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
《峨眉山月歌》
【诗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字词解释 半轮:半边,半个。 影:月光。
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发:出发。
清溪:即青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渝州:今重庆一带。 二、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三、问题探究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试结合“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视为绝唱”这一评价,赏析本诗。
短短四句诗,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深秋时节,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5.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1
四、诗歌主旨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诗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江南逢李龟年》
【诗歌】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字词解释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正是:现在正值。 好风景:明媚美好的春日。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二、诗意理解
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三、文学常识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工部集》存诗1400多首。
四、问题探究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
“寻常”意思是经常;“几度”,几次,多次。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这两个词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关系密切,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4.赏析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这两句诗用了反衬和双关手法。“落花时节”暗示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又”是照应上文的“寻常见”“几度闻”,前后对照,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5.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五、诗歌主旨
诗人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诗歌】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一、字词解释 行军:行营、军营。
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故园:故乡。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