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力资源管理教程-HR猫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的根本动力,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说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战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则急剧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化,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仅扩大了就业机会,而且使得传统产业的效率倍增。造成上述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如收入水平、价值结构、资源条件、经济体制、人力素质和科技进步等,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素质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随着劳动者智能、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被现代高技术、新技术所武装,就可以在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情况下得到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改进生产工具及原材料的质量,或开发出新产品,即可以通过减少要素投入增加产出的方式,使物质资本得到有效利用,市场得到扩大,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这样,在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而产值增加的情况下,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鉴于世界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都非常重视脑力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并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加大人力资本积累是落后国家或地区赶超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首要因素

日本自明治时代开始实施“教育立国”战略和“人才至上”政策,积极发展国民教育,增加人力投资,使人均受教育程度由4学年增至9学年,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确立并实施了“技术立国”战略,使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新加坡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1965~ 1990年平均GNP增长率高达6%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新加坡既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加之制定了正确的出口导向型战略的缘故。1965年,新加坡就已普及了初等教育,其公共教育支出一直在政府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国防,并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1960~1990年的30年中,GNP增长12.9倍,而其公共教育投资增长15.7倍,超过GNP增长2.8 个百分点。人力投资的大量增加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扩大,提高了新加坡的劳动生产率,保证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 3.发展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

40

人力资本的发展,意味着劳动者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能力的增强,对生产过程及其要素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机器设备的运用更加有效,将导致生产过程中有效劳动的增加和物质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这就是说,人力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会直接提高劳动边际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要素更有效的组合和应用,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改善,减弱和抵消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结果将使既定资源下的社会生产尽可能地边界外移。而且,由于科技知识对于经济作用具有一种积累效应,随着人力资本的发展,这种外移的速度将出现递增趋势。因此,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关键。 (三)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经济是一个有别于以前经济的新概念,它的兴起不仅正在改变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势必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对前者来讲,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后者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是挑战,同时也是发展和机遇。面对这种挑战和机遇,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完全有可能乘势而上,赶超发达国家。而对于一个科学储备少,缺乏创新能力,缺少人才资源的国家,将无缘搭上知识经济的快车。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持续发展既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目的。

知识经济区别于先前那种高耗低效的工业经济,是面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谋求新的发展生机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三个漫长的时代。今天,人们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知识经济”同以往的工业经济相比,各国之间的差异不再只是简单的“穷与富”、“快与慢”、“灵活组装与复杂迟钝”的区别,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配置相应的资源与资金的基础上主要依托智力资源,发挥知识效能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从工业经济的以技术为主要驱动力转变到以知识经济的投入无形资产为主、把知识作为第一驱动力的经济。另外,这种经济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进行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此,这更能体现经济发展及人类进步的价值规律,更具个性。今天,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正转向知识经济,以信息和通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并成为新动力、新资源。以致人们都在惊呼力量的转移。知识化,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以至虚拟化等,都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新的知识观念、知识价值、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知识功能和知识经济,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作为另一个热门话题的“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各国决策者们的共识,并以其崭新的价值观被正式列入国际发展议程。我们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试图谋求一种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

41

调和谐的发展,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飞跃。可持续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的目标。作为过程,我们一般是指人类从传统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而言;只顾发展而不注重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基础和前提。因此,它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过程的核心是“协调”。作为目标,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一致性,不仅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就是目标的“一致”性。一个“协调”,一个“一致”,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知识经济的特点,不难看出,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目的。 (四)发展中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1.前期投资方面

(1)知识市场化和产业化

要改变知识分子“清贫”的局面,诚然要立足于国家的财力使知识分子的待遇逐步提高。但是,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实行知识市场化和产业化,把知识分子自己的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转化为价值和力量。一位哲人说过: “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知识和科学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为此,应当确立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地位,培育技术市场,引进市场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应该提倡知识分子创办知识型企业,包括高科技产业和高效率管理的咨询服务业等。应当大力培养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队伍,造就一批科技企业家。对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的人员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其各得所需,各展所长。应大幅度提高高技术研究与开发人员的津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授予荣誉称号。应鼓励以知识作价入股,让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行“学而优则教,教而优则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显著提高,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队伍,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力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力促重大学科和高技术的一些领域的科技实力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要改变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真要淡化“当官心理”就必须从淡化“当官环境”开始。要彻底改变“官本位”,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岗位上来。因为教师是“工作母机”,只有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做教师,才能培养出

42

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仕”。如何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当然首先要求教师有奉献、敬业精神,但也不能忽视“人往高处走”的规律。因此必须把教育岗位放在“高处” 才能吸引人才。

(3)提高教育效率和科技效率

科教兴国,不但要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它不仅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还应该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力争增加产出,力争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经济建设中有许多“重复建设”项目,互相“撞车”;教育和科学研究中也有许多“重复建设”,互相“撞车”,甚至相互抵消力量。教师确实“清贫”,但也确有比较“清闲”的,实际上往往是互为因果。提高效率,是解决“清贫”和“清闲”的一箭双雕的办法。应放宽政策,让优秀教师可在几个大学兼课、兼职,使工作量“饱满”,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电影界有相互借调拍电影的习惯做法,大学教师是否也可仿效?国外早有这种惯例。在教育改革方面,应当着重解决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一系列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创新、开拓、敬业、奉献、合作等诸种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应变、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此,要求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大学当然要有“大楼”,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名师才能出高徒。 (4)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

基础性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基础性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发明、积累科学知识、创立新的学说,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性研究的重大突破,将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崛起,引起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要瞄准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选择我国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开展创新研究,注重发展新兴带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以及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一方面,不可急功近利,要善于“放长线,钓大鱼”。 (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海洋技术、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应用重点,突破一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要支持大、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共同发展。要推动企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走高技术内涵发展的道路,大力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技术,形成一批应用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精密成型及加工、激光加工、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自动测试等技术含量高的示范企业。

43

2.政策制定方面

(1)加快传统制造业向知识经济型产业的转化

大家知道,在整个20世纪70、80年代,东亚国家的快速增长主要建立在制造业的出口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劳动力的低成本、投资和技术的流动及支持性的产业政策。近年来,硬件产品和元件的价格正在急剧下降,服务正变得比产品更重要,柔性和自动制造系统正使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消失。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

在面临全球知识的经济挑战同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如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方面的作用等。要发挥人的因素,要培养更多的掌握知识和专长的优秀人才,关键在于教育。为此,必须调整本国的教育政策,使教育体系在知识经济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以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没有高质量的掌握知识的人才,就不可能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优良环境

由于知识的产生成本高,而传播成本低,有着很强的外部性,因而知识的公共供给将成为新增长的发动机。在知识经济中,将要求柔性的工作组织,如灵活的工作时间、场所,新的计酬制度。必须改革过时的管理方式,用适合知识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来对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管理,全面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为知识的传播、应用和转化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4)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学技术

为了发展知识经济,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技的投入,随着研究开发的全球化和许多国家对它的巨额投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问题, 因为科学技术是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保障。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制订科技政策,以保持在鼓励本国技术创新和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国投资之间的平衡;如何发挥本国工业和服务业的研究开发的作用,并同时与国际集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国家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支柱性高新技术对中国发展知识经济有重要的意义。 3.政策措施方面

(1)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

44

人力资源管理教程-HR猫猫 

的根本动力,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说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战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则急剧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lcsl2zrp24uc578dlx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