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点评】
去除矫饰,彰显“常态”
——高中美术“点击服饰时尚,体验服饰之美”课堂点评
执教者:上海市宜川中学美术高级教师评课人:上海市美术名师培养基地学员:
上海市进才中学美术高级教师上海市闵行中学美术高级教师上海市崇明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张玉林马黎明张志安
瞿剑宛
张家素
戈宏晔
孙家祥
上海市南汇区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记录人: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美术一级教师评课目标:
教学常态课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堂课。教学常态课不过多修饰,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准。的目标和方向。评课实录:
一、展现教学常态
主持人(观察员):上海市美术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美术特级教师
保持教师一贯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平常的学习状态的随本次对美术常态课的点评和研究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
更加明确美术教师自我完善教学能力
不矫揉造作,没有特意加工表演的痕迹,因而更能体现执教
用性。通过对孙家祥老师这堂美术常态课的点评解析,
张家素: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迫于公开展示的压力,一个环节进行多次润色、
常的完美,但总难免有表演的成份,
往往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每
修饰,直至达到预定的效果,经过这样加工的课堂,虽然看起来非
而恰恰是这种完美的表现,遮掩了教学中自然、原生的
教学常态就是平常状态下
而常态课
状态,从而失去了教学的常态,显得示范有余,启示不足。
因此,在公开课中如何保持教学常态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教学的自然表现,不过多雕琢,不矫情不做作,能够显示随堂课的面貌和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常态课的成功经验更值得借鉴,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凸现的问题,更具有教学研讨和反思的价值。
宜川中学孙家祥老师所上的《点击服饰时尚,学常态的关注。其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平常和自然:着问题的展开环环递进;
围;在精心的预置和课堂随机的生成之间,课的确耐人寻味。
二、务实的教学目标
张玉林:正如孙老师在说课中所讲的,懂得一点道理、拓宽一点视野”
常态课也是一种教学特征。
本课没有过高的教学
目标,只是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一点知识、思考一点问题、体验一点艺术、
,主动关注身边的美好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了解服饰欣赏的基本知识;
初步理解服
孙老师是这样设置三维目标的: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传统服饰文化和服饰时尚,
体验服饰之美》这堂课,显示了教师对教在讨论对话式的教学形式中,
学习主题随使学生的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亲切愉快的学习氛,朴实无华但却很见功底,孙老师的
平实甚至带有拉家常的对话,
教师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体验和感受得到真实的流露和发挥。去“浮”求“实”
饰艺术的审美价值,学习服饰规律,尝试服饰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和理解服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觉审美体验,了解服饰知识和时尚信息,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服饰艺术文化内涵,尊重民族文化,悦钠多元文化,
尚,体验审美活动和生活的乐趣。
知识技能目标的设置是课堂教学效率的达成和检验的标尺。技能目标中,用了“初步了解”虽然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服饰,
我们注意到:孙老师在知识
作为高二的学正如孙老师在说课
才能把知识学孙老师正是从中,
,“基本知识”,“学习”“尝试”等字眼,说明老师注意到,然而一旦作为学习课程就有其较强的专业性,
或者对服饰的某一方面研究
关注社会时
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服饰艺术,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运用,
丰富视
提高整合美术
生不可能通过一堂美术课就能一下子掌握有关服饰文化的全部,中提到的:“让学生学一点知识,缺少学习兴趣和动力,
得十分专业。一堂课只能在学生原有对服饰文化认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拓展一点视野。”过高的知识技能目标是空话,过低的目标
作为美术学科还应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目标,
得扎扎实实。认知规律和学生实际是我们设置知识技能目标的两大依据,当注重一个切入口,这就是兴趣,兴趣激发的媒介是审美刺激和审美形象。日,韩三国的礼仪服饰开始,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引入服饰文化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中用了“感受”
,“观察和体验”“了解”“讨论”等词汇,体现了以学
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其中包含有教师的引导和教师学生的互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然体现,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达到的,不能作为脱离知识技能目标而独立追求的东西,更不是生拉硬扯的“盖浇饭”三维目标的正确制定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律,学习现状的了解程度。的教学素养,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在常态中有效生成课堂教学活动
1、以对话和讨论为基本形式
张志安:在教学“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理念下,课堂教学更注重过程。因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
既获得知识技能,又学会学习方法的活动。对教师来说,则是教学智慧
在常态课的教学中更能体现教师在上述三方面
运用,教学个性张扬,教学方法创造的平台。素养的自然流露。孙老师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导入:日,韩,中三国成
人仪式服饰的讨论
汉服
关于时尚服饰的讨论
服饰美的知识要素:
服饰美的标准
色彩,款式,面料
知识运用
对生活中个性服饰的评价
践
用服饰艺术语言评
学生分组准备的服饰展示
创意实践
。孙老师
用了“领悟”,“悦纳”,“关注”,“体验”等词汇恰如其分地表述了这种“无痕”的教育。
对教材的深度分析和对学生认知规
孙老师在常态课中对三维目标的贴切表述证实了他在上述三方面
尝试设计有个性
创意实
中学生服饰
的
从上述流程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知识结构上呈递进关系。
该堂课的流畅性。教师所设计的六个教学板块
以此引发学生的讨论,
学生讨
如一开始课的导入就借中日韩三国中
大家各持己
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中心的话题,
论到最后的关键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下一板块的链接。学生在成人仪式上的服饰差异为例,
性答案是汉服,从而引出关于服饰时尚的讨论,
进行讨论:中国学生在成人仪式上穿什么服装好?倾向
在讨论中出现了多元化的结论,
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底怎样的服饰才是美的?这时很自然地引出了关于服饰美的评价标准:色彩,款式和面料。关于服饰三要素的学习讨论是根据教师在课件中提供的案例来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操作呢?于是又很自然地提出,试设计有个性的中学生服装”
以家常式的语气营造师生对话的平等关系,他经常以“你是怎样认为的?”学生之间的争论。这种自然的对话,显示了孙老师对常态教学的实践追求,
2、给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马黎明:孙老师的课给听课的每位教师很多启发,他带给大家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活力的课堂?课堂中的生命气息在哪里?课堂中的生命气息看不见、
摸不着、听
不到,但能感受得到。课堂中的生命气息无法用言语精确地描述,纯粹是一种感性的东西。它弥漫在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飘洒在课堂中的每一个时刻,感染着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在课堂里,学生充分展开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这就是课堂中的生命气息!
孙老师的课经过精心设计,
师生间建立了真诚、平等的对话关系,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教
学,进行探索和合作学习。学生言语、讨论声此起彼伏;时而静谧,学生屏气沉思,点亮思维的火花;时而紧张,同学间的发言、讨论催人奋进,小组时装展示的学生挑战让人兴奋,时而闲适,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笑,尽情地演,尽情地想
瞿剑宛:本课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服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服装审美能力。是学生审美体验最直接的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
注重视觉体验和审美感悟,
注重
3、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这堂课后半部分既充满活力,
又不乏挑战性,充分激发了
心灵与心灵的接纳与宽容,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
自由交流成为常态。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要运用这些知识,“尝
,“你有什么感
引起
值得我们的学习。
。在对话式的讨论中,孙老师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
受?”,“还有哪位同学做补充?”这样的平常问话引发学生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他的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服饰艺术是美术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
他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服饰知识的学习,注意知识符合
另一方面,注重服饰和美术
培养了学生积极的艺术
通过各种形式的视觉、听觉感官训练,
通过一些情境和问题开展教学活动;
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应用和评论,使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得到了发展,情感。
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关注\以学评教\
张玉林:新课程观认为:不仅看上看教师怎么教,做到:教师的引导与亲切的讲授,
\教\,而且更要看\学\。要从学生如何从学这个着眼点
当孙老师讲到什么是流行?通过
(流行是指某一事物在某
),这一段由于教
\以学评教\。
使学生对流行这二个词有了明确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二句话,再来看孙老师的课作一小段分析。
一时期、某一地区为广大人群所接受、所喜爱,并带有倾向性的社会现象。师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很自然地引出一系列的问题,牌?这一话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在于听他讲课的具体内容,学法指导。
三、可以再进一步的教学拓展
张家素: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老师向我们展示的精彩的一面,出更多的拓展和迁移。
1、一个可以继续的讨论话题
什么是时尚与流行?什么是时尚与名
从学生可
学生相互讨论、层层深入。所以,我们在听孙老师课的时候,还要侧重于看他这节课是怎样从学生的实际水平,
\学\的设计;看教师的引导启发;看教师的
以接受的基点上去设计教学进程!看教师对学生
在预先的组织中有效生成学生的学习行为,正是孙延伸
如果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还可以从孙老师的这堂课中,
张玉林:在这堂课一开始,孙老师首先呈现的是中、日、韩三国学生成人仪式的服饰
从学生的反应看,这无疑也激起了他们
但由于这一
但如果这不是一堂公这一问题讨论的意义有
同时也回顾上堂课对汉服的学习,故而没有作进一步的展开,
差异问题,显然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的兴趣。孙老师显然是借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话题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没有太多的联系,开课,没有强烈的预置主题,
这实际上是一个值得展开的学习问题,
两个方面,其一,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与日韩比较反而遗失了自己的服饰传统。其二,在汉服和唐装的选择上,通过两者差别的讨论,本服饰和外来民族服饰相融合这样的演变,的混淆。
2、一个需要更多知识铺垫的概念
马黎明:这堂课的一个中心的学习主题是了解和鉴别服饰的流行时尚,形成对生活服饰的感知和体验,
并由此帮助学生
因此,时尚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色彩和样式等知识的铺垫应该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知识的空白点以及对关键概念
实际上是高年级美术教
以这堂课为例,学生对服饰流行时尚的比如由pop现象、女权运动追溯迷你装、
形成审美鉴饱和度以及现
当
但从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弄清楚汉民族的原
由此顺带解除唐装就是唐朝的服装这种极易产生
是本节课知识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而本节课教师显然迫于公开课的压力和学生活动的兼顾,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了过多的压缩,
的曲解。在一堂课中,如何让知识学习和活动体验都得到充分展开,学的一个两难问题,也是二期课改的一个难解问题,学习,首先要涉及流行文化概念的解析和价值分析,宽松服等现代服装样式的出现,代造型的一些基本理念的了解,
就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理解流行时尚的文化本质,
别的人文眼光;其次,对流行色和流行样式的认知还要依赖于对色彩对比度、然,如果要充分实施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看,如果不能在高中美术课堂建立确定的、动的游戏化和娱乐化。
必然会影响其后学生的展示活动,带有普遍性的学科知识基础,
否则学生的审美感觉就无法在活动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就不可避免课堂活
3、一个可以再拓展的活动
张志安:这堂课的亮点是学生小组的服装展示和评价活动,它是学生主体学习的充分表现,也在学生的展示评价中,将课堂推向了高潮,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一个活动似乎是特意为公开课准备的,
因为首先为了这个活动,
是将参加活动的小组作另外的布置,
与
课堂其他学生的学习独立开来,
其次,由于关键概念和知识铺垫不充分,
这一活动的指向显从学生的体验角度
以本节课
得有些模糊,似乎更像是课堂教学气氛的点缀而非教学主题的自然延伸。活动为例,学生服饰色彩的搭配基本是黑白灰对比,题之一,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问题环境,足,由此产生的原始感受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行评价的目的,未能得到比较完全的体现。因此,一活动安排在另外的一节课,
题、解决一些问题,积累一些有效的经验。
看,学生的活动应该伴随着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并由此带来一定程度的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学生缺乏对色彩搭配的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感受,
这正是学生的局限和生活实践中的典型
这也是本节课学习可以解决的问学生的活动表演有余,问题解决不
应该将这
原本教师想让学生充分运用服饰艺术语言进考虑到本课题涉及的知识程度,
通过实践体验,能够发现一些问
并由全体学生进行实践尝试,
观察评论:
张家素:
老师们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了热烈的点评,
特别围绕美术常态课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不少
因为有象孙老师
值得学习推广之处,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使评课活动具有一定的深度。
了很好的课例,使评课的过程本身,也成为我们不断进行的有效学习研究的过程。
这样以常态课的状况作为公开课的形式出现还是不多的,界却是我们大多数美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其实,常态课关键在于常态,在于真实。用教材这一重要课程资源,
然而这种“常态之中见真功”的境
教材资源的开发应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充分利
挖掘教材的“趣味点”,研究教材的“拓展点”,拓宽教材的“生
要适量适时引进课外资源,让生活之水流
活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凭借。同时,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生命化与真实化。
其次,常态课虽然平常,但对执教者本身各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念;过程中随时显露的教学智慧;
自然朴实而流利生动的教学语言;
先进的教学
幽默贴切而行之有效
的教学情节;对课堂资源的随时生成和巧妙利用的技巧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些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这些都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
是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事业热爱与追求的
结晶,是教师长期以来善于学习,勤于反思,勇于探索的结果。也源于对学生的爱,对学情的了解,对教学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
今天我们对孙家祥老师常态美术课的点评研讨,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平常的才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才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二.要做到在常态课中显示教学水准,
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反复。常态课,也许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体的一节课,只要花十几分钟就够了。”
“我们要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备课,
但真正上具
必须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探索,全方位提升素养,
文稿整理:张玉林
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