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的思考
聂大江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遇到严重挑战,这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文明发展的初期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主体民族,有了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较早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并且延续了约两千年之久,这一切就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明断裂的国家,文化得以连续发展、积累,底蕴十分丰厚。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区间生存条件各有差异;自古以来民族众多,生存条件差异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在基本统一的前提下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到现在,各民族间除了横向对比所显现出的差异外,还有纵向对比所展示的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且整个文化还分出了上层、下层,因此中华文化是多姿多彩,繁复瑰丽的。
中国文化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先是独立发展的,其后有机会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但始终保持着鲜明的个性。
中国文明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创造过不少骄人记录,为世界文明史作出过独特的贡献。如今,它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挑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近几年曾就这个问题,作过专题的立法调研,我本人参加了这项工作,到过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也
考察了一些内地省份,深感问题严重,令人担忧,亟需筹思对策。
一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一)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生存危机。传统工艺美术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解放后曾经达到新的繁荣。据1983年统计,工艺美术产品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53倍,而且出现了不少新的生产基地,增加了许多新的品种;由于重视发挥老艺人作用,重视创作、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工艺技术上、文化内涵上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的工艺制品受到国内人民群众喜爱,也有广阔的国外市场。1981年6月,出口创汇达15.1亿美元,约占轻工系统出口换汇的30%,为全国外贸出口换汇总值的7.2%。工艺美术行业有着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1
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工艺美术事业与整个体制改革同步,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大量国营、集体企业萎缩、解体、运作困难、生产不景气;一时间大量涌现的个体经营户陷入无序竞争,多数处境困难,只有少数私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江西省在80年代,有工美企业154个,到90年代末,只留下30家。甘肃工艺美术原有50个品种,现只余下30个品种。河南工艺美术,原有20大类,80年代时,工业总产值曾达15亿元,出口交货值7-8亿,居全国第五、六位。目前主要生产企业南阳玉雕、洛阳唐三彩以及钧瓷一、二、三厂,都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福建为人们所熟知的主要工艺美术行业,命运也多类似。如脱胎漆器(曾与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一起被誉为中国“工艺三宝”)、软木画(福州“工艺三宝”之一)、竹编(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武夷山悬棺中已有竹席残片)、德化瓷塑(白瓷称“猪油白”、“建白”),都处于困难境地。
北京、江苏、浙江等工艺美术发达的省市,同样陷入不景气状态。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新的辉煌,从业人员三万人,产值达7-8亿元。仅工艺美术公司名下就有生产厂40家、商贸业8家、合资企业4家,而到2001年北京真正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的企业不足50家。绝大部分企业为了维持生计,经营上都向三产、物业转移。政府多年扶植的最大的工美企业——工艺美术厂已宣告破产。玉器、景泰蓝、漆雕、牙雕曾号称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四大名旦”,北京象牙厂因国家实行象牙禁运政策,1989年后一蹶不振,目前依靠其他副业生存。北京玉器厂兴旺时,工人曾达1700多人,为国内最大玉器厂,也是利税大户,高峰时曾创600多万元利税,现在在岗的只有200多人,从事玉器生产的只100多人。北京正规从事景泰蓝生产的企业只有两家,一为国营珐琅厂,一为私营企业,销路并不顺畅。
江苏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历史可以上溯到元代,生产工艺水平很高。如今,云锦生产因曲高和寡,无人问津,而处于困境。剪纸民间工艺社并入塑料厂,人员进入南京工艺表演室。仿古雕生产奄奄一息。南京竹刻也进入南京工艺表演室,只为参观者表演,已无生产任务。金箔金线厂因为没有市场而生产困难。工艺制花厂已散作个体。金属工艺厂改为银楼。
浙江也是工艺美术产品重要产区,大的工艺美术门类俱全,雕塑尤为突出,品类达70多种,其他工艺美术产品480多种。如今许多曾创造辉煌的工艺美术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如都锦生,20世纪80年代生意兴旺,最多时达3000职工,
2
现职工已减到1400人;又如王星记扇子厂,1988年604万产值,到1998年已降至200多万,三产超过主产。
生产萎缩、生存出现危机,是由种种复杂因素导致。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高水平艺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因而产生了人亡艺绝的问题。据报载,2001年,北京市2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龄都超过了60岁,已全部退休,其中有22人已经谢世。江苏宜兴陶瓷业,省级大师大部分退休,6个国家级大师,年龄最小的已经60岁,其中还有2位在70岁以上。浙江省全国、省两级大师共57人,到1999年时,约三分之一已退休,有些人还在超龄服务。2000年调查时,福建5位工艺美术大师已去世3人,其余2人也到了古稀之年。高级工艺美术师90人,退休及病逝的已逾三分之一。陕西省大师级工艺美术家已去世过半。 年轻人觉得生活困难,行业前途无望,因此不愿学艺。有些生产门类,因此出现了关键工序、关键技术断档,全部工艺濒临失传。生产萎缩,尚可有重振雄风之时,技艺失传则很可能永无再生之日。目前国营、集体生产厂家在今天已经不是工艺美术行业的全体,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分支行业已不是行业主体。许多私营企业营业兴旺,也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出了一些高水平产品,但科研力量不足,创新能力差,生产出的珍品、精品不愿保存,很多销往国外。大量个体生产者,为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往往在工艺上偷工减料,甚至冒名造假,很难有技术上的更高追求。
(二)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目前也处于困难阶段。表演艺术可以昆曲为例。有关部门曾在20世纪90年代做过调查,发现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主要问题是:1、人才断层严重,后继乏人,演员非老即小,老的大部分在50岁以上,小的则只有20岁左右,总体是年龄偏大,40岁以上演职人员占三分之二。2、剧目丢失严重,解放前,折子戏有400余出,解放后继承下来200余出,上世纪70年代后,培养出的新演员,只会演近百出。3、从业人员待遇过低,人才流失严重,青年演员收入尤其少,因而纷纷改行经商或转往其他收入较高工作。4、事业经费严重不足,演出设备陈旧短缺。5、医药费不堪重负。 戏剧的衰落并不是自今日始。从张庚主编的《中国戏曲志》中,可大致看出一些省份民国以来戏曲衰败的轨迹。浙江民国初年有剧种30个,到今天,消亡6个,无专业剧团的4个,由一个专业剧团,独根独苗支撑一个剧种的16个。四川民初有剧种32个,已消失6个,无专业剧团的18个,一个剧团支撑一个剧种的5个。陕西民初有29个剧种,到今天消亡2个,无专业剧团的7个,一个
3
剧团支撑一个剧种的7个。河南民初剧种45个,13个已不存在,无专业剧团的13个。广西新中国建立初期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一世纪末仅存4个,而且渡日艰难。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曲艺形式有400多种,约可分为十大类,目前总体看呈不景气状态,难以吸引青年观众。上个世纪30-40年代,北京经常演出的曲艺种类有:评书、大鼓、单弦、相声、数来宝、琴书、双簧、坠子等,其中大鼓又分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犁铧大鼓、奉调大鼓、滑稽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等。如今评书、相声还经常在电台、电视台出现,大鼓偶尔出现,其他门类几乎难得一见。
(三)其他艺术形式情况也差不多。以年画、剪纸、皮影为例,宋代已有彩版印刷年画,到清代,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作坊,新中国建国后,继承旧年画的优良传统,注重内容创新,出了大量新年画,每逢年节,销路甚广。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呈下滑趋势,特别是传统木版年画,除专家、学者、外国人外,很少有人问津。河北武强曾打算利用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振兴年画,作为兴县的支柱产业,但收效甚小。
剪纸流传甚广,历史也相当悠久。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对马”、“对猴”剪纸,出自南北朝时期,是目前最早的实物剪纸资料。剪纸有很强的实用装饰价值,用途广泛,目前学习的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已不重视它的传承。 不仅三北地区,而且南方的江、浙、闽、粤、湘、滇、川各省也有皮影戏的演出。皮影戏剧本多用戏曲台本,但有特殊唱腔,称“彩调”,一般也受戏曲唱腔的影响。目前,皮影演唱的地区范围也越来越小,演出团体愈来愈少,据研究者统计,皮影剧团解放前约有1000个,现在连两个人的团都统计在内只有100个,正常活动的只有几十个。最近有的报纸报导湖北皮影,用的标题是“皮影面临绝唱之境”,实可为全部皮影处境的写照。
(四)少数民族的有形与无形文化财产也在遗失。过去几十年,国家文化部门以至社会有关方面对有形文化遗产给予了更多的注意,其古代部分,作为历史文物看待,其近代部分作为少数民族文物看待,其中与革命有关的则作为革命文物看待。但关于少数民族文物的界定,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所以保护的操作留下了不小的漏洞,至于现当代的行将退出现实生活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具,除少量进了民俗博物馆以外,其余很少被人视为文物或文化遗产。因此,少数民族有形文化遗产损失还是相当严重的。
4
可举一些事例。如少数民族民居,其形制、材料、功能近来变化更新都很快,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哈尼、布朗、基诺等族住宅,原来都是干栏式的竹楼,体现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瓦顶木架楼房陆续出现,70年代瓦顶木架楼房新建面积比60年代增加了48%,80年代中期,住瓦房、混合结构住宅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58%,1990年占农户总数的68.5%,到1995年,已达到76%,竹楼、草房已经成为罕见的少数。州政府1985年虽作出决定,重视民族建筑特色,但只限于临街建筑。而有些学者反映,一些“民族特色”实际上体现的是缅甸、泰国的风格。据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调查,该县已见不到具有蒙古族特点的民居。辽宁省内具有满族特点的民居,也只能在一些偏僻山区才可见到。
民族服装和语言也消失很快,年轻人平日只穿内地通行的实为西式的流行服装,遇有节日,部分人才穿民族服装。民族歌舞在有些地区,也逐步为流行的外来歌舞所取代。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而青年人却放弃了本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状况也令人担忧。少数民族古文献,可分图书、文书、金石、题记几类,其中图书、文书为大项。据1988年第三次《彝文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统计,截至1988年8月,滇、川、黔、贵四省已收集到7600余种彝文古籍。北京已知现存彝文典籍也约有650余部。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收藏有自元代始历经明、清、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档案三百多万卷,主要为藏文档案。许多彝文、藏文图书档案,因历史原因残损很多,目前保存状况也不理想。云南省民委反映,毕摩为掌握彝文、收藏彝文古籍的主要人群,现因毕摩年老辞世,或后代无人修习,古籍即按习惯殉葬,也有因信众皈依其他宗教,古籍遭到焚烧。古籍还有不断流往国外情况,据云南省民委估计,少数民族古籍约以每年上千册速度流失。少数民族古文字的研究人员也十分短缺,辽宁省从事满文研究的专业人员,目前只剩下五、六个人。贵州民族学院招考苗语研究生,本国无人应考,最后从美国招来一人。
二
出现目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业余时间的利用、精神产品的消费方式同样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传统文化的消亡。 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这种变化大体是以世界流行方式为导向,从沿海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