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1)
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田蜜
1.简述T细胞的亚群和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T细胞类型及其功能,对临床免疫有重要意义。
+
具有CD4分子的T细胞称CD4T细胞,它识别抗原受MHC-Ⅱ类分子限制。将具有CD8
+
分子的Tc细胞和Ts细胞称CD8T细胞,它们识别抗原受MHC-I类分子限制。
+
(1)CD4T细胞,包括THl细胞和TH2细胞。THl细胞与抗原接触后,可通过释放IL2、IFN-γ和TNF-β等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之为炎性T胞;TH2细胞可通过释放IL-4、5、6,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抗体,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
(2)CD8T细胞,主要包括细胞毒T细胞(Tc)和抑制T细胞(Ts)。Tc细胞为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死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如肿瘤细胞和感染了病毒的组织细胞。抑制性T细胞(Ts)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通过释放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IFN-γ,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分析:T细胞介导的主要是体液免疫,对人体的免疫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改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也不容易控制。
2.简述细胞因子的种类和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根据来源、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分为: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
根据功能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 生物学活性: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刺激造血细胞增值分化;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注意:本题只是简述,要求答出要点即可,不需要具体阐述。
3.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物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以下三方面:
(1)免疫防御功能: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针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毒性物质)所产生的感染和损害,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引发超敏反应;功能过弱则发生免疫缺陷等。
(2)免疫自稳功能: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主要是及时清除体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保护。若免疫自身稳定功能紊乱或失调,可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若此功能失调,体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分析:免疫系统缺陷造成的免疫疾病目前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
4.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本题主要考核何为抗体,人体最多的这几种抗体的功能。
(1)IgG:①五类Ig中血清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分布极广;②抗毒素、抗菌与抗病毒抗体大多为IgG;③唯一能穿过胎盘;④其Fc段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发挥调理促吞噬的作用;与NK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可介导细胞毒作用;还可与SPA结合,用于检测某些抗原;⑤与抗原结合后,经传统途径激活补体。
(2)IgM:为五聚体。五类Ig中分子量最大,个体发育及免疫应答时产生最早;结合抗原、激活补体及调理吞噬(经C3b)的能力比IgG强的多,是高效能的抗微生物抗体。血中出现高滴度特异性IgM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因此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
(3)IgA:血清型多为单体,也可为双体;而分泌型均为双体,且带有分泌片(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SIgA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分泌液中,是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A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毒素的作用。
(4)IgD:为单体,血清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为B细胞的抗原受体。(SmlgD是B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5)IgE:为单体,半衰期最短,血清中含量极微,主要在某些过敏性体质人的血清中可查到。其Fc段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结合,介导过敏反应的发生。
分析:每种抗体都有各自的特点何功能,了解这些特点何功能对治疗疾病,合成抗体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本题主要考查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产生C4a、C4b、C2a、C3a、C3b、C5a和C5b等,其生物学效应简述如下:
C4a、C5a和C3a均具有过敏毒索作用,可刺激具有上述补体片段受体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血管扩、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其作用强度C5a>C3a>C4a;C3a、C5a具有趋化作用,能吸引具有相应受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吨细胞向炎症区域游走集聚,增强炎症反应;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使小血管扩,通透性增强,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C3b和C4b具有免疫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分析:补体这些生物学活性都是研究得较为清楚,随着医学的发展补体更多的生物学活性已经发现,本题不作要求。
6.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总的来说,骨髓和淋巴结作用最大。
(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在人类和哺乳类动物是胸腺和骨髓。
a.骨髓:骨髓是造血组织,又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骨髓中的基质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首先分化为造血前体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中的一部分经血循环到达胸腺中枢免疫器官,最终分化为T细胞。
b.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周围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与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细胞接触抗原发生免疫 应答的部位。同时也是淋巴细胞再循环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
a.淋巴结:除作为参与免疫应答的场所外,还具有滤过和清除细菌、毒素、癌细胞等有害物质的作用。
b.脾:是各种免疫细胞定居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足全身血液的滤器,可消除进入
血液中的病原菌和自身衰老退变的细胞。
c.其他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含有相当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机体重要的粘膜局部免疫防御屏障。当抗原进入体后,可刺激粘膜局部的B细胞分化为抗体形成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分析:人体胸腺成人退化,现在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样重要。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2)
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田蜜
一、名词解释:
本题主要考查对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的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1.抗原转变:构成HA或NA的大部分或全部氨基酸均改变,出现抗原性完全不同的新亚型,称为抗原转变,属于量变累积导致的质变。
2.促衰变因子:广泛分布于血细胞和其它细胞表面,能与粘附在上述细胞表面的C4b/C3b结合,通过竞争抑制B因子与胞膜上的C3b结合达到抑制C3bBb形成的作用。
3.索状因子:为6,6—双分枝菌酸藻糖,可破坏线粒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与慢性肉芽形成有关。
4.溶源性转换:由于温和嗜菌体的DNA(前噬菌体)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源性转换。
5.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转导。
注意:名词解释要求准确描述其概念,常见的病因,以及特点。
二、问答题:
1.简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种类(限4种)及医学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有哪些,对于针对不同的抗原引起的临床疾病给予不同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细菌的外毒素、毒性酶类等均是良好的抗原。故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在致病的同时,又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发挥抗感染的作用。
(2)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常用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均是用类毒素免疫
马而得到的抗毒素,这种抗毒素是马的血清蛋白,故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同时又是抗毒素抗体。
(3)同种异型抗原: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同种异型(体)抗原。人类重要的同种异型抗原是红细胞抗原(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两类。
(4)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包括血小板,血管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火的细胞表面抗原性标志。
(5)自身抗原: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成分,如隐蔽的晶体蛋白、精子、甲状腺蛋白等自身成分;以及在生物、理化等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成分。
(6)肿瘤抗原: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抗原性的一些大分子物质的总称。 (7)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之间有此类抗原存在,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与此有关。
(8)超抗原:一类由细菌外毒素或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能非特异性地激活大量T细胞的抗原物质。
注意:本题只要求写出4种即可,另外还有一种变异源也属于抗原物质。
2.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免疫细胞发生—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以及其类型。
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可人为地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的阶段。
(2)反应阶段:是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段。
(3)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或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理,叫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注意: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即
形成免疫耐受性,又称负免疫应答。
3.简述超敏反应的种类和常见临床疾病。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免疫应答,主要有4种类型。
(1)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症
(2)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免疫血液病、膜性肾炎
(3)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超敏反应):血清病、复合物性肾炎、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4)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
分析:超敏反应属于免疫应答,它具有特异性和回忆性。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也可是半抗原及变性自身抗原等;另外注意前三型均由体液免疫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
4.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在接种物、免疫出现时间、免疫力维持时间、用途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疫苗、类毒素 抗体(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免疫出现时间 慢,1—4周 快,立即产生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至数年) 较短(两周至数周) 用途 主要用于预防 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注意:本题只要求简述,列表形式简洁清楚。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评讲(3)
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田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