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圣才出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2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概念题1.物质

答: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物质世界能为人的感觉和意识所反映。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运动

答: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中理解运动,既承认运动具有绝对性又承认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3.时间和空间

答: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表示物体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特性。

(2)时间与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具有多种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 / 10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是指,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承认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就必然要承认时间、空间存在的绝对性。

②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随着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具体特性的变化而变化,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③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4.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抽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根源于生产方式,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方式所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

(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社会形态也必然发生更替,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由生

2 / 10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的。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

5.劳动

答:劳动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身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6.社会存在

答: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2)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7.意识

答:意识是指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3 / 10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8.实事求是

答: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的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概括、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4 / 10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为:

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规定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根本特点。

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③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a.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二者区别开来: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客观实在,这是不变的、绝对的。

b.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对物质理解的现代转折,并且同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a.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旧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自然”,它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对于社会事物,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这就制造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

5 / 10

5jhgq25iti7dd7d92wae4uc568cqcf01a7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