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七十七天》对原著改编的得失与思考
胡禹茂彤
【摘 要】《七十七天》改编自旅行作家杨柳松的《北方的空地》,作为国内首部户外探险电影,影片讲述了厌倦都市生活的杨横穿羌塘以寻找自由的故事。作为一部改编作品,《七十七天》在保留原著大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对原著中涉及但不明确的意象进行了哲学化引申,并对其中的情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演绎,在原著穿越荒原的故事线外,为迎合市场而增添了女主人公蓝天的感情线索。《七十七天》对于原著的改编有得有失,文章将从空间、意象、细节、剧情四方面分析影片的得与失并期望借此得出一些有益思考。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18(000)012 【总页数】2
【关键词】《七十七天》;空间意象;专业情节;类型杂糅
《七十七天》电影改编自旅行作家杨柳松横穿羌塘荒原的真实经历。“2010年,杨柳松孤身徒步推车自负给养横穿羌塘,但最终由于雨季的到来,不得不改道纵线走出荒原,前后历时77天,行程1 400 km。这次并未完成的探险,成为了中国户外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杨柳松发布在网上记录行程的帖子[1]”,获得了超过三千万的点击量后,集结成书,更名为《北方的空地》。 《北方的空地》对于羌塘风光、求生细节、恶劣天气等的描绘,统统被如实搬上了荧幕。随着主人公杨推着自行车穿越一个个无人的荒原,被迫饮尿、祈雪、七遇狼群、融雪性洪水、沙卷风……就连宿营帐篷的颜色、自行车的样貌都与网帖图片中展现得非常一致。电影在尽可能还原书中细节和风光的同时,出于
对商业的考虑还增加了许多演绎元素。而对于这样的改编,自然是有得有失。
1 得:空间与意象保留
《七十七天》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影片对叙事空间的选取,影片中所展现的辽阔图景完全取自海拔4 500 m以上的无人区实景。影片前后耗时三年,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取景困难而造成的延误。但影片最终呈现出的空间——莽荒而粗粝的荒原,显然为影片主题的阐释增色不少。
《七十七天》由始至终都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礼赞,因此,大而广的辽阔空间正是影片的不二选择。影片呈现给观众的也正是这样一幅幅波谲云诡的羌塘奇观,在摄影师李屏宾大景深广角镜头下的羌塘,美丽又充满危险,温柔又具有野性。在画面一次又一次的更迭中,磅礴的高山,沉静的雪峰,壮丽的草原,平静的湖泊和透明的蓝天无一不震撼着观众的心。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在骑车穿越盐湖时,为表现湖天一色的壮丽奇景,摄影大胆将画面倒置过来,杨虽然在水面上骑行却仿佛在蓝天中漂流,借助这一画面,影片展现了盐湖风光的奇观,藉由映在湖中的蓝天的倒影,杨恍若在天空中骑动着单车,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影片将追求自由的精神主旨蕴含其中,可谓是神来之笔。 影片中还存在多个意象,其中,狼的意象最值得深究。原著中,与狼的几次主要相遇在影片都得以保留,可以说整部影片的三分之一都在讲述人狼之间的博弈。且不论这样翻版的“狼图腾”究竟是好是坏,令人惊喜的是,导演赵汉唐却将这七次“与狼共舞”拍出了哲学意味。
“狼”这个意象既是实在的又是虚幻的。现实中的“狼”一次又一次试图将杨拆吃入腹。但“狼”又是虚幻的,它们每次的出现与消失都无迹可寻,正追赶着主人公却突然在拐角消失不见,突然出现又溘然消失。甚至在这样一部纪实
性较强的影片中出现了十分超现实的一幕:杨在狼的追击中奔逃,在一个拐角狼突然变得如楼房般高大,将他笼罩在阴影下。“狼”是意念中的“狼”,代表着主人公的恐惧,代表着死亡的迫近。
从佛学角度看,“狼”代表着过程,在都市世界遍寻不到存在意义的杨,来到死亡禁区的羌塘寻找人生的真谛。他的寻找不是为了追求一个既定的结果,而是寻找这个过程本身。第一次遇见狼时,他恐惧彷徨,仿佛是被生活无形的压力从都市追到了无人区,他不敢用眼睛去看,甚至要裹上帐篷仓皇逃跑。走到盐湖时,他回头第一次卸下武装直视狼。在结尾面对狼群时,他放弃了反抗,是否能够横穿羌塘已不再重要,他已不需要追求一个既定的结果去证明心中的信念。“结果”在这部影片中被淡化,“过程”被无限放大。杨与狼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杨自身体悟的一个阶段,代表杨对内心和自由的发掘的进一步加深:为什么明知不可能仍要横穿羌塘?影片在结尾借助杨的幻觉给予了解答: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寻找自由,——为此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佛家有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结尾处为数不多的暖色调镜头下的杨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他接受了过去,释怀了生活,由此得到了升华,生死都不再重要,成为时刻冒险在荒原上的一抹精神象征,一个自由符号。
2 失:细节与线索的晦涩
户外探险是一项相当专业的运动项目,“驴友”和缺乏基本户外知识的普通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有较大差异。前者可能并不排斥如纪录片般复刻再现他们心中伟大的穿越之旅,后者则往往对情节有更强烈的戏剧性要求,且电影中有意无意展示出的专业性细节普遍让“非专业”观众感到晦涩难懂。例如,影片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