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日本农业概况.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 海 无 涯

日本农业1

一、日本概况

日本国是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统称日本 列岛。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相当于我国的1/25,人口 1.239亿(1994年),居世界第7位。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 329人(1992年),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城市人口占77.4%。

日本的资源比较贫乏,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最高峰富士山, 海拔3776米。沿海平原狭小分散,关东平原最大。海岸线长而弯曲,约3万公里,多海湾和良 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0 00-2000毫米。日本有大小湖泊600多个;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日本土 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以及泛碱土,大部分冲积土已开垦为水田,形成特 殊的水田土壤。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 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

首都东京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人口1182万。它既是全国的经济、金融、商业中心(世界 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又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东京聚集着全国11%的 工厂,工业门类齐全。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55万,地处阪神工业区的核心,是日本 陆、海、空交通的枢纽,重工业和第三产业十分发达。横滨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亚洲最 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为1.1亿-1.3亿吨。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许多西方风格的建 筑,是华侨和华人居住最多的日本城市。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3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490美元,仅次于瑞士,居世界 第2位。据1990年的统计,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7.1%(农业占6.4%),第二产业占33.3% ,第三产业占59%。据预测,200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下降到5%以下,第二产业变 动不大,第三产业将增加。

1993年日本的农业总产值为10.56万亿日元,总农户数364万(1994年),农业人口1279 万,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10.3%。1992年,“大农业”(农林水产业)产值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2.5%左右,“小农业”(农牧业)占1.6%。1994年农户平均总收入为909.1万日 元,其中农业收入占17.5%、非农收入占60.5%、其他占22%。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 1994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508.3 万公顷,占国上面积的13.5%。其中,水田占54.3%,旱地占45.7%,灌溉面积24.3万公顷 。耕地利用率从1983年的104.8%下降到1993年的100%。1994年人均耕地0.041公顷,是典型

的人多地少国家。1984年日本大米丰收,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1.7万亿日元。后 来产值连年下降,1989年以后,因蔬菜、水果、牛肉等价格上升,产值下降有所扭转。1993 年因大米严重歉收,农业总产值降到10.56万亿日元。

2.规模经营小而兼业农户比重增大 日本的农户总数由1960年的605万减少到1994年的36 4万,其中销售农户278万多。在这些农户中,专业农户只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在

学 海 无 涯

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第一兼业农户”占14%,以非农收人为主的“ 第二兼业农户”占压倒多数,达70%。日本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但是经营3公顷以上的农 户在增加,耕地向较大农户集中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骨干农户的旱地大规模化尤为显著。此 外,以销售为目的的协业(合作)经营体的水田规模的扩大也很显著,平均每个经营体的耕 地是农户的19倍。通过农地的流动使土地集中和扩大规模,是日本政府1992年制定的农业“ 新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3.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商品率高 1994年,销售农户占总农户的76.4%(自给农户 也参与一定的销售活动)。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一般为95%左右,高者达100%,低者为75% 。中、上层农户(拥有3公顷以上土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因地而异,形式多样。如北陆的水稻 和冲绳的经济作物以单一经营为主(超过70%);九州有20%开展多种经营,如果加上准单 一多种经营,其比重可达60%。

4.农业劳动力减少并加速老龄化 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从1962年的1126万减少到1994年的3 38万,在30余年里农业劳动力减少了2/3以上,年平均递减3.7%。同时,农村劳动力迅速老 龄化,65岁以上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高达36%。

5.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生产结构趋于协调 二次大战前,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畜牧业 很落后。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农林牧渔业均获得较大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1 993年,农业总产值为10.56万亿日元,其中种植业占73.9%,畜牧业由1955年的11%上升到 25%。在种植业中,大米占27%、蔬菜占26%、水果占7.3%,花卉占4,2%。同期,渔业总 产值为2.5万亿日元,林业总产值约为1万亿日元。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1.种植业 近20年来,日本除稻米自给有余外(1993年例外),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 产逐年减少,自给率下降,进口增加。现在,日本的食物热量自给率只有46%,食用农产品 综合自给率65%,主食谷物自给率66%,饲料自给率26%。

(1)稻谷和豆类。近年,日本大米总产大致在1100万吨左右,1994年总产1198吨,单产544 0公斤/公顷。小麦自给率12%,主要靠进口。大豆自给率仅4%,几乎全靠进口(从中国的 进口占第3位)。红小豆自给率较高,不足部分主要从中国进口(年进口约2.5万吨)。饲用 玉米年进口一直在1600万吨左右(从中国的进口占第2位)。

(2)蔬菜。近30年来蔬菜的年人均消费量一直保持在110公斤左右。蔬菜种类繁多,主要的 有29种,叶、茎菜类蔬菜增加,果菜和根菜类减少。1992年总产1560万吨,自给率90%;进 口数量逐年增加,1993年进口192万吨。“水改旱”在发展蔬菜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 来,20%的蔬菜是水田改种的“改种蔬菜”。1993年,玻璃和塑料温室面积约5万公顷,其中 塑料温室占95.6%,居世界前列。

(3)水果。日本的主要水果是柑桔、苹果和梨,年人均消费量38.8公斤(1992年)。因消费 结构的变化,消费量减少,自给率也下降到59%,进口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日本年产各 种水果485万吨,其中蜜桔产量168万吨,单产24290公斤/公顷;苹果产量104万吨,单产21

250公斤/公顷。1993年进口360万吨,其中香蕉、葡萄柚、甜橙、菠萝等水果164万吨,进口

学 海 无 涯

果汁14900万升。

(4)花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对花卉的需求量增加。生产花卉的农户由1960年的5 .7万户增加到19%年的近15万户。同期,花卉占总收入80%以上的农户由6.6%增加到24.4% 。1993年,菊花、石竹花、玫瑰、百合、丝石、兰花等花卉的产值达到2951元。近10年来, 日本的花卉进口持续增长,1993年的进口额达176亿日元,主要来自荷兰、泰国、新西兰、新 加坡、美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为扩大花卉的流通量和适应交易部门的大型化,日本正在实 行第5次中央批发市场整备计划(1991-2000年),建立新的现代化市场。

2.畜牧业。 1993年,日本的肉类总产375.7万吨,其中鸡肉占46%,猪肉占38%。肉类 总需求量增加,进口量持续上升,达到185万吨。肉类的人均消费量增加到29.9公斤,自给率 下降到65%。尤其是牛肉,自给率仅49%,牛肉占肉类进口量的43.8%。鸡蛋年人均消费量 17.9公斤,自给率97%。鲜奶、奶制品年人均消费量83.6公斤,自给率81%。近年来,家畜 大规模经营的比重扩大。现在,每户的饲养头数在北海道己接近70头,都府县30头,是10年 前的2倍。1990年,日本每户饲养成牛头数平均为25.1头,已经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平(20.6头

),而北海道每户达到38.8头,接近荷兰40头的水平。日本将继续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同 时引进高效省力的设备,加强经营基础建设。

3.渔业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渔业国。自从1980年闯过1100万吨大关以后,产量一直较平稳 。但是由于近海渔业的萎缩,1993年,海洋渔业和养殖业的总产下跌到871万吨,比上年减少 6%,渔业总产值为2.5万亿日元。同年,人均消费量36.7公斤,自给率76%,进口12万吨, 金额1.62万亿日元。目前,日本进口的鱼贝类数量和金额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主要的进口 国和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韩国和泰国。进口的主要鱼种有金枪鱼、鲣鱼( 中国台湾省为主)、鲑鱼和鳟鱼(来自北美、智利、挪威、俄罗斯等国)。养殖虾的进口数 量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

4.林业 林业在日本的国土保护和涵养水资源方面的效益极为显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 达65%,居世界前列,但每年进口木材占总需求量的75%左右。1993年,用材需求量1.08亿 立方长,用材自给率23.6%,进口木材8267万立方米。日本人工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45%, 国有林占30%。

5.农产品加工业 日本的“食品关连产业”由食品产业(包括食品工业、流通、餐饮业) 与农水产业(包括食用林产品)组成。日本食品产业占食品关连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 上。目前,日本食品工业的上市额占总制造业的10%,从业人员占11%,因此,在制造业中 称其为“一成(10%)产业”(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比重也是10%左右)。日本在农村农 产品加工业方面,特别强调与地域农业和农村发展相结合。它不仅在发展地区经济和提供就 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农村提供了稳定的产品销路。生产者从事农产品加工,发挥当 地的比较优势,生产具有家乡风味的特产,在全国形成了“一村一品运动”(现在有的已扩 大到“一县一品”)。闻名全国的有大分县种类繁多的酱菜、黄酱等特产,北海道的“十胜 葡萄酒”,秋田县的“田园火腿”,山形县的“月山葡萄酒”,长野县的“信州黄酱”等等 ,不胜枚举。上述典型都在山区和半山区农村,年销售额少则2亿日元左右,多则6.5亿日元 以上。

学 海 无 涯

在日本,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农协逐渐增多,占总体的35%左右,年销售额超过1亿日元 以上的农协占15%左右,有的产品已销往全国。随着日元升值,日本食品工业在国外的投资 迅速增加,在北美和亚洲的企业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1991年的销售额占总数的85%。在北 美的企业主要在当地销售,在亚洲的企业主要是出口,其中的一半返销日本。

6.农业对外贸易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日本的许多食品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现已成为 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表1)。向日本出口的前八位国家和地区都地处环太平洋地区 ,即美国、中国、中国台湾省、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韩国和印度尼西亚。1993年,农 林水产品进口额596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24.8%;其中,农产品303亿美元,食品400多亿美

元。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额14亿美元,主要出口温州蜜桔、20世纪梨等水果。近年来,日本致 力于出口的产品有方便面等各种加工品、蔬菜和花卉种子、绿茶、美浓瓜以及优质牛肉等。

表1 日本食品进口的地区分布(%)

年 份 中南美 西 欧 俄罗斯、东欧 亚 洲 大洋洲 中东、非洲 世界总计 1983 9 8 5 23 9 5 100 1988 6 10 2 32 8 4 100 1993 6 11 2 34 9 2 100

近年来,日本食品进口的主要动向是:(1)进口食品的重点发生变化。鱼贝类进口继续 增加,占35%,进口量和金额都创历史最高纪录;肉类占17.5%,谷物占11.8%,蔬菜和果 仁的进口增长较快;(2)进口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3)从亚洲进口的比重不断扩大 ,新的进口商越来越多地在亚洲“开发进口食品”,即在国外生产、返销日本。向日本提供 开发进口食品的国家,亚洲占42%,北美占37%。

四、农业科学技术

1.农业科研体系 日本在全国建有由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企业等)三大系 统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根据1990年修订的《农林水产研究基本目标》,研究开发工作的骨 干是直属农林水产省的29所国立研究机构,其中农业19所、林业1所、水产业9所,并与地方 和民间机构紧密结合进行。国立机构的研究人员与科研经费都约占总数的10%。地方公立机 构的研究人员占总数的25%,科研经费接近30%。近几年里,民间机构的研究人员与科研经 费增长迅速,分别占总数的40%左右。大学的研究人员和科研经费分别约占28%和20%。19 95年,政府“大农业”的科研经费预算772亿日元,占大农业预算的2.2%,其中的80%是农 业科研经费。近年来,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2%左右 。

2.农业推广体系 农业的推广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进行,从中央 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了加强农业基础和向农村注入活力,日本1991年对《协同 农业普及事业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把加强推广组织和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放在首位, 1994年,全国有591个“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有668个经国家考试的专门技术员,经地 方考试、全国通用的改良普及员有10356人。农协的近2万名营农指导员与普及中心密切配合 开展工作。政府拨款的技术推广经费352亿日元,占农业预算的1.2%。此外,还通过各种传 播媒介开展农业推广工作。1995年春季,筑波科学城还开设了“科研成果陈列室”,作为及

学 海 无 涯

时提供科研成果信息的窗口。

3.有代表性的农业科研成果 1994年底,日本农林水产技术会议公布了1994年具有代表性 的10大科研成果,其中包括:成功开发了日本独特的新基因导入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 可为培育新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奠定基础;发现水稻能产生杀伤稻飞虱卵的分泌物,利用该特 性培育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培育出水稻等作物的新品种,4个水稻新品种在农林水产省已登 记编号;通过牛的初期胚的DNA鉴定,区分子牛雌雄的技术获得成功;水稻和番茄的基因重组 技术,从1994年起进入到在一般田间进行试验栽培的阶段;成功开发了可应用于土地改良、 治山、渔港建设、陵灾等方面的电气探测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发了昆虫大脑信息传递 的视觉化技术;等等。

4.发展农业科技的四条新对策 乌拉圭回合后,为增强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本政府 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1)政府确定新的预算框架,大力扶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技 术开发与应用,特别要对民间系统的研究给予资助,进一步加强国家、地方政府与民间的合 作;(2)培育划时代的水稻新品种和开发新一代水稻生产技术,并称此为“日本奇迹”计划 (1995年制定)。该计划是在过去培育的超高产品种“星丰”、“高生”,香米品种“纱丽 女王”,粘性强具光泽的品种“彩”等多种类型稻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适合直播的高品 质、抗稻飞虱、抗低温和抗倒伏品种。同时,开发适应大规模经营、直播和低投入栽培的新 一代的水稻生产技术;(3)开发新的乳牛与肉牛相结合的仔牛生产技术。日本的“和牛”品 质优良,但其移植受精卵只产一头仔牛,目前只有少量出口,为了提高牛肉的自给率,本项 目的目标是提高受精卵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便大量繁殖优质“和牛”; (4)开发能 减轻劳动强度的未来型农业技术,着重于改善园艺业的劳动强度,如研制瓜果等自动收获机 器人,用传感器从外部判断瓜果的成熟度,以进行有选择的适期收获等。随着机械化的实现 ,作物的栽培株型也要适应机械化的要求进行调整,如要求苹果树型矮化和直立。在施肥和 病虫害防治方面,通过使用遥控无人驾驶机器人,以减轻劳动强度。目前,在水稻栽培上已 开始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行飞播、防治病虫害和喷施化肥等,水果和根菜类的收获也已进入 机械化的实用阶段。

五、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日本在战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通过经济立法保障农业发展 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各个时期的需要,通过经济立法把 各种政策、目标和经济措施法律化。制定的法律既有延续性,必要时又及时进行修改。立法 范围涉及广泛,如持续了半个世纪、不久前刚废除的《粮食管理法》,是日本战后农政标志 的重要法律。另外如《农地法》、《土地改良法》、《农业改良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 进法》、《种子法》、《批发市场法》等等都为日本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农业基本法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法律之一,目前正对它进行重新评价,准备制定新农业基本法。 为了适应乌拉圭回合后世界农业和国际农业市场的变化,日本已经通过了《新粮食法》。这 个经过彻底修改的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新的大米流通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建立。

2.新形势下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调整 日本政府近40年来实行的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业发展 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过于偏重大米的价格支持,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全 面发展,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内农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农业失去竞争力, 影响农业成为自立的产业。面对乌拉圭回合后的新形势,日本政府对农业政策进行了适当调

日本农业概况.doc

学海无涯日本农业1一、日本概况日本国是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统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相当于我国的1/25,人口1.239亿(1994年),居世界第7位。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29人(1992年),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m36h07vd5423gj8gje700kc52051d00kf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