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案

第二单元 地 图

第1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和常用图例的识记。 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提示:①图例 ②注记 ③比例尺 考点一 地 图 1.地图分类

(1)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地图基本要素 1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现方式:

A:数字式,B:线段式,C:文字式。 (2)方向

①经纬线(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一般方法定向:无任何方向信息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例如,D为首都,E为国界。 ②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等。例如,图中的“北京”。 1.比例尺的计算

图上距离(1)比例尺=实地距离 (2)比例尺=图上面积 实地面积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某景区旅游图等。 3.比例尺缩放

(1)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后,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2

11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nn

1?1?1-。 n?n?

(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4.比例尺的应用 (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如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的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 (2)比例尺与距离的计算 ①知道比例尺求距离

如图中A、B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通过比例尺量算得出,约为25千米。 ②知道距离求比例尺

如图中A、B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为15千米,可通过测量A、B之间的图上距离得出此图比例尺为1∶1 000 000。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读图回答(1)~(2)题。 3

(1)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3∶N B.1∶2N 1∶3N C.2∶N 4∶N D.1∶2N 1∶4N

(2)若①图中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77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2 000 000 B.1∶20 000 000

C.1∶200 000 D.1∶20 000

解析:第(1)题,②图的图幅面积为①图的1/4,则②图的比例尺为①图的1/2,即1∶2N;③图的图幅面积为①图的1/16,则③图的比例尺为①图的1/4,即1∶4N。第(2)题,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为5°,则甲、乙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555 km,而图上距离为

2.77 cm,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得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20 000 000,故选B。 答案:(1)D (2)B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及判读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 m,乙点海拔为500 m。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 m。 2.等高线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

①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图示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反映地表形态分布状况,如图:A处为山顶,B处为陡崖,C处为鞍部,D处为山谷,E处为山脊。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高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又称高程)相同,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绝对高度之差(即相对高度)。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 4

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相同。

③等高线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 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只有在垂直耸立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在图上才显示为重合状态。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密集表示坡度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坡度均匀。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关系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或分水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降坡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单元 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案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二单元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案第二单元地图第1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习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2.掌握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和常用图例的识记。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jyui2p6rq7dd7d92wae4uc568cqcf01a4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