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2、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说学写。
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
2、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收集自己喜欢的儿童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诗古诗现代诗儿童诗
2、环节设计。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
3、点拨入题。高洪波是个著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好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
二、初读,感知内容。
1、环节设计。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比较重视把诗歌正确地读下来,不很在意对诗歌的感受。)
2、点拨策略。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三、再读,体验情趣。
1、教学环节。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情预估:学生一般能说出诗的大意,但不容易体会诗中的情趣。)
2、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点拨策略。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师: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体验春天的快乐(读第三节);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读第四节);我是个向往自由的孩子,也是听话的孩子(读第五节)。
四、
三读,鉴赏表达特点
1、环节设计。师:
只要找到窍门,我们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作者写了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学情预估:学生对把自己的什么部位变为什么,容易局限于课文的事物,要把打开思路作为指导重点。)
2、点拨策略。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荷花、小溪和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五、
学习创编,合作交流
1、环节设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学情预估: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
2、让学生独立思考、模仿创编,老师及时点评,激励学生积极创作;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上交流。
六、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5
、赏析诗句
6、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7、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七、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3、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4、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5、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八、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九、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