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体语:是身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8. 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个体的目标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9.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重要位置。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利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
1.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2. 人际距离(霍尔): ①公众距离(12~25英尺),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众场合。 ②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商业上。 ③个人距离(1.5~4英尺),朋友之间。 ④亲密距离(0~18英寸),亲人、夫妻之间。 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 人际关系的特点是:①个体性;②直接性;③情感性。
5. 人际交往的4阶段: ①定向阶段。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将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内容。 ②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那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 ③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 ④稳定交往阶段。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6.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7. 自我暴露的4个水平:①兴趣爱好方面;②态度;③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④隐私方面。
8. 在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的时候,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9.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①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重视与支持,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②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 是得别太少于失。 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④平等原则。
1. 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FIRO)。
2.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3. 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4.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②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③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运用权力。 ④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⑤主动情感式。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⑥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5.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人际关系有决定影响,主要分为对包容需要的影响、对支配需要的影响和对情感需要的影响,看书P156。
6.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和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7.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
8. 群体解体的过程,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1. 人际吸引时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2.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以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3.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曲线。 ②相似性。主要包括(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 似;(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4)年龄、经验的相似。 ③互补。可以视为相似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的互补; (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④外貌。尤其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 ⑤才能。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 的吸引力。 ⑥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人格品质是:真诚、城市、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4.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5.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
6.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7. 多伊奇提出的解释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目标与手段间如9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1. 社会影响:是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2.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条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 持一致的现象。
3. 从众的功能:①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②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③当然,从众必经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4. 从众的类型: ①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 ②权益从众: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 ③反从众:个体的内心倾向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 流不一致。
5. 从众的原因:①寻求行为参照;②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凝聚力。
6. 从众的影响因素: ①群体因素。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凝聚力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 群体规模在3~4人时,比较容易从众。 ②个体人格因素。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从众越容易发生。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越少;反之从众越容易发生 ③情景的明确性。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相反从众的可能性 会增加。 ②性别、智力等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确定性的关系。
1. 社会促进:又叫社会助长,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2. 社会干扰:又叫社会抑制,是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
3. 社会促进两种效应: ①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感到某种社会比较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②观众效应:个体的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数量及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 明显影响。
4. 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将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时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
5. 社会惰化:也叫社会逍遥,是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唆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 时偏少的现象。
6.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7.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 或相似的现象。
8. 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提出的三条模仿律是: ①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 ②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集合的速度增长。 ③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体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和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 为方式。
1.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 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 暗示的分类: ①按信息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②按暗示着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③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④按暗示的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
3. 暗示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 ②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③被暗示者所处情景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受暗示。 4.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道德传递过程。 5. 社会感染的特点:①双向性;②爆发性;③接受的迅速性。
6. 爱情: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由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是人际 吸引最强烈形式。
7. 爱情的特点: ①相异性,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 ②成熟性,爱情是在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③高级性,爱情是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④生理性,爱情由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⑤利他性,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8. 爱情和喜欢的区别:①依恋;②利他;③亲密。
9. 社会交换论认为爱情发展经过4个阶段:①取样与评估;②互惠;③承诺;④制度化。
1. 爱情的形式: ①李等人总结的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 (1)浪漫式,双方初次见面相互吸引,一见钟情。 (2)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3)游戏式,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相互发现。” (4)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5)实用式,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或实际需求的人。 (6)利他式,“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我爱的人受苦。” ②哈特菲尔德提出的: (1)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 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 (2)伙伴爱:是对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相 互依赖,像亲人一样,比起激情爱容易动荡的特点来说,伙伴爱稳定一些。
2. 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三因素组合成7种爱情。
3.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4. 婚姻的动机是:①经济;②繁衍;③爱情。
5. 夫妻关系的类型:①爱情型;②功利型;③平等合作与分工型;④建设型;⑤惰性型; ⑥失望型;⑦一体型。
6. 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有: ①需求不满;②价值观念不一致;③远离的“自我”;④夫妻的性差异
7.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离婚的原因有: ①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异; ②因未婚先孕而结婚的夫妻,往往容易离异; ③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点很少,也容易离异。 ④父母离过婚的,子女也容易离婚。 ⑤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 ⑥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 ⑦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1.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手痒关系构成的。
2. 家庭结构要素有:①家庭成员而对数量;②代际层次;③夫妻数量。
3. 家庭结构模式有: ①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 ③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不分家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如无子女家庭(丁克家庭)
4. 家庭的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性的功能;③生育功能;④抚养与赡养功能;⑤教育功能; ⑥感情交流功能;⑦休闲与娱乐功能。
5. 家庭生命周期(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①形成;②扩展;③稳定;④收缩;⑤空巢;⑥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