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提高练习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
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
思想( )
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3.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剖斗折衡,而民不争”。这一思想在当时( )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4.《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
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B.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 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D.古代 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5.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
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这个派别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6.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
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D.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
第1页/共6页
7.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
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 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8.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
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 )
A.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 B.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 C.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 D.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认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他还认为,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明确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反复强调“治强生于法”“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据施觉怀《韩非评传》等
材料二 把治权寄托于少数贤良,毋宁交给多数平民;法律的统治才是最好的统治。法
第2页/共6页
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人尽管聪明睿智,然而他有感情,因之即会产生不公道,不平等,而使政治腐化。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流弊,因为在这里,治者和被治者都是自由民,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都享受法律上的权利;有了法律可以遵循,即使统治者也不敢胡作非为,破坏法纪。
——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关于“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法”的认识的不同
之处。
第3页/共6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指的是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道家,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指的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指的是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指的是主张仁、礼的儒家,因此正确的顺序是道、法、墨、儒,选择D项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出墨子兼爱的思想,与儒家仁爱思想存在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墨子
兼爱的思想体现出无阶级差别,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墨家兼爱的思想否定阶级差别,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故C项错误;墨子兼爱的思想体现出积极有为,与无为而治无关,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材料该学派主张“绝圣弃智”,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
流,故A项错误;B项是法家思想的影响,与道家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C项正确;D项是儒家思想的主张,与道家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可知,在这里孟子主张统治者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行仁政,故A项正确;农时只是材料中孟子强调的一个方面而已,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政府和百姓生产生活关系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孟子个人的主张并不能代表一种普遍的环保意识,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构建“协调世界”“生态文明”。儒家主要论述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
墨家没有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论述,故B项错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不妄为,有利于构建“协调世界”“生态文明”,故C项正确;法家没有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论述,故D项错误。 6.【答案】D
第4页/共6页
【解析】A项属于法家主张,与儒家孔子主张无关,故A项错误;B项属于法家主张,与
儒家孔子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C项属于法家主张,与儒家孔子主张无关,故C项错误;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恢复社会秩序,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
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可知,孔子、孟子以及荀子三位思想家都注重道德修养在个体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封建社会不可能也从来就未实现过所谓的独立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社会和谐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根本就没有对所谓诸侯国君的相关提及,而且这种表述也根本不符合常识和逻辑,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不能说明西
方近代科学与中国诸子百家思想有关联,故A项错误;“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与西方科技思想有本质的不同,故B项错误;“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故C项正确;“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说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的科技思想有相类似的地方,故D项错误。
9.【答案】(1)背景:①礼乐传统;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③思想活跃。
(2)主张:①重建礼制社会;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③积极入仕,以礼治国;④人人都践行周礼。
【解析】(1)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据材料“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可得出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传统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百家争鸣兴起,思想活跃。
(2)孔子关于礼的主张,据材料“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可得出重建礼制社会;据材料“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可得出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据材料“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提倡
第5页/共6页
‘学而优则仕’”,可得出积极入仕,以礼治国;据材料“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可得出主张人人都践行周礼。
10.【答案】(1)认识: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国家稳定和富强的重要手段;治理国家应顺应
人的自私自利性,赏罚分明。
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
渐确立;百家争鸣,文化氛围宽松。
(2)韩非子重法轻德,亚里士多德既重法又重德;韩非子重法是为了推行君主专制, 本质上是“人治”,亚里士多德重法是为了维护城邦民主政治;韩非“利用”人性弱点,亚里士多德“限制”人性弱点。
【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一“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得出法治优于人治;同时,法制是国家稳定富强的重要手段;根据材料一“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得出法治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赏罚分明;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作答。如政治上:诸侯争霸兼并,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根据材料一“治国‘不务德而务法’”、材料二“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得出韩非子重法轻德,亚里士多德既重法又重德;根据材料一“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材料二“把治权寄托于少数贤良,毋宁交给多数平民”,韩非子重法是为了推行君主专制,本质上是“人治”,亚里士多德重法是为了维护城邦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一“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材料二“人尽管聪明睿智,然而他有感情,因之即会产生不公道,不平等,而使政治腐化。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流弊”,得出韩非“利用”人性弱点,亚里士多德“限制”人性弱点。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