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中的几点思考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 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 与课程的“整合”,这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 义。对于我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应该将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 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课程提供丰 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 学效果。
思考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记得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正好赶 上课程改革的开始,那时刚刚接触课件、多媒体,认为这就是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个人认识的提高,我认识到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们只能算是利用计算器辅助教学。我对“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更深的理解。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 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 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
而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 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 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 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 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 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 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 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将眼睛盯在教室的多媒体课件,更应该 打开视野,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思考二、教学环节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 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 特点,可产生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特别是当教师能够 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 的潜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1、导入环节。新课伊始,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将学生带 入教学
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直观的、符合生活实际的场景中, 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使新课的呈现更富有吸引力。特别是低年 级的孩子,生动的情境,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高段 来说,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能让他们更深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提高应用能力。
2、学习环节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和文字等融为 为一体,生动活泼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 媒体技术手段,知识重难点可以更好地解决。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 观演示外,展
示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比例的应用》一课中,是这样使用多媒体 工具的。
问题情境:“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10本小人书,淘气用14个玩 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
活动要求:
(1) 、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2) 、可以用画图、列算式等方法表示自己的想法。 (3) 、每组选出1—2种方法写在作业纸上。
教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通过展示台进行展示小组的方法或自己补充不同的想法。。 从这个片段中可以发现,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学生们交流分享自 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更直观,清晰,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 是在这里多媒体展示台仅仅是工具使用,学生借助展示台展示自己的 思考成果,实物展示台工具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的多媒体工具是 配角,它已退到幕后,仅仅是了展示成果的平台,但学生的思考走向 了前台,直接间接地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体验。
除了教室里的信息技术工具,还可以延伸至课堂外,使用课堂外 的一切可用的资源。例如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之前,由教师提供网址、 搜索引擎等,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延伸中去收集信息。学生通过 自主运用网络技术收集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3、利用信息技术,练习趣味化
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但是练习又是枯燥无趣 的。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场景:在安全课上,学生们学习后,要完成 课后的随堂练习。孩子们兴趣很高,积极的参与,用自己并不熟练的 指法敲击着键盘,输入自己的账号,完成练习,全对的同学神采飞扬, 因为他们的账号上又得到了一枚奖章,更令人惊奇的是做错的同学也 毫不气馁,重新开始,直到正确。是什么让孩子们如此兴致勃勃?这 恐怕就是信息技术的魅力。我们数学课程可以利用一些网络上的APP 如天天练、作业盒子等,这样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 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例如口算题,判断题,简单的动画就 可以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笑脸哭脸的评判,更是使学生对知识记忆 深刻。
思考三、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正确地选择教学方式。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众多优点,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风靡一 时。现在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离不开多媒体,课件。 且不说公开课,示范课,就连每一节课老师们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 仿佛只有使用了多媒体这节课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才算是一节成 功的课,但却忘了学生才是教学的活动的主体,多媒体也只是教学的 辅助手段。
我认为在确定教学方式时,教师要遵循一个原则一一“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我们要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 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多媒体运用 的实效性,选准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性。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选择 什么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依据学科特点,优 化使用过程,真正让多媒体
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圆柱的侧面”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侧面涂 上颜色并闪动;接着又让学生想象,把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 开后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此过程。这 样的教学,会在学生脑海中停留多长时间呢? “听过会忘记,看过能 记住,做过才能学会。”学生虽然在看和听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却成了单纯的看客和听众,并没有真正实质性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如果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先动手摸一摸圆柱的侧面,然后自己亲 自动手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者不规则的 图形,但这些图形经过转化,都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教师再进一步启 发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侧面展开一定是长方形呢?进而发现,沿 着圆柱侧面上的一条高剪开得到的一定是长方形,然后再让学生去动 手操作。这样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带给学生的感知要比仅 仅通过看与听所感悟得多得多。只有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再利用计 算机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教学,才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 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留在学生脑海中的烙印会 深刻得多。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 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会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题整合 的技术,让小学数学学习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