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1.(2013·四川理综,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解析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防治稻田害虫,有利于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从而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B错误;精耕稻田的群落演替受人为因素制约,弃耕稻田的群落演替是自然演替,二者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不同,C选项正确;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增加褐飞虱被拟水狼蛛捕食的概率,故短期内褐飞虱密度会下降,D项正确。 答案 B
2.(2013·江苏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边坡 甲 乙 处理方式 种植植物 不干预 植被覆盖率 /% 97 8 小型土壤动物 物种数 37 9 个体数 260 28 土壤有机质 (g·kg-1) 19.8 11.9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解析 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明显增多,B正确;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 答案 B
3.(2012·大纲全国)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 群落中植物的分布,其中乔木高大,分布在上层,灌木矮小,分布在中层,地面的草本植物的分布在下层,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群落中的动物因其食物或栖息场所的不同,也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因此,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分层现象有关;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下层光线的强弱,进而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答案 D
4.(2012·广东理综,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 任何植物或动物群落中都存在分层现象,A项错误;土壤动物种间关
系主要为竞争关系,B项错误;土壤盐碱度不同,其中的生物种类也有差异,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C项正确;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将表层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将取样器来回旋转按入土中进行取样,D项错误。 答案 C
5.(2013·海南卷,改编)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是植物及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动物一般用标志重捕法;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因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因恢复原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答案 (1)样方 标志重捕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自我调节 (4)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