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单元规划

单元结构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1.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减数分裂的概念 1.细胞的减数分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 裂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1.配子多样性 2.受精作用 2.合子多样性 3.基因在染色体上 4.伴性遗传 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以红绿色盲为例) 2.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以PPT的形式让学生能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意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从生活实际提炼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配子多样性 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提出假说并证明 该节知识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利用此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绘图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一)

作者:邵凯,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教师,本文获江苏省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题是生物必修2的第2章第1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2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整个过程抽象、复杂、较难理解。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遗传定律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更能加强对遗传定律实质的理解,也为以后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为轴线,抽象地阐明了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析、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这是个关键性问题。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构建减数分裂模型,使学生获得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

1.2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

本节课的难点是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排布染色体的活动过程,对减数分裂过程有个感性认识。

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二)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

2.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通过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4.通过减数分裂模型构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照学生构建的模型,指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2.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确对待自然界。

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减数分裂的整个动态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和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同学亲自动手来探究,并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

由于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是微观、动态、连续的变化,给正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该考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有丝分裂)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过程,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

因此,总的思路是模型构建加上多媒体动画演示,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总结。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画有星射线的白纸一张(见附图),黄色电线4根(2根长,2根短),红色电线4根(2根长, 2根短)。(见附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 (1)观察人体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关系,引导学生思入考:能否通过有丝分裂形成配子?

复习已学

新提示: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假设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有丝分裂的

课 则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该如何变化。

复习过程,引导学

(2)设问: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如果是通过有丝分裂形

旧课 生运用假说

成的,会有什么结果?(结论:如果古代某家族延续到现在,已

—演绎法进

到第70代,则该家族的第70代子孙的体细胞染色体将会是

行预测

46×270)

教师点拨:配子的形成不能通过有丝分裂

既然有丝分裂不能形成配子,那么配子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设疑导入,[介绍相关信息]与孟德尔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激学导思。介

导入

测:在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绍科学发现

新课

目减少一半。并且,这个预见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史,激发学生实。 学习兴趣 引出,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新减数 学生阅读减数分裂概念,多媒体展示有丝分裂概念,找出区 学生阅读

课分裂别,进行比较:(多媒体展示比较项目,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后进行比较教概念 学

新课教学

精子

形成

过程

为例

分析概念:

范围:有性生殖生物 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列表比较:

1.精子形成场所:睾丸。

在睾丸中,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内有大量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用2n表示。

雄性动物性成熟后,一部分精原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

精子。

2.概念讲解: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

讲解概念时,让学生用同色的四根电线,分别构建出各种概念所对应的染色体形态。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 (1)精原细胞

[动画]精原细胞发生变化。

[文字]精原细胞有何变化?染色体复制(学生摆放出染色体复制的结果)。

(2)初级精母细胞

[动画] 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

[文字]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学生摆放出各种染色体行为变化)

[分裂特点]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①染色体数目发生什么变化?减半。

②为何减半?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学生看完动画演示后,进行模型构建。分别摆放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排列分布情况。通过摆放,了解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是染色单体。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是如何分离,如何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通过模型,观察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和子细胞中染色体形状。

(3)次级精母细胞

[动画] 次级精母细胞的变化。

[文字]染色体发生什么变化?(再次让学生摆放出染色体行为变化)

[分裂特点]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

学生动手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模型构建,了解为什么染色体暂时加倍,着丝点是如何一分为二的。

总结,同时发挥团体精神,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先对分裂中相关概念进行讲解,便于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模型

先以声、像、音、画等媒体,动态地展现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型构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目的地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使学生积极、主动、准确地掌握染色体行为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4)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巩固所学

(5)连续播放减数分裂过程的动画。

知识,获得完

最后让学生进行口述,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分别有哪些特点。

整印象

分步出现减数分裂文字图解,让学生总结一段,图解展示一

段。

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

识的能力,构

小结 学生概括减数分裂概念 建完整知识

字幕出现减数分裂概念,突出关键词,让学生回答: 体系,形成概凡是进行________生殖的动植物,在从________细胞(如念 ________),发展到成熟的细胞(如________)的过程中,所进行

的一种________有丝分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构建模型,来领会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

(1)学生对于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分辨不清。对于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不能很好地辨认。

(2)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动画演示后,不能很好地摆放染色体所处位置。对于在什么阶段摆放染色体,什么阶段染色体变为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不理解。

因此,在上新课之前,建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同时对于有丝分裂的过程要及时回顾。 附图:

教学设计(二)

作者:金榕,江苏省吴县中学教师,本文获江苏省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精子的形成过程。教材主要介绍了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形成的场所以及重点描述了精子形成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减数分裂”这一名词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早在必修1“细胞增殖”这一节中提到真核生物三种细胞分裂方式时就出现过,但是当时没有介绍减数分裂这一分裂方式,而是留在《遗传和进化》这一册中进行研究。因为减数分裂过程可以解释遗传的两大规律,所以学好这一节对于深刻理解遗传学两大规律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要想学好减数分裂这一节,有丝分裂是基础,所以在上课之前先帮学生复习一下有丝分裂的过程再进入减数分裂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和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理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情况,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理解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能力目标

(1)借助电脑动画和图片,展示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将抽象的过程直观化,将冗长的文字图像化;

(2)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讨论、总结出减数分裂过程各个时期的特征,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并从实质上理解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重点、难点分析 (1)重难点分析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解决方法

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注重比较教学,让学生在观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比较图时归纳总结出减数分裂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1.由有丝分裂的结果引入

思考:卵细胞和精子是由什么细胞分裂来的?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几条染色体?

(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先提出三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2.问题探讨

先由学生观察黑腹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和配子染色体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以上思考题。 学生从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中,很容易得出配子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而且是由体细胞中每对染色体取出一条组成的。那么在配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个特殊的阶段使染色体数目减半,这个过程就是减数分裂。

3.讲述减数分裂的定义

(对概念的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以及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4.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分裂发生的部位——睾丸; (2)精子形成场所

(教师讲述)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中有很多曲细精管,里面有大量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就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那么卵原细胞就是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请学生思考:

A.精(卵)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B.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

(老师接着完成引入部分图解,再总述精子形成过程,让学生心中先产生一个精子形成过程总体印象)

(3)精子形成过程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这一部分是本节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先放映有丝分裂的动画,回忆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再观看有丝分裂整个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接下来再分时期具体分析。

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规划单元结构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内容标准学习要求1.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减数分裂的概念1.细胞的减数分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裂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1.配子多样性2.受精作用2.合子多样性3.基因在染色体上4.伴性遗传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ljko4hs1r3ef8l940oa3cwgi893aj006h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