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PDF版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下)高二级期中(模块)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随着智能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到诗歌、散文等文艺创作之中,甚至生成的某些产品具有特定的风格,有“类人”的趋势。这虽然有可能改变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甚至改变艺术作品的范式,但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只是产品,并非真正的艺术作品。人类所独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层面的典型特质即语言、感性和创造力,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模拟。

在语言层面,人类日常使用的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区别于如程序设计的语言,也就是人工语言。多数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关涉的是计算机对呈现给它的语言的“理解”,而不是计算机自己创造语言。对“自然语言处理”而言,创造比接收更因难,包括主题内容和语法形式。在语法上,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通常很不恰当,有时甚至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的诗歌产品,虽然形式上有先锋派的痕迹、后现代的味道,或许能给予读者一种“震惊”的短暂体验,但由于没有历史深度和时间刻度,显然属于一次性的“仿后现代”。

基于情绪和情感依赖于人类大脑中散布的神经调节这一事实,“感性”也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虽然日本软银公司开发出“云端情感引擎”机器人“派博”( Pepper) ,试图模拟神经调节,但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大部分研究仍很浅表。而感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品格。

在创造力层面,文学艺术创作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一主体性的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至于人工智能何时拥有主体性的创造力,未来并不可期。英国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将创造力分为组合型、探索型、变革型。然而。即使是探索型人工智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的判断,因为只有人类才能识别并清楚地说明风格化的法则。倘若人工智能能够自己分析文学艺术的风格,那么,这种创造性探索才能被称为创作。事实上,目前人工智能的智能模式远不如人类,本质上仍是人类的工具,是一种技术手段。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算法是大脑,算力是肌体,大数据是其成长的养分。基于深度学习机制的人工智能,并不理解自己所生成的产品的意义。它所做的只是在算法的驱动下,将一种形式投射到另外一种形式上。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比“算法”复杂得多的精神活动。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可以成为诗人或者作家的助手,但不可能替代诗人或者作家。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诗人和艺术家的感性思

1

维能力,艺术创作主体的灵感顿悟能力,是人工智能不可获得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艺术与人工智能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融合,将激发人类无限创造的潜能,新的艺术范式将产生,艺术创作也将前所未有地变得更加日常。人工智能不是诗人和艺术家, 但在它的协助下,诗人和艺术家的潜能将被极大激发,这是一道令人向往的风景。

(节选自朱志男《是产品,而非艺术品——也论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开始介入到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它已经初步具备了人类创作的特质。 B.“自然语言处理”能帮助计算机“理解”呈现给它的语言,但不能使计算机很好地创造语言。 C.人工智能只要拥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的创造力,就能创作出具有真正意义的文艺作品。 D.人工智能的“算法”只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精神活动,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进行比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从语言、感性和创造力三个层面分别加以具体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B.文章对照人类所独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层面的典型特质,剖析了人工智能创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论证鲜明深刻。

C.第三段以“云端情感引擎”机器人“派博”模拟神经调节效果不佳为例,旨在说明“感性”目前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

D.文章在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证明人工智能目前很难替代人类的创作,它所生成的只能称为产品而不是艺术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锋派诗歌通过语法的非正常处理、意象的跳跃性拼接以带来诗意的晦涩高深,这些特点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上也一样具有。

B.“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将自身情感与外在景物交融进行文学创作,人工智能目前是无法拥有这种情感体验的。

C.艺术家们不仅能对自身作品和其他艺术家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和鉴赏,还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人工智能则不能。

D.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前景令人向往,未来它在文艺领域的深度介入与融合将帮助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是人们了解社会、国家政策和形势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宣传政策、推广经验、介绍先进人物等的重要途径。《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为中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时,纪录片更多地以民族精神为主题,

2

呼唤家国情怀。《望长城》记录两千多年来长城的修建和变迁,记录长城两边韩城司马迁祠下修鞋的大爷、临洮中学腼腆而好奇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秦长城起点的老师、用手讲价的赶集人等,被看作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进入 21 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同时,电影电视产品日益丰富,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平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记录时代社会功能前提下,探索更能吸引大众的纪录片呈现方式。“如今,新媒体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说,创新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加多样,这使得许多纪录片在拍摄时就考虑到电视、院线以外多种渠道传播的可能性。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播出后迅速爆红,圈粉无数。

(摘编自《纪录片:70 年家国烙印》)

材料二

从观众构成来看,15~34 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占受众总数超过 20%,并且,在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受到了 80 后、90 后网友的热议。2015 年 4 月份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是一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 后占 53.66%,90 后占 33.41%。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通过讲故事来代替原有空洞的说教,通过讲述方式的戏剧化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量的集中和可看性,加快讲述的节奏。同时运用大量的风格化摄影,如高空拍摄、微观拍摄、动植物物种拍摄、延时拍摄、高速拍摄、水下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

(摘编自《2015 年电视纪录片播出与收视数据报告》)

材料三

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从对外传播的“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纪录片可以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采用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中国纪录片要号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交流,需要建设成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动态发展系统。中国纪录片的意义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

(取材于雷璐荣、胡正荣等的相关文章)

4. 下列对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中国的诞生》记载开国大典,铭刻了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使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

3

B. 《望长城》中人文色彩浓厚,人们通过影片可以看到历经沧桑的长城,也可以感受长城两边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C. 进入21世纪,人们熟悉的《大国重器》《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开始在互联网传播和推广。

D. 从黑白到彩色,从大银幕到移动端,中国纪录片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家国记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圆明园》开创性地使用数字动画技术,颠覆了纪实美学定义,丰富了记录手段。 B. 当下纪录片的制作应该考虑多渠道传播的可能性,从而能使影片受众更加多样。 C. 中国首部 4K 超高清纪录片《第三极》的观众群体超八成为 80 后、90 后。 D. 纪录片的讲故事方式、戏剧化镜头、快节奏、风格化摄影颇受年轻观众喜爱。

6. 阅读下面关于纪录片《美丽中国》的介绍,并根据材料三简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6分)

《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全球 60 个国家 180 多个机构播出,在第 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颁奖典礼中,荣获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影片历时4年,踏过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6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影片力求最大程度展示中国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人堕海 徐燕频 徐成吾

我们过了几小时才晓得,那个孩子是在早晨七时之后不久掉进海里的。没有人看见他掉下去。他是在清除甲板上的一处排水口时失足的。他的身体一触及水面,就和船边缘的怒涛和吸力搏斗,差一点被“推进暗轮”卷进去。到那令人窒息的水的拉力减轻时,他才浮出水面。

他松了一口气。他想,伙伴必已看见他掉下来,他将可很快获救。可是船继续以全速前进,他慌乱地击着水,设法赶上它。

突然他想起船长某一天在船上操练之后所说的话:“如果你遇到困难,应保持镇静。如果慌张,就准没有希望了。因为在这种情形之下,最主要的是想一个办法出来,不镇定是不行的。”

孩子不再在水里手足乱拨了。他想:我先不知道我会游泳,可是我并未下沉。我是在游泳啊!他设法将厚重的裤子和靴子踢掉。然后他发觉自己用手脚在划水。正如他在家里的农庄看见狗划水一样。

可是那艘船没有停。他现在只能在浪头将他举起的时候,才看得见船的烟囱和桅杆。他焦急地向周围张望,除了海阔天空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一片巨浪打在他脸上,使他作呛。海水的盐分淹得他的眼晴发痛。

水手在用早餐时才想起那个孩子。“他到哪里去了?”有一个问。另一个说:“奇怪,他一直没有敲钟报时。我最好去找他。”他找遍了船首的望楼,各处的厕所,问了在后舱口躺着休息的人。他愈担心,脚步也愈快。他的声音变得凄厉,而且问得更为急切。“还是去告诉老头子吧。”有人这样建议。

船长正在驾驶塔上和三副谈话。他的船是在一条安全的航道上,离佛罗里达州海岸一百哩(旧指英里),顺着湾流以全速驶行。船长正在设法补偿航行中所损失的时间。他转过头来对着那奔上梯来的水手,后者大声喊:“船长!那孩子!我们找不到他!我们到处都找过了。他完了!”——他挥动一只手指向海面。

4

船长把大副从餐室里喊来。那失踪的孩子原来是在值班的。

大副想起他曾命那孩子清洗右舷的排水口。那是在什么时候?是在那孩子送咖啡到驾驶塔来之后——大概是七时十分。

船长看看表:八时廿一分。一小时十一分钟已经过去了,船也驶了十八哩了。他发下紧急命令……“我们须折回二十哩。”船长说,“一小时二十分钟,注意时间!”

那孩子对着船消失的方向继续慢慢划水。他体力渐衰,有点想哭。要不是想起船长在甲板上对手下人员说的话,他早就已经在哭了。船长曾告诉他们:“海上的生活是艰苦的。变故常常在风暴、浓雾中发生,你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跑到哪里去叫人来帮忙。你必须用脑筋,随机应变。记着,仓皇失措而丧命的人,比为了其他原因而丧命的人要多!”

船长是可以那样说的,他在想。他从没有堕过海。难道他有过吗?他在海上已经很久,他必已经历过一个人一生可能遭遇的每一件事。他试着把自己当作船长,开始说船长说过的话,正像周围水中有一群人听他说话一样,说了一遍又一遍。一阵阵的巨浪打过来,几乎把他打进海,他在泡沫与恐惧中努力挣扎。 船长没有想到真能找到那孩子。侧风和海流使孩子飘开,在广阔而汹涌的海面上,小小的人头实在不容易发现。人只要心一慌很快便会沉溺。不会游泳的孩子有多少生存的机会呢?

他看看手表。还有几分钟。“传话出去说,我们快到那里了。”他对三副说,“将速力减到慢车。”他的头不停地从这面转到那面,两眼在搜索海面,注视一下又继续移动。他突然喊:“停车!全面向后!准备放艇!”他已经看见那个小小的人头,在不过一百码(英美制长度单位、一码约合0.9144米)外时浮时沉。 那孩子看见船停下,看见救生艇向他驶来。正当他的气力似由衰而竭时,几只有力的手抓住了他。他们用力将他拽上来,放在毯上。

那个孩子望着几个打桨的人的脸。有一个喊道:“去游泳啦!海是给船航行的呀,不是给人游泳的!”又一个喊道:“你就要完蛋了,我的儿。老头子要痛心。迟了三小时你却要游泳!\

他晓得他们是在打趣他。他想点点头,笑一笑,让他们知道他听见;可是他翻胃作呕。极其难受。“不要再啰唆!”二副说,“我们得将他带回去。快点!”

这故事有一半是事后从那孩子口中得来的;另一半我自始便晓得,因为,你们知道,我便是那个船长。 船折回原来航向之后。我下去看那个孩子。他裹在毯子里,看起来比他的十七岁实际年龄小得多。他双眼流泪,喃喃地说:“船长,我耽误了你的时间,真对不起。”

我尽力安慰他,并嘱咐他休息。

在我们抵达波士顿的前一天我问他:“你不会游泳却在水里浸了两小时半多。你怎样会浮着不沉呢?” “你教我的,船长。” “我?”

“是的,船长。你教我用脑筋。你告诉每一个人都这样做。我晓得船会来救我的。” “你怎么能够知道呢?”我问。

他眼光上移,神态自然地说:“因为你是那样的人,船长!” 因为你是那样的人!

他这句话给予我的报酬,比政府或国王的任何奖赏都贵重,只是那个孩子并不知道罢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紧扣标题“有人堕海”,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孩子掉下海的具体时间缘由、没能及时获救的原因和孩子凶险的处境。

B.水手们划着救生艇,冲孩子喊:“去游泳啦!海是给船航行的呀,不是给人游泳的!”他们既是在打趣孩子,也是在告诫孩子大海是不能游泳的。

5

5ltl755dzj4mu7526k929d31q9p63i00ed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