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BCl3+3CH3MgBr → B(CH3)3+3MgBrCl (1分)
写成BCl3+3CH3MgBr → B(CH3)3+3/2Mg Br2+3/2MgCl2 也可 解析:按照题目来写就好了。
2-4 B2Cl4 + 4C2H5OH → B2(OC2H5)4 +4HCl (1分) 解析:题目说得很明确:醇解,脱卤化氢。 第3题(10分)
3-1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10CO2↑+ 8H2O (1分)
解析:明显是生成了草酸和铜的配合物,第一步把配合物解离,然后就是个基础方程。
3-2 4MnO4— + 12H+ == Mn2+ + 5O2↑+ 6H2O (2分)
解析:淡紫红色变成淡蓝色是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了,显出了溶液中铜离子的颜色。
3-3 KI与Cu2+ 作用:2Cu2+ + 5I— == 2CuI↓ +I3— (1分) 解析:写成碘单质问题也不大,又是个基础的方程式。
3-4根据3-1中的反应式和步骤a中的数据,得:
n(C2O42—) = 0.02054 mol·L—1×24.18mL×5/2 = 1.241mmol (1分) 根据3-3中的反应式和步骤b中的数据,可得: n(Cu2+)==0.04826 mol·L—1×12.69mL= 0.6124mmol (1分) n(Cu2+)∶n(C2O42—)== 0.6124mmol∶1.2416mmol = 0.4933 ≈ 0.5 配离子组成为[Cu(C2O4)2]2—。 (1分) 由电荷守恒,晶体的化学式为K2[Cu(C2O4)2]·xH2O 结晶水的质量为:0.2073g — 0.6124×10—3mol×M[K2Cu(C2O4)2] == 0.2073g — 0.6124×10—3mol×317.8g·mol—1=0.0127g n(H2O) = 0.0127g/(18.02g·mol—1) = 0.000705mol =0.705 mmol n(H2O)∶n(Cu2+) = 0.705 ∶ 0.6124 = 1.15 x≈1
或用n(C2O42—)和n(Cu2+)实验数据的均值0.6180mmol计算水的质量: 0.2073g — 0.6180×10—3mol×M[K2Cu(C2O4)2] = 0.0109 g
n(H2O) = 0.0109 g/(18.02g·mol—1) = 0.000605mol =0.605mmol n(H2O)∶n(Cu2+) = 0.605∶ 0.6124 = 0.989 x≈1 其他合理的方式,均给分。 解析:考察基础运算,难度不大。
第4题(5分)
4-1
解析:初看这道题是一个简单的配合物,但有两个复杂的离子。其实既然A+是一个含钴离
子的配合物,配体有乙二胺和氯,那就简单了。
4-2 (2分) 画成实线扣1分,未写正号不扣分。
解析:似乎不易想到,但联想到某道经典例题脲合质子,这里也类似。根据题目的描述这个
物质也可以写成[Co(en)2Cl2]+·H5O2+·Cl-,这么看就一目了然这个水合质子的结构了。
第5题(8分)
5-1 晶胞体积V=abcsinβ= 505.8pm×1240pm×696.4pm×sin98.13°=4.324×10—22cm—3 1分 晶胞质量 = VD = 4.324×10—22cm—3×1.614g·cm—3=6.979×10—22g 1分 (1)若晶胞中含1个草酸分子和1个尿素分子,则质量为2.493×10—22g,密度约为0.577
g·cm—3,不符合测定结果,也不符合对称性要求。
(2)若晶胞中含1个草酸分子和2个尿素分子,则质量为3.490×10—22g,密度约为0.8071
g·cm—3,也不符合测定结果,也不符合对称性要求。
(3)若晶胞中含2个草酸分子和4个尿素分子,则质量为6.980×10—22g,密度符合测
定结果,对称性也满足题意。
因而晶胞中含有2个草酸分子和4个尿素分子,即二者比例1∶2。 1分
解析:单斜晶系的概念要明确,从而可以算到一个晶胞的体积。这么算不是很直观,单位也
不明确,晶体结构计算题里有个常用公式ρ=zM/NAV,其中z为晶胞内分子(离子等)个数,M为一个单位微粒的质量,V为晶胞体积。该公式屡试不爽。 5-2
(3分)
化学单位:1分 只画出1个草酸分子和1个尿素分子,不给分。 氢键: 2分
只画出2个草酸的羟基与尿素的羰基形成较强的O—H…O氢键,得1分。 只画出2个尿素的氨基与草酸的羧基形成较弱的N—H…O氢键,得1分。
解析:可能有同学会把两个氨基和两个氧之间用氢键连接起来,看起来比较顺眼,但是要注
意氧的电负性更强,更容易形成氢键。再结合上一题的比例关系和题目里的“超分子”这一信息可以画出该环状结构。
第6题(6分)
6-1 3分 其他答案不得分。
一个氢必须在氮原子上,氮原子必须带正电荷,另一个氢原子必须在两个氧原子之间,但不要求氢键的键角,该键是否对称也不要求,2位的取代基必须是羧酸根负离子。
解析:题目说了晶体中,那么多半成内盐。氮和羧基使分子具有两性。联想氨基酸的内盐结
构,吡啶环上的氮与质子结合。另外成氢键后有环状结构,很稳定,。综上考虑,此时最稳定。
6-2
解析:反正写一级电离,直接写就行,告诉pKa顶多表明要写可逆符号。
6-3 2分 若画成也给2分。
解析:就是个脱羧,吡啶由于氮原子的钝化作用在2、4位上电子云密度低,碳碳键容易异
裂,导致脱羧的发生。因此优势产物应该如上图所示。
第7题(10分)7-1
(4分) 未标负号扣1分。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四硼酸根离子(即硼砂的阴离子)来看,每增加一个-B-O-,恰好电
荷数+1,又根据是由硼酸及B(OH)4-缩合而成,所以猜想是B5O6(OH)4-。其实也可以用B(OH)3和B(OH)4-画画写写,再脱去H2O连接起来。和由于三配位的硼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猜想有两环共用的硼原子。6个氧原子刚好一边三个,与硼原子交错,形成上图结构。 7-2
1:B5O6(OH)4- 1分 2:B3O3(OH)4- 2分 3:B4O5(OH)42- 1分 4:B3O3(OH)52- 2分
1:五硼酸根,B5O6(OH)4-,三配位硼原子和四配位硼原子的比
例4∶1
2:三硼酸根,B3O3(OH)4-,三配位硼原子和四配位硼原子的比
例2∶1
3:四硼酸根,B4O5(OH)42-,三配位硼原子和四配位硼原子的比例2∶2 4:三硼酸根,B3O3(OH)52-,三配位硼原子和四配位硼原子的比例1∶2
解析:题目明确表明不改变硼的配位数,那么硼配位数依然是3和4.。题干信息表明还有两
种三硼酸根离子。根据硼和氧的对应关系,两者差异应该在于一个OH-。分别画出结构就可以得出比例。pH较低的时候体系中多为电荷低、羟基较少的物种,随着pH升高,电荷数增加,羟基增多。因此1、2、3、4依此顺序排列。
第8题(16分)8-1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2CO3 == H+ + HCO3-
Ka1= c(H+) c(HCO3-)/c(H2CO3)=4.5×10-7 0.5分
HCO3-== H+ + CO32- Ka2= c(H+) c(CO32-)/c(HCO3-)=4.7×10-11 0.5分 pH=4.4,c(H+)= 1.0×10-4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H2CO3)= c(H+) c(HC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2×10-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CO32-)= c(HCO3-) ×4.7×10-11/c(H+) = 4.7×10-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溶液中以H2CO3为主,c(H2CO3)= 1.0×10—2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分
pH=4.4,c(H+)= 1.0×10—6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H2CO3)= c(H+) c(HC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CO32—)= c(HCO3—) ×4.7×10—11/c(H+) = 4.7×10—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分
溶液中以H2CO3和HCO3—形成缓冲溶液。
c(HCO3—)= 1.0×10—2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2 =3.1×10—5 mol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 0.5分
c(H2CO3)= 2.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6.8×10—3mo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5分
其他计算方法合理,答案正确,也得满分。
解析: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即可。
8-2 a:UO22- + H2CO3 == UO2CO3 + 2H+ 1分
b:UO2CO3 + 2HCO3- == UO2(CO3)22- + H2CO3 1分
解析:E-pH图中的直线代表两边稳定区物质转化的平衡状态。氢线和氧线中间是水的稳定
区,再结合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得出方程式。
8-3 c:4UO22- + H2O + 6e- == U4O9 + 2H+ 1分
该半反应产生H+,pH的增大有利于H+的除去,故电极电势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
即E-pH图像斜率为正。
d:U4O9+2H++2e-==4UO2+H2O
该半反应消耗H+,pH增大,H+浓度减小,不利于反应进行,故电极电势随pH增
大而降低,即E—pH线的斜率为负。
解析:电极电势升高意味着平衡常数的增大也就是所谓的利于反应发生。关于E-pH图相关
无机教材上有简介。
8-4 U3+ + 2H2O== UO2 + 1/2H2 + 3 2分
由图左下部分的E(UO2/U3+)—pH关系推出,在pH=4.0时,E(UO2/U3+)远小于
E(H+/H2),故UCl3加入水中,会发生上述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U3+线远在氢线下方,这里是氢气稳定区。
8-5 UO2(CO3)34-和U4O9能共存 1分 理由:E(UO2(CO3)34-/U4O9)低于E(O2/H2O)而高于E(H+/H2),因此,其氧化形态
UO2(CO3)34-不能氧化水而生成O2,其还原形态U4O9(s)也不能还原水产生H2。 1分 若只答UO2(CO3)34-和U4O9(s)二者不反应,只得0.5分
UO2(CO3)34-和UO2(s)不能共存 1分
理由:E(UO2(CO3)34-/U4O9)高于E(U4O9/UO2),当UO2(CO3)34-和UO2(s)相遇时,会发
生反应:UO2(CO3)34- + 3 UO2 + H2O == U4O9 +2HCO3- + CO32- 1分 解析:结合题图,根据氢氧线的位置判断能否发生反应。 吗 你 的v 第9题(12分)
9-1 丙二酸二乙酯(写结构简式也可以,但只给出一个共振式只得1分) 答丙二酸二乙酯和六氢吡啶也得2分;
只答六氢吡啶而未答出丙二酸二乙酯不得分。 若笼统答丙二酸二乙酯负离子不得分。 解析:根据电性判断一下即可。
9-2 六氢吡啶与苯甲醛反应生成亚胺正离子,增加其亲电性。 2分 或:与丙二酸二乙酯的α-氢反应生成碳负离子(1分)或烯醇负离子,增强其亲核性(1分)。 写出以上两种作用的,也得满分。 解析:有机的基础概念。 9-3
和
解析:很明显的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 9-4
解析:α-不饱和酯在亲核试剂氰根离子的进攻下发生Michael加成得B,氢气加成后得胺,此时再加热发生酯的胺解并成环。再水解即可。此题很基础。
第10题(6分)
解析:第一步亲核取代。第二步丙二酸二乙酯负离子进攻再次亲核取代。第三步是一个简单的水解过程。到D,观察氧原子个数减少两个,猜想是脱羧,用碳氢个数确认。二氯亚砜把羟基变成氯原子。最后和胺成酰胺。
第11题(12分) 11-1
解析:题目中说明与溴化相似,遵循马氏规则。同时羟汞化会形成环鎓离子过渡态。羟基上的孤电子可以进攻而成环。
11-2 2和5 。共2分;各1分 有错误选项不给分 解析:休克尔规则的应用。
11-3 写出化合物B的名称 臭氧,O3 。1分 答臭氧化物也可以的1分,其他答案不给分 解析:引入了过氧基,通常用的是臭氧或臭氧化物。
11-4 圈出C中来自原料A中的氧原子。
1分 其他答案不得分
解析:过氧基中的氧肯定是一次性引入的,来自原料A的氧原子只能是图中圈出来的氧原子。
11-5 画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
其他答案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