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
一、“三个公平”内容
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公平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个公平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这是对当前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有力回应,顺民意、得民心。
1. 权利公平: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不同而区别对待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不管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享受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而且专家还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权利”的认知与诉求从生存层面上升到发展层面,对户籍制度、劳动合同、城乡人口选举比例等“权利公平”更加关注。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满足和提升。
党代表们在讨论中都感到,过去十年,中国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众在国家发展带来的实惠中切实感受到公平的推进:取消农业税、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构建世界最大保障网……
“权利‘无添加’,起点要平等,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附加条件不同被区别对待。”
2.机会公平:苦累都不怕 就怕没机会
“要不是‘教育扶贫工程’,我就没有机会考上大学。”那些通过政府资助完成学业的贫困生的话,十八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时常想起。 “资源不平衡,严重阻碍着教育机会的公平。”胡光辉说,我们首创教育扶贫工程,将山区学生迁至县城中学就读,“包吃、包住、包学费”,迄今已提供4万多个优质学位。
十八大代表、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认为,机会不公平在普通人生活中最突出的表现可能就是教育,农村的孩子受教育的条件比城里孩子差,而家有学区房的孩子也有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教育只是一角。近年来,“苦累都不怕,就怕没机会”成为一些弱势人群的心声。 “幸福不幸福,机会要公平。”十八大代表、四川沱牌舍得公司员工梁劲松说,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力有高低,结果会不同,但机会公平了,心态就平和了。 对于一个经济社会处在“双转型”的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实现公平知易行难。
谢春涛强调,平均主义不是公平,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肯定不能学欧洲那样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过高的社保体系,不仅是我们财力不允许,而且也可能会导致“养懒”社会。
这位学者观察到,十八大报告正在努力通过顶层设计来建立制度,努力寻求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既能调动大家积极性,又能让相对弱势的群体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3.规则公平:消除特权 打破“潜规则”
规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的法律、政策、制度、规定等。一般而言,规则肯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经过一定的程序产生的,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既然是这样,规则就应该有权威,规则就应该对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而超越了规则,就形成了“潜规则”和“特权”,会严重破坏公平。
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规则平等,规则对于任何人都不能有例外。 吴增基:规则公平也称形式公平、市场公平,意即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区别对待。它的相对概念是结果公平,也称实质公平、社会公平。
实际上,规则公平的理念就是依法治国的理念。我们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法治的核心灵魂就是制定出了规则以后,大家在规则面前是一律平等的,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贫富,不能有特权,权不能大于法,个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规则公平主要体现的就是法治理念。
“一些领域,民营企业想进进不去,就算进去了,也有可能遭遇贷款难、融资难,最后又被挤出来。”说起十八大报告中的“规则公平”,十八大代表、海南现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邢诒川深有体会。
不仅是国企民企的不公平竞争,一些党代表认为,找工作“拼爹”、看病找门路等规则不公平很容易引起群众不满。
谢春涛认为,社会矛盾多发、高发往往与某些方面不那么公平有关,这已经引起我们党的足够重视。报告中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建设等内容,都在试图作出回应。
按照学者界定,“规则公平”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是法律、规定,有些人超越规则,就形成了‘潜规则’和‘特权’,会严重破坏公平。”谢春涛说。
十八大代表、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武雪丽说,打破灰色收入、制度歧视和行政垄断等“潜规则”,都是推进“规则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须。 专家强调,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当今世界各国执政党和政府都面临的难题,将这样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制度务实地在中国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对于保持党的执政长盛不衰具有重大意义。
这三个“公平”之间的关系怎样?
谢春涛:相对于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我个人更看重“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是前两者的基础。规则公平被破坏之后,会直接破坏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
吴增基:机会公平和权利公平,实际上也要通过规则公平来体现。现在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就是要把这种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法制、政策和制度里面去,使得我们的制度能够体现不同阶层人的利益。这个制度就是规则,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权利,就是靠这样的法律、规则。
记者: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三个“公平”的概念,对于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有什么意义?
谢春涛:目前我国处于矛盾多发期。我想,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在一些人看来,某些方面不那么公平。现实中我们的社会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比如说“萝卜招聘”,规则是为特定的一个人或者特定的一些人制定的,这就是不公平。虽然规则是一视同仁的,但在现实中有些人超越规则,而其他人则必须遵守
规则。在这个时候提出三个“公平”,特别是强调规则公平,意义非常重大。我相信这种理念在正确的宣传、解读后,规则公平的观念会渐渐在社会中形成共识。
吴增基:公平理念与制度的变革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间,中国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和发展,整个社会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公平的话题于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但学者们在讨论公平价值时,往往只注意到机会的公平或结果公平,却忽略了社会活动的规则公平和程序公平,这样很容易从机会公平出发,只强调个人本位,强调个人权利,却忽略了现代经济发展导致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给主体带来的实质不公平,或者是从结果不公平出发,只强调财产分配方式,如认为财富多甚至是受教育多是不公平。这提醒我们,政府要制定透明的、公平的竞争规则和程序,鼓励人们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取正当利益。
二、为什么提出“三个公平”(背景)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财富越增加,公平越重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追求目标,“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等重要论述,体现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党领导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各个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成就。但是前进道路上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实际不公平、个别官员连同垄断利益集团与民争利等突出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公众普遍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提出“从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提出“更加关注公平正义”,再到提出“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这充分反映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景更加强烈。
公平正义一直都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永恒追求。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们不懈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历史。我党一直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并在这个过程发展、壮大并以此赢得人民的支持夺取和执掌政权。党的十八大正是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党中央提出“三个公平”,顺应了时代要求、群众愿望和发展需要。“三个公平”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的,旨在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等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我党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强大决心。
“三个公平”的提出反映当下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权利公平基于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