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总结
xx镇xx村位于万盛区南部,是一个交通便捷,人文环境相对较好,旅游环境优美的村落。境内的龙鳞石海景区(原xx风景区)是重庆直辖后首批市级风景名胜区,并连续两届荣膺全市十佳景区称号,享有巴渝十二景、中国最古老的xx等美誉,是难得的观光游览胜地。
xx村幅员面积16.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50—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土壤以黄壤土和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茶叶、笋子等农作物。xx村现有9个农业合作社(王家咀社、大坝社、天地岗社、毛家湾社、范家山社、xx坪社、撕栗坪社、朱行社、椅子台社),长期居住着苗、汉两个民族。总户籍人口1957人(其中:苗族106人),535户;常住人口1419人。
自开始创建xx市民族团结示范村以来,我镇科学规划,大力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其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做好宣传动员,迅速统一全镇干部群众思想。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部门具体抓,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创建办公室,保障了创建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根据创建要求,结合镇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很快在全镇上下形成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创建的良好格局。 二、着力创建,成效显着
(一)基础设施好。xx村现有二条主干道公路出境,其中一条为xx至xx,长5公里,一条为五里至黑山镇江流坝村,长9公里,两条主干道公路均已油化,累计建设人行便道20000余米,全面实现入村公路油化,入户便道硬化。
村内电力设施较完善,电力供给基本有保障。村内通电535户、通有限电视535户,占全村总人口的100%。固定电话安装3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9.82%,村内移动通讯普及较好,基本实现全村覆盖。全村有112户农户有电脑、通宽带,占全村总户数的20.94%。
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健康意识的改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自2000年,我村便开始着手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目前已实现改水523户,自来水入户率达97.76%,入户自来水均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
村境内有村小2所,标准化卫生站1个,建有标准化农家书屋1个,配置有图书1000余册,各类报纸、杂志、影音制品10余种。依托服务中心建有便民超市2个,围绕旅游景区建有商业网点2个。
(二)经济发展好。近年来,我村围绕旅游谋发展,鼓励村民进景区务工、依托景区优势发展个体经营,目前在景区务工人员达70余人,围绕旅游设置接待农家乐39家、开设旅游商品店13家;同时,以景区旅游发展为优势,积极引进了滴翠剑茗等9家企业,形成了茶叶种植、方竹笋种植、生猪养殖、土鸡养殖等项目,形成并逐步完善了我村特色产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目前,我村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优化,大有发展前景,集体经济稳定,并能逐年增加,有劳动力的家庭,通过自主创业、外出务工等方式,均能达到年收入10000元以上。我村还将继续围绕旅游发展茶叶种植基地、方竹笋种植基地、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等。 (三)社会事业发展好。xx村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措施完善,入学适龄儿童294人,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社会保障救助机制初步形成,救助面逐年提高,2011年实现低保帮扶38户,76人,以无劳动能力的在校学生和残疾人为主,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针对目前农村群众看病难和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国家在惠民的基础上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我村采取各种措施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并让此前得到过合作医疗好处的村民现身说教,2011年我村的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超过了90%。
(四)村民生活好。xx村是小康村,人口20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为此,我村村支两委高度重视劳务工作,把劳务输出作为我村最大的项目来抓,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村劳务产业比预想的还要乐观。至2011年底,我村已输出500余人次,务工收入已经占据了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到目前为止,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本区县平均水平,除个别特困户外,普通农户不缺粮,不缺肉,节日有酒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为进一步维持民族特色,打造地方特色,我村近年来以全面消除危旧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总体目标,累计实施穿衣戴帽工程100户,建设巴渝新居159户,彻底改造d级危旧房72户,美化靓化村容村貌,实现全村61.87%的农房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改造。
(五)生态环境好。村容整洁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得到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会提高,社会也就会更加稳定和谐。为积极改善村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我村积极创建市级生态卫生村,并于2009年11月顺利通过验收,创建成功。
近年来,我村以创建市级卫生村为载体,科学规划、积极宣传,并积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累计清理垃圾1.2吨,硬化村级公路4公里,新建人行便道约15000米,修建农田灌溉水渠约5000米,完成了全村100%的人畜饮水工程,实现进村道路硬化,进户人行便道,房屋外貌整洁美观,‘一池三改’成效显着。
(六)文化活动好。我村具有浓厚的苗族文化,一直保留着丰富的苗族群众文化活动。境内建有村民文化活动广场3个,设有体育娱乐场所,有一支业余苗族文化表演队伍。各年在我村举办的踩山会、采笋节、年猪文化节等传统文化节日中参演,并活动良好反响。因其节目民族特色鲜明、地方特色浓厚,曾代表镇、区参与各类表演、比赛,均获得良好赞誉。
(七)民族关系好。我村是一个汉、苗结合的村社,这给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民主团结、社会和谐,我村特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并将全体村干部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共同负责民族宗教共,并切实将民族团结内容纳入了我村村规民约,建立了宣传专栏,着重于树立新风尚、繁荣新文化、创造新村容三个重点,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载体,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全村文明示范户创评、三户五星创评等经常性的宣传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探索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取得明显成效。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工作措施更加具体,农村文明程度正在逐步提升,长期以来,无因民族宗教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和民族纠纷,无,,,传播,无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无集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 (八)村级领导班子好。xx村现配有村级领导6人,其中初中文化2人,高中文化3人,大专文化1人,平均年龄44岁。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高,团结和谐,坚强有力,村全面工作被xx镇党委政府认可,2009年获得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2011年获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一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二等奖。
xx村是xx镇景区重点打造村社,是拥有2000余人、9个村民小组的大村,是全镇出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两年,我村对财务、村务管理民主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夯实基础,建立健全管理民主制度与组织。xx村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还建立健全了两委议事、五权一体、义务监督员职责等十多个制度,并结合本村实际,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议事会、干部评议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民主管理组织。特别是对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定资格、定职责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规范运作,确保实现管理民主。民主议事会及理财小组等民主管理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之下。议事会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并有3/4以上的议事会成员参加才能召开,议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议题要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决定,主要讨论决定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大经济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影响本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是严格公开,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抓好民主议事的基础上,xx村狠抓了廉政管理,严格了我村村务公开的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先由民主理财小组先行审核村委会的收支项目,而后由村委会提出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公开方案进行审查,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进行公开。
经过求真务实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xx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了,人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富裕了,村级领导班子也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拥护,2011年通过测评,村民对村级领导班子的满意度均在80%以上。
三、创建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统筹协调,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
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倾注大量心血,不仅为其提思路、定方向,而且在创建过程中,深入第一线,督促检查,加油鼓劲。当创建工作遇到困难时,各级领导亲自出面,协调解决,确保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每一个重大决策的出台,每一项软件和硬件建设的推进,每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都是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的结果。
(二)坚持标准、艰苦奋战,是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既是对我镇民族团结和谐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全镇广大干部能否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严峻考验。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作出艰苦努力。对此,我们认真按照标准要求,逐项对照检查,认真分析和查找存在的差距,结合我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科学确定具体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时达标。在工作中,坚持标准,特别防止应付了事、敷衍塞责的现象发生,始终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三)各方支持,群众参与,是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的保证。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必须调动汉苗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创建,我们为民办了一批好事、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群众支持。因此,我镇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很大程度上是各方支持,全民参与的结果。
我镇创建市级民族团结示范村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根据验收评分细则,各项指标也基本达到各项标准。但我们清醒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力度不减,工作不停,促进汉苗两家和谐共同发展,描画民族团结和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