,自文笔中恣意流淌,涌出灵泉。
两者看似相悖,实质蕴含了为文的蔚为大观之实。大音希声,即他人之妙解应赞许默声,君子和而不同;大智泉涌,即于看似已至江郎才尽之绝境中,创新灵动,尽显思想之光辉。在这两种境界中游刃有余,文章的灵气便从纸卷中喷涌而出,留给世人以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充盈饱满。
写文章当然讲究“道行合一”的心照不宣的暗示,不赘述他人之语,才可见心灵的契合。当崔颢在黄鹤楼上题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令人拍案叫绝的奇句时,李白惊喜,默叹,只留下一句文人相知相惜的欣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样的胸襟,不仅仅是自知、知人之明,更是对“文章千古事”的敬重和真诚。既然已有先知照亮,又何必巧言令色?吾可笑宋词之繁杂绮丽的文风,众人竞相模仿,只让宋词这一条传统文脉的清溪泛不起一朵饱满生命活力的飞溅的水花了。
明晰了“大音希声”这一道理,更可贵的是“大智涌泉”,循序渐进,不用他人之言,又言他人之语言,创新的火花由此闪现,点亮文脉相承、继往开来的漫漫长路。
齐白石老人的智慧在那一幅为荣宝斋的绘画中尽显:晶莹的水晶盘中,盛满了饱满的孕育着鲜活欲有崩裂之势的樱桃,并题之以“女儿口色”。传统的樱桃已被寄予了忧愁百般之伤感之语。“最是无情一点红”,但是,齐白石老人却灵光乍现,为樱桃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就是“无活则长”,以创新的灵蝶带起文风四溢,留给后世一段精神波涛的佳话。
凝练时,妙句往往藏于希声妙语的大音之中,以达到心灵的相涌与融合,而智慧与创新,便如
在荒野中掘出一口井来,给他人以源源不断的妙悟。
愿文艺创作者以心为笔,言之自尽,意之无穷,人的心灵方可从中获得累累硕果,宛如从清水中浮现一个精神的纯粹世界。笔者自然即可“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文章之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由以下几点特色决
定:
1.类推举例。一般来说,根据材料单纯地写“说话”是肤浅的,很难拿到高分。必须类推开去,找到合适的承载事例。整篇文章由“说话”类推开去,选取文艺创作这一特定素材来阐述对作文题的理解。
2.以例释义。“大音希声,大智涌泉”这个题目暗扣材料“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在文章的第二段做了解释。文章借李白因崔颢已写黄鹤楼之诗而举笔又止之佳话来论述“大音希声”,同时结合“有话则短”来谈;借齐白石画樱桃论述“大智涌泉”,同时结合“无话则长”来谈。选例典型,以例释义,形象生动。
一、读懂材料:审题之前提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是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因此,读懂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意,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其核心语意是什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文字类的,另一种是图画类的。这里谈的是文字类材料。
(1)从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的,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意。多则型的,如全国乙卷作文题,在阅读多则漫画的基础上立意。
(2)从关系上看,有单一关系型和多重关系型。高考题有的是多重关系型,如2013年江苏卷作文题;大多是二元关系型的,如2015年浙江卷“‘言为心声’与‘心画心声总失真’”、2015年四川卷“老实与聪明”。
(3)从表达上看,有直白型和含蓄型。直白型的材料多是时政类、故事类,审题立意要提取中心,溯果求因。含蓄型的材料多是比喻类、寓言类,如2016年全国乙卷、山东卷作文题。
2.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读懂材料,关键是把握核心语意。核心语意在哪里呢?
(1)在关键句上。2016年江苏卷题目中“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在暗示立意的关键词上。请看下例的审题: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初看这则材料,似乎无关键东西可寻。但仔细审读,“担心失败”“推卸责任”已暗示了立意
的方向。
(3)在句间的逻辑关系上。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核心语意在后一句上,因为句中的“却”点明了语意重心。 3.从对象和关系上审题
(1)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2)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往往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1)请提炼这则材料的中心: (2)确立你的文章的立意: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议论类材料作文。
[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1)请提炼这则材料的中心: (2)确立你的文章的立意: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叙事类材料作文。
[应用体验]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请运用由果溯因法,确立你的文章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寓言类材料作文和图文类材料作文。
[应用体验]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请运用由物及人法,确立你的文章的立意: (五)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情感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情感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应用体验]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1)体现这则材料的褒或贬的语句: (2)确立你的文章的立意: (六)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
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也就是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既可以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也可以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既可以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做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也可以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应用体验]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请运用多向辐射法,写出这则材料的立意角度及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七)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所给材料是多个时,可以在这多个材料中寻找相似点,也可以从相似的材料中寻找不同点。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则材料类作文。
[应用体验]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称,上海世博会架起了一座中外沟通的桥梁,世博会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与世界的再次广泛接触,世博会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沟通理解提供了机会。
材料二:美国沃尔玛公司总裁萨姆·沃尔顿曾说过:“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可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材料三:两个孩子都需要橙子,他们得到一个橙子后,为求公平达成了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优先选择切好的橙子。切橙子的孩子小心翼翼,尽力将两块切得大小相等,结果他们各自取得半个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来扔掉,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请运用异中求同法,确立你的文章的立意: 【答案】
1.(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1)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2)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