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素材选修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遥感地理信息可有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2008中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研讨会,4月15日在京开幕。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生德在发言中认为,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等高新技术用于灾害动态监测、灾害快速评估,可大大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遥感技术探测波段从可见向微波和红外延伸,使人们对地物的观察和研究具有全天候和全天时。灾害发生与应急指挥期间更要实施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动态,调整部署。指挥救灾时可根据多时相卫星数据及时掌握灾害发展情况,预测灾害发展趋势,为指挥救灾提供直观、全面的依据。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可以为应急联动平台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应用和管理功能,而遥感是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的主要手段,遥感数据处理系统是重要的数据处理系统。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卫星遥感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的作用

具有对重大自然灾害灾情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的能力。如:①准确预报台风,寒潮影响地区,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②探测森林火灾发生地点,及时组织扑救③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发生地点及灾情,迅速组织救援④了解洪水危害范围及灾情,决定救灾方式.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每年因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对重大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灾情评估,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我国在“八五”期间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洪水、林火、干旱、地震、雪灾等)遥感监测评估系统。针对洪涝灾害采用了包括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具有全天候观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等多高度的立体监测手段,不仅具有监测的宏观性、动态观测能力,而且通过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能够实时地将灾情图像及时地传送到中央指挥部

1

门。自1987年以来,我国先后在永定河、黄河、长江、淮河等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汛遥感综合试验。尤其是1994年在福建闽江、广东的西江和北江,1995年在鄱阳湖、洞庭湖和辽河的洪水监测评估工作中,已分别将洪水灾害的初评估与精评估的时间压缩至2天和2周。整个技术方法与流程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如在1991年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遥感监测中,采用了多个时相的诺阿卫星影像、陆地卫星TM影像和侧视雷达图像,通过多时相的遥感信息复合得到了准确的灾情数据。

1987年5月发生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特大森林火灾, 第一个发现火灾的是诺阿气象卫星图像。在火灾发生期间连续接收了过境的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图像,每天提供火区范围、火势变化、火头位置移动、新火点出现以及扑火措施效果等方面的信息。火灾后的1988 年和1989年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还进行了火烧迹地恢复的遥感调查,实现了森林火灾早期预警、灾中的动态监测、灾后损失评估以及后期的生态恢复调查的遥感动态观测,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很高的评价。

此外,我们还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数据与地面气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在黄淮海平原建立了旱情遥感动态监测评估系统,为农业管理、合理灌溉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总之,中国的自然灾害之多、危害之大是惊人的,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减灾的效果是显著的,同时应用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灾害防御重要环节

地震灾害预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在地震灾害预防方面主要实施工程性预防和非工程性预防措施。

工程性预防措施,是指根据地震区划和经地震安全性评价提出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建设工程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大量的震害实例证明,采取工程性预防措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因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数的95%是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由于建筑物倒塌或设施遭受破坏造成的。所以,大中城市防震减灾重点应放在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上。

工程性预防也可以称为工程抗震设防,有三个重要环节: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和按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工程项目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即严格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执行;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后,按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最后是按抗震设计进行施工。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否则工程项目达不到工程性预防的目的。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有特殊要求,必须先做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有关工程性预防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由地震部门监督这些法规的贯彻执行。 非工程性预防指工程性预防之外的一切依法减灾活动。主要是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储备等方面工作。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非工程性预防的主要措施。非工程性预防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基本职责。

2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素材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遥感地理信息可有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2008中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研讨会,4月15日在京开幕。北京东方道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生德在发言中认为,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等高新技术用于灾害动态监测、灾害快速评估,可大大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遥感技术探测波段从可见向微波和红外延伸,使人们对地物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jp7y9r5kw7g2499ip734mu7526kg600fp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