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杨卫①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 靖江 214500 朱蕴玲① 展小红① 张文青① 王丹① 【摘 要】【摘 要】目的:对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别对患者中毒后1、24、48、72、120 h及治愈后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比较患者中毒后与治愈后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毒后1、24、48、72、120 h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治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中毒患者在抢救治疗后,死亡率为13.00%,剩余患者转到相关科室或转院继续进行治疗。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大大抑制患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酶在患者脑组织大量累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处理,缓解患者神经组织受到的损伤,保证患者脑组织的完整性。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5(000)03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抑制作用
急性有机磷中毒属于我国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症[1]。有机磷农药具备适用范围广、杀虫能力强等特征,在我国农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发挥很强的病虫害治疗,能够对靶标物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造成死亡。人类在有机磷中毒后,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中毒,中毒程度分为三种: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其中轻度中毒患者以呕吐、头晕目眩、乏力、恶心、瞳孔缩小、胸闷以及排汗多为主要临床症状;中度以肌肉颤动、心率减慢、
意识障碍、腹部疼痛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重度以神志不清、昏迷、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呼吸机麻痹等为主[2]。抽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探讨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抢救的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17岁,平均(62.6±2.4)岁。患者普遍存在肌颤、大汗等临床表现,且呕吐物存在大蒜臭味,均存在与有机磷农药接触史。 1.2 方法
1.2.1 试剂与仪器 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由爱尔兰原装进口,仪器为Au58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
1.2.2 检测方法 医务人员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的1、24、48、72、120 h及治愈后进行检测。抽取的血液离心分装保存于-20 ℃的环境中,通过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较
不同时间点比较,治愈后患者血液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中毒1、24、48、72、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48、43.242、10.421、9.974、8.038,P<0.05),详见表1。
2.2 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笔者所在医院抢救治疗,1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3.00%,多数是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患者再入院接受治疗。抢救次数1~5次,平均(1.2±0.2)次。
2.3 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神经症状缓解情况
100例患者中,66例患者的烦躁不安、头晕等症状在治疗3~5 d后恢复正常,21例患者的昏迷、嗜睡等意识障碍在治疗7~10 d后恢复正常。13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导致死亡,死亡原因如下:6例患者死于中间综合征,5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患者死于脑疝。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皮肤进入人体中会残留在患者各个器官中,其中肝脏中的含量最高,引起人类出现中毒症状[3-6]。急性有机磷中毒属于我国临床治疗中多发的一种病症,在我国的农药中毒中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机磷农药在进入人体后,发展迅速,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的话,患者会出现肢体障碍、神经障碍,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7]。
有机磷农药作用于AChE的原理与ACh和AChE结合方式上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在碱基与酸基的辅助下,有机磷农药中的磷原子会和AChE中的氧原子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