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线性规划与数学建模简介
【授课对象】理工类专业学生 【授课时数】6学时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基本要求】1、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方法、步骤;
2、了解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3、了解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性质及图解法.
【本章重点】线性规划问题.
【本章难点】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性质、图解法. 【授课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并以几个典型线性规划问题为例,介绍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及其解的性质。
§1 数学建模概述
一、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构造刻划客观事物原型的数学模型并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运用这种科学方法,必须从实际问题出发,遵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围绕建模的目的,运用观察力、想象力的抽象概括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反复探索,逐步完善,直到构造出一个能够用于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因此,数学建模是一种定量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过程。
二、数学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人们对所研究的客观事物有关属性的模拟。例如在力学中描述力、 量和加速度之间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F=ma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模型。一般地,可以给数学模型下这样的定义:数学模型是磁于以部分现实世界为一定目的而做的抽象、简化的数学结构。
通俗而言,数学模型是为了一定目的对原型所作的一种抽象模拟,它用数学 式子,数学符号以及程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
三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建立数学模型没有固定模式。下面介绍一下建立模型的大体过程: 1. 建模准备
建模准备是确立建模课题的过程。这类课题是人们在生产和科研中为了使 认识和实践过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发现这类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弄清所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求并着手收集数据。进行建模筹划,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等,确立建模课题。
2.模型假设
作为建模课题的实际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具体的。如果不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人们就无法准确把握它的本质属性,而模型假设就是根据建模的目的对原型进行抽象、简化,抓住反映问题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简化掉那些非本质的次要因素。有了这些假设,就可以在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弄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模型。
合理的假设是建立理想模型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如果假设是合理的,则模型切合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假设不合理中或过于简化,则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或部分相符,就解决不了问题,就要修改假设,修改模型。
3.构造模型
在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开始构建数学模型。首先分析变量类型,恰当使用数学工具。一般而言,如果实际问题中的变量是确定型变量,数学工具可采用微积分、微分方程、线性或非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确定性库存论等。如果变量是随机变量,数学工具可采用概率与统计、排队论、对策论、决策论、随机微分方程、随机性库存论等。其次,抓住问题本质,简化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数学的任一分支在构造模型时都可能有用,而同一实际问题也可以构造不同的数学模型。一般而言,在能够达到建模目的前提下,所用的数学工具应力求简单、易解,但要保证模型的解的精确在允许的范围内。
4.模型求解
不同的模型要选择或设计不同的数学方法和算法求解,许多模型还可以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软件包,借助计算机快速完成对模型的求解。
5.模型分析
对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稳定性分析,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误差分析等。通过分析,若发现不符合建模要求,就要修改或增减建模假设条款,重新构造模型,直到符合要求。若模型符合要求,则可以对模型进行评价是、预测民、优化等方面的探析,力争得到最优模型。
6.模型检验
对于经过分析后符合要求的模型,还要把它放回到实际对象中去进行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若不符合实际,就要修改前提假设,重新建模,重新分析,直到获得符合实际的模型。
7.模型应用
建模最终目的,是用模型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一个成功和数学模型必须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甚至形成一套科学和理论。图13――1
是上述各步骤的直观图:
建模准备 (分析实际问题 确立课题) 建模假设 (抽象、简化) 构建模型 模型应用
模型分析 (是否相符 模型分析 (是否相符) 模型求解 图13――1数学建模步骤示意图
一、数学模型的分类
数学模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许多种类:
1.按照模型的数学方法分,有几何模型、代数模型、图论模型、微分方程模型 概率模型、最优控制模型、随机模型等等。
2. 按模型的特征分,有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离散模型和连续性模型,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等。
3.按模型的应用领域分,有人口模型、交通模型、经济模型、生态模型、资源模型、环境模型等。
4。按建模的目的分,有预测模型、优化模型、决策模型、控制模型等。
5. 按夺模型结构的了解程度分,有白箱模型、灰箱模型、黑箱模型等。
§2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作为运筹学的一人重要分支,是研究较早,理论较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门科学。它所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一项任务确定后,如何以最低限度和成本(如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等)去完成这一任务;二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组织和安排,以完成更多的工作。因此,线性规划就是求一组变量的值,使它满足一组线性式子,并使一个线性函数的值最大(或最小)的数学方法。
一、运输问题
例1 设有A1,A2两个香蕉基地,产量分别为60吨和80吨,联合供应B1,
B2,B3三个销地的销售量经预测分别为50吨、50吨和40吨。两个产地到三个销地的单位运价如下表所示:
表13――1运价表(单位:元/吨)
销地 单位动价 产地 A1 A2 B1 B2 B3 600 400 300 700 400 300
线性规划与数学建模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