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选题(10题×2分=20分) ①共5题:成本核算原理(21.23.24.25.26) 【第23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要素的有()。 A.利息费用B.折旧费用 C.实收资本D.外购材料 E.应付工资 【答案】ABD
②共4题:成本计算方法(22.27.28.29)
【第22题】以下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辅助方法的有()。 A.品种法B.分批法 C.分类法D.定额法 E.分步法 【答案】CD
③共1题:成本报表(30)
【第30题】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 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B.产品生产成本表 C.制造费用明细表D.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 E.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表 【答案】ABCDE
结论:能否选择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对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以及教材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教师提示的易考点掌握即可解决此难点。
(3)判断说明题(5题×2分=10分) ①共2题:成本核算原理(33.35)
【第33题】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工业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都是直接计入费用,这种情况下,没有
间接计入费用。()。
【答案】对
②共3题:成本计算方法(31.32.34)
【第31题】分步法下,无论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制半成品”会计科目进行成本核算()。
【答案】错
只有逐步结转分步法才需要通过“自制半成品”会计科目进行成本核算,而平行结转则不需要。
(4)简答题(2题×5分)
更多的是来自于大纲中的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的内容 【例题】简述产品成本计算三种基本方法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案】
品种法:特点: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月末在产品费用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适用范围: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和管理上不需分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
分批法:特点: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批别或工作令号;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适用范围: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分步法:特点:成本计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成本计算期同会计报告期相一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适用范围: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
结论:不要止步于听明白的阶段,还要说明白。 (5)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例题】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经三道工序加工制成,其工时定额为200小时,三道工序消耗工时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为6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60小时,第三道工序为80小时,在产品数量分别为100件,200件,300件。要
求: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和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答案】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60×50%/200=15% 第二道工序完工率=(60+60×50%)/200=45% 第三道工序完工率=(60+60+80×50%)/200=80% 约当产量为:第一道工序=100×15%=15件 第二道工序=200×45%=90件 第三道工序=300×80%=240件
约当产量合计:15+90+240=345件
结论:熟练掌握教材中教师要求掌握的例题,多练习。 三、学习方法
1.成本会计学是针对企业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一门学科。从内容看包括成本核算原理、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还包括最新成本核算知识的介绍。该课程不仅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确实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需要注意的是,大纲中多次强调《成本会计》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是使自学考生较好地掌握知识的脉络,理解成本核算的原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成本会计学是专业会计课程,在学习时要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基本内容,掌握各章之间的逻辑结构,深入地学习各章内容,使局部理解转化为整体理解并使之不断深入。
2.为了使考核的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大纲在列出各章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还规定了考试目标,并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要求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目的是使考生进一步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者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因此,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按照大纲中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去理解和掌握企业会计学课程内容的重点、要点和难易度要求。
3.对课程的学习,要处理好一般与重点、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课程内容有一般与重点之分,但考试的内容是全面的,覆盖到各章。阅读教材一定要全面、系统。只有全面、系统地学习,才能了解本课程的重点所在;在掌握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要点、突破难点,而绝不能采取猜题、押题式学习方法。学习中还要努力将识记、领会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即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内容串讲 第一章导论 一、本章考情 单选 多选 判断 简答 计算 合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计 1 2 1 1 1 1 1 1 1 2 1 1 5 2 9 3 200901 1 200910 2 201001 1 二、重难点串讲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在了解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程序。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和作用 一、成本的含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我国只对产品成本作出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合。
理论成本=C+V 现实成本=理论成本+合理的耗费
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成本分为狭义成本和广义
强调期间
【财务培训讲义】财务会计与成本课程管理知识分析讲义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